奏响校园和谐的主旋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2

奏响校园和谐的主旋律

师秀丽

河南省安阳市文峰区宝莲寺镇黎元小学师秀丽电话13633725431

一所学校,只有和谐才能发展,也只有和谐才能不断创新,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培养出符合未来社会需求的新型人才。那么,校园和谐是学校工作的主旋律。

一、构建和谐的校园气氛。

以教师为本,为教师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科研环境,发挥广大教师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学生为本,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开发教育资源,为学生搭建展现自我风采的舞台,使学校成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的乐园。

1.教师要注重自我内化的和谐。在工作中加强学习,完善自我,努力学习业务知识和各项技能,提高自身素质,为优质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开拓创新,优质教学。坚持“学生第一、育人育才”的宗旨,对教育事业做到有心、耐心、细心、热心。彼此和谐相处,团结友爱。同事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积极营造健康、宽松、和谐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2.创建安全、健康发展的环境。树立“以生为本,安全第一”的思想,注重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学生的安全。对“突发事件”和“问题学生”,由专人负责处理。让学生以平和的心态加入到学习生活中。同时,教师要以健康的情感去感染、教育、鞭策和激励学生,与学生平等、友好地相处,化解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矛盾与摩擦,为学生创建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3.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建设和谐班集体。如:学生干部采取学生自主竞选的方式产生,实行任期轮换制,激发其竞争意识和民主参与意识;制定学校德育常规,设立学生会和文明监督岗,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等活动,让学生把自己的行为置于学校和班级同学的监督下,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认识自我,在管理中调节自我,在学习生活中完善自我,养成宽容、谦和地对待他人,和谐地对待自然和社会的人格素养,形成友爱诚信、和谐奋进的班集体,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4.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通过学校积极有效的培育,学生懂得发掘和欣赏周围美的事物;懂得人与社会的和谐,遵从社会整体价值构成的和谐,包括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内外和谐、上下和谐和长幼和谐等,个人与社会、个体与集体是统一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只有在集体中才能获得真正的实现;懂得自律与管理的和谐,知道接受管理的过程,不仅是接受来源于学校的管理和规范,也是发展自己、完善自己,不断满足自身需要的结果,而且自己通过参与学校的管理,也具备自主、自决、自择、自律的能力;懂得关注身边生活上有困难、心理上有困惑的同学,尽心尽力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为同学服务,情系同学,无私奉献,互助互爱。

二、构建和谐课堂。

尊重是和谐课堂的核心,只有师生之间互相尊重,才能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有了尊重,才有师生间的平等对话,才有沟通、合作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爱和学生对教师的敬,保证教学成功。教师要从单一的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辅导者、组织者,要看到学生思想品质的闪光点,多一些鼓励,少一些训斥;要让学生更多地体验到被人关注、被人爱护的温暖与幸福,更多地体验到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和自豪。

1.不再遗忘学困生

以前社会对好学校的评价,主要看这个学校出了多少优等生,这个学校的升学率有多少,这使得老师把注意力都放在有潜力的优等生身上。整个课堂表面上进行非常顺利,内容充实,效率很高,但每节课与老师交流互动的都是优等生,学困生总是成为“被遗忘的角落”,几乎没有机会和老师交流,无形中形成了教育的不平等。兼顾学困生的发展,关爱弱势学生,实现差异发展,是校园和谐的重要标准。

2.不再信奉为师者的绝对尊严

师生关系的不平等,师生之间的屡屡冲突,是和谐校园建设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现代社会的师生之间应该既是良师益友,又存在交换关系。教师是知识的载体,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和义务;而学生是求学的主体,他们有思想、有个人意志的和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学生积极主动的配合,教育就不能成功。教学相长,才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所以师生关系是良师益友关系。同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交费受教育,教师教学获得收入。所以师生关系又是交换关系,教育者有义务为受教育者服务。因此,学校和教师的作用就在于通过积极的引导,并给予学生充分的选择余地,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刻苦学习和钻研,使他们全面发展。

三、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就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关系,师生和生生要善于沟通心灵,要用光明前景激发人心,用真情关怀温暖人心,用坦诚相待交换人心,用人格魅力征服人心。

1、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是老师给了我们文化知识的启迪,使我们从无知到有知,从幼稚走向成熟。老师给了我们知识的雨露,需要的是我们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师的付出,尊重老师的劳动。师生互敬互爱,从而打造和谐的学习氛围。

2、构建和谐校园需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和谐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带待人,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换另一颗真诚的心。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奏响校园和谐的旋律,必将为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开辟未来,和谐校园是一种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的素质教育的最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