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施工控制张焕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2
/ 2

桥梁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施工控制张焕才

张焕才刘金

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大同037000

摘要:目前,高速公路精细化管理不断深入,人们对桥梁墩柱的外观质量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本文结合某高速公路墩柱施工项目,详细分析了几种常见墩柱外观质量问题以及成因,同时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希望能够为墩柱施工外观质量控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桥梁墩柱;混凝土外观质量;施工控制

前言:桥梁工程是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程,既要保证施工质量,又要确保桥墩外观设计达到相应的水准。举个简单的例子,桥梁工程的外观要求颜色统一,平整。同时,在实用性方面,同样给出了极高的要求,能够保证交通正常运输,具备一定的抗风险能力。针对影响桥梁墩柱的因素,提出了外观质量控制的应对对策,对促进桥梁工程的持续改进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1.常见外观质量问题及其原因

1.1接缝漏浆

接缝漏浆具体指模板接缝处因为缺陷问题引发泥浆外溢的现象。通常情况下,模板的质量问题是引发接缝问题的主要原因,模板施工材料的质量关系到模板在桥墩施工中的使用。当模板尺寸未达到施工标准时,模板间无法实现正常连接。此外,操作因素也是造成接头漏浆的主要原因,因为有些员工操作不规范,造成接头螺栓紧固不严。因此,施工阶段的相关人员需要加大管理力度,以确保模板从加工到施工的可靠性。

1.2麻面及水印

桥梁墩柱外观经常出现麻面,不仅影响了桥梁的美感,而且还体现出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甚至缩短了桥梁墩柱的使用寿命。从混凝土搅拌、养护、浇筑等环节,找出了桥梁墩柱表面出现麻面的主要因素。例如,如果混凝土的含水量超过规定的范围,混凝土结构将被稀释。拆除墩柱模板后,表面会出现不均匀的孔洞。而水印通常以桥梁墩柱为基础,在桥墩底部保留一定数量的水印。水印技术是桥梁施工中振动捣实出问题的主要证据。由此可以推断出,在桥梁墩柱的外部施工中,振动棒尚未完全拆除模板。

1.3蜂窝及气泡

拆模结束后,常出现蜂窝和气泡。不仅给墩柱的外观造成一定影响,而且还大大降低了桥墩的稳定性。主要是因为相关人员缺乏专业性造成的。在混凝土振捣环节中,振捣要求不能完全满足,导致结构离析,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墩柱的施工效果。混凝土析水导致了气泡的产生,要求有关人员根据不同的问题合理安排养护工作。

1.4表面不光滑

在进行原材料配比时,一旦掺入的砂石料和煤灰超出一定标准,就会使桥梁墩柱表面不够光滑,需要相关人员严格把控原材料。此外,粗集料的融合性较差,也是造成墩柱表面不光滑的主要因素。由于粗集料长期暴露,会发生离析。同时,粗集料含泥量过大也会导致墩柱外观平整性,所以,粗集料含泥量需要把控在10%以内。

2.墩柱混凝土表面质量的施工控制

2.1对模板施工进行严格控制

采用科学的模板设计和正确的安装、拆除操作,有效控制混凝土表面,避免发生明显裂缝和错台,保切实保障桥墩混凝土结构的精度和表面清洁度。

2.1.1模板的科学设计

桥墩混凝土模板是保证混凝土表面质量的基础。为科学设计模板,应遵循以下原则:1)钢模板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和光滑度;2)在模板设计中,尽量使单模板的接缝变少、面积大,并保持接缝的平整严密。3)钢模板应根据工程结构图和工程应力进行计算和设计。为保证模板本身的质量,模板必须交由专业厂家生产,这样才能确保模板的品质;4)加工处理钢模板,结束之后,到工厂进行试拼验收,进一步查看模板的精度,及时检查修复有问题的地方,每节拼装后检查现有接缝的密封性和平整度,对现有接缝进行电动砂轮抛光,以达到光滑、严密的工程接缝要求。5)各模板侧面还需要经过抛光处理,用工业砂布打磨,从而使模板侧面有金属光泽。最后,在模板上涂抹保护油,以确保拆模后混凝土表面更加光滑。

2.1.2模板的安装和拆除

墩柱混凝土模板达只有到达一定强度后才能拆除。模板的表面和边缘不应因拆模而发生损坏,禁止使用猛烈敲击和强力扭转的拆除方法。养护是桥墩混凝土技术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

混凝土浇注结束之后,渐渐地开始凝固硬化,产生一定的强度,此过程主要是利用水泥水化来完成的,发生水化先决条件是具备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养护的目的是创造各种条件,使水泥水化发生充分,使混凝土快速硬化,有效阻止成型后,因风化、干燥、寒冷等自然因素引起的异常裂缝和冻结现象。所以,应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规范合理控制混凝土养护质量。按照气候条件,养护被分为夏季养护和冬季养护。

1)夏季由于室外温度较高,加速了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速度。如果养护不到位时,混凝土表面很容易开裂,出现缺陷。因此,应重视夏季新浇筑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并制定专人负责养护工作。通常采用覆盖洒水或使塑料薄膜变厚等手段。不管是哪种方法,都应定期洒水。以保持混凝土表面足够湿润为最佳洒水次数。同时,夜间洒水养护不少于7天。

2)冬季,由于外部气候常常低于5摄氏度,混凝土很容易冻结。一旦没有及时保养,很容易出现松动或强度低的问题。在冬季,大多数桥梁墩柱采用蒸汽养护的方法。不论最终采用哪种方法,都必须控制好三个阶段,即加热阶段、恒温阶段和冷却阶段。在加热阶段,加热速度需要控制在10c/h以下,一旦温度的快速上升会导致混凝土表面膨胀产生裂缝。在恒温阶段,一般温度应控制在60-80摄氏度,并维持6-7天。在冷却阶段,混凝土已经硬化。如果冷却速度过快,混凝土表面也会出现裂缝。因此,应控制冷却速度。一般来说,冷却速度不应超过5c/h。

墩柱正式施工前,应在现场外制作墩柱混凝土试柱。通过试验柱,归纳整理出模板、混凝土搅拌以及混凝土振捣等相关经验,正确指引墩柱的施工。

2.2控制混凝土施工

(1)原材料的选择。在选择原材料时,应选择相对固定、质量较好的原材料,以保证混凝土施工后的颜色协调。(2)严格按操作顺序执行。选择材料时,应选用级配较好的砂、砾石,尽量采用同一批次、同一产地的原材料。在搅拌过程中,应根据计算和经验确定配合比。在保证施工工艺的基础上,保证混凝土颜色的自然均匀性。(3)根据经验,控制搅拌时间,保证混凝土搅拌的均匀性;(4)采用专业混凝土运输车运输,运输到现场后进行搅拌和浇筑。(5)分层分段浇筑效果最佳。振捣棒应快插入,慢拔出。不应有快振、过振以及漏振等问题出现。在振动过程中,应可能排除混凝土气泡。

2.3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其他控制措施

(1)提高钢筋的安装精度和稳定性,防止模板与钢筋的冲突,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均匀性,避免钢筋外露。(2)注意混凝土养护,避免混凝土表面裂缝,科学规划混凝土养护的时间和频率,养护过程中使用干净的自来水和薄膜,保证混凝土外观颜色一致;(3)良好的文明施工,重点保护工程外观,如污水排放、混凝土面层砂浆清除等,防止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底层结构表面污染,切实保障混凝土结构外观清洁无污染。

结束语:

综上文所述,为加强桥墩外部施工的质量管理,应从原材料管理、施工人员管理、施工技术管理等多方面入手,针对麻面、蜂窝、气泡等问题,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以提高桥墩外部施工的质量。进而确保桥墩外观符合基本要求。

参考文献:

[1]金荣庄,尹相忠.市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侯波,卢长海,张永红.提高水利工程中薄壁混凝土外观质量的措施[J].山西建筑,2012(11).

[3]陈新华,孙家伟,周卫.桥梁墩柱外观质量施工控制[J].广东公路交通,2013,02:58-60.

[4]王军.桥梁墩柱外观质量施工控制[J].辽宁交通科技,2015,09:40-41.

[5]陈金成.沈海复线漳州段高速公路桥梁砼外观施工质量控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06:127-129.

[6]钟新元,李瀛蛟.桥梁工程下部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方法[J].吉林交通科技,2007(4):49-51.

[7]王卓义.桥梁结构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1):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