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无艾滋病典型症状住院患者作HIV—Anti监测的调查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11-21
/ 2

对无艾滋病典型症状住院患者作HIV—Anti监测的调查分析

张敏

关键词:艾滋病抗体监测无典型症状

近年来,由于我省吸毒人群、暗娼、流动人员的不断增加,致使艾滋病疫情增长趋势较为明显,病人数量明显增加。我院属于综合性医院,病种复杂、病历主诉不详,增加了疾病确诊的难度,为了保护医技人员,减少院内感染,避免医疗纠纷,本实验室对4000余例手术前及输血前住院患者进行了HIV—Anti的监测与筛查。

一、对象和方法

对象:统计从2006年1月至今住入我院骨科、妇产科、ICU、内科、外科综合病房4800例患者资料。男:3000例;女:1800例,在手术前及输血前作HIV—Anti的普查。

方法:采用酶免法进行初筛。HIV—Anti若为阳性,又以同一方法进行复查,再用乳胶层析法与胶体硒法进行复查,再送至疾控中心HIV初筛中心实验室又进行初筛,最后送至HIV确证中心进行确认。

二、试剂和仪器

采用厦门新创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诊断试剂盒(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进行初筛,用艾康生物技术(杭州)有限公司生产的HIV1/2抗体诊断试剂(乳胶层析法)和雅培DETERMINEHIV1+2型抗体诊断试剂盒(胶体硒法)进行复查。酶标仪:WellscanMK3;洗板机:北京拓普DEM-Ⅲ型;恒温箱:PYX-DH5;生物安全柜:BSC-1100,ⅡA2-X。

三、结果

发现以下两例无艾滋病典型症状的确证为HIV—Anti阳性患者。

病例1:男性,32岁,贵州省安顺市人,以腹痛原因入院,入院时情况:持续性右侧腹部疼痛不适3+小时,自诉有10+年注射毒品史,有10+年饮酒史,否认有传染病史及输血史。体查:T36℃,生命征平稳,心肺未查及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肌紧张,右侧腹部及下腹正中偏右压痛伴反跳痛,肝、肾区无叩痛,肠鸣弱0——1次/分。入院后急行立位腹平片检查无异常。血常规:WBC20.6X109/L,中性粒细胞87.9%,淋巴细胞9.2%,Hb143g/L,血糖9.32mmol/L,Anti—HCV阳性。尿常规:WBC3——8/HP,RBC0——2/HP。立位腹部平片:双侧隔见“新月形”游离气体,中腹部见肠管积气、扩张,余未见异常X线改变。意见:符合消化道穿孔征象。CT:扫描部位主胰管显示扩张。手术发现:腹腔内有300ml淡黄色混浊液体,以肝下间隙积聚明显,局部附有脓笞,周围组织充血、水肿,于胃窦前壁见一直径0.8cm穿孔,可见胃内容物溢出,穿孔周围组织质韧,肝脏大小正常,小肠未见异常。主要诊断: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其它诊断:胃穿孔、尿路感染、丙型肝炎

病例2:女性,36岁,户口地址:白云区大山洞。主诉:右腰腹部疼痛1+天,呈胀痛,放射至右下腹及右侧腹股沟区,伴尿频、尿急、尿痛;恶心、呕吐4次,系胃内容物,但无肉眼血尿及排尿困难,亦无寒战与发热,否认有传染病史及输血史,无不良嗜好,无咳嗽、咳痰等不适。尿常规RBC+/HP,体查36.8℃,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痛苦面容,自动体位,神情合作,全身皮肤粘膜无黄染及出血点,全身淋巴结未扪及肿大,肝脾未扪及。血常规:WBC6.2X109/L,Hb:130g/L。B超显示:右肾盂中度积液,右肾结石,右输尿管中度扩张,右输尿管中、下段不除外。手术发现病理:右输尿管下段距开口2cm处有一枚约0.6X0.7cm大小结石,结石以上输尿管扩张。主要诊断:右输尿管结石并积水。其它诊断:右肾结石

以上两例HIV—Anti初筛为阳性,又以同一方法在我科进行复查为阳性,以同一份标本用乳胶层析法与胶体硒法在我科复查为阳性。再通知病人重新抽血将新鲜血清分离后送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验室初筛阳性,最后由疾控中心送往艾滋病确证中心确证为阳性。

四、讨论

椐有关资料报道[1]:回顾性的调查发现HIV非典型症状如发热、疲乏;咽炎;头痛;腹泻;口腔、食管或生殖器粘膜溃疡;关节痛,体检会发现持续全身性淋巴腺病,肿大的淋巴结至少发生在两处,淋巴组织是病毒的主要藏身处,导致淋巴结中的病毒浓度很高,外周血的病毒载量相对不高。

综上所述:2例确证的HIV—Anti阳性患者均不具有上述的非典型症状,其中男性患者承认有注射毒品史,但以腹痛原因入院。而女性患者则无不良嗜好,而是以腰痛原因入院,本实验室是作为术前筛查而发现的。众所周知,有注射毒品史是HIV的高危人群,而很多住院患者不承认自己有过吸毒史与不良嗜好,故意隐瞒的情况是不能排除的。

本文认为:为了保护医护人员,避免医疗纠纷,减少院内感染与职业暴露,实验室在术前与输血前作HIV—Anti的筛查是极其必要的。临床医生对这部份患者在不良嗜好方面应作详尽的咨询及描述,特别在综合性医院,病种较为复杂,急性入院的患者一般是以主要的急性病入院,而对无典型艾滋病症状的患者忽视作HIV—Anti的筛查,以上报道证明了在未知的情形下作手术或输血是极其危险的,增加了院内感染与职业暴露的风险。因此,医务人员必须在这方面有足够的认识,提高对HIV的生物安全防护水平。

参考文献:

[1]贵州省临床检验中心.贵州省采供血机构(医院)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初筛实验室技术人员培训教材.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