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砼原材料及施工技术控制

/ 2

商品砼原材料及施工技术控制

孙光耀

孙光耀

(江苏省邳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221300)

[摘要]本文浅析了商品砼原材料质量控制、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关键词]商品砼原材料施工技术控制

1、概述

砼是当前我国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结构安全。商品砼是具有工业化、产业化大生产的特点。商品砼质量相对于现场搅拌的砼更稳定,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有利于保护环境、文明施工、提高工程质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型工程、高层建筑等不断涌现,高强砼的采用越来越多,商品砼的使用也在普遍推广。但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复杂,如原材料、施工技术、砼配合比设计、生产工艺、管理水平等等诸多因素。本文重点分析了商品砼的原材料质量控制、现场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2、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砼的组成为水泥、砂、石、掺和料、外加剂和水,这些材料各项性能指标的优劣及其质量稳定性直接影响到砼的质量及性能的优劣,对原材料进行质量控制,是保证砼质量的基础。

2.1水泥:商品砼一般来说水泥用量较多,砼塑性收缩随着水泥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因此有可能减少水泥用量时应尽可能降低水泥用量。水泥用量大,其需水量也大,砼的收缩也大,从减少收缩角度出发,宜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中低热水泥、粉煤灰水泥。水泥的品种对砼的收缩影响较大。水泥净浆收缩主要取决C3A、SO3的含量和水泥的细度,一般C3A含量较大、细度较细的水泥收缩较大,SO3含量适中的的水泥收缩较小。水泥应逐批号检验。

2.2集料:集料的种类、形状、粒径和级配对泵送砼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必须严格控制质量。粗骨料宜选用连续级配,其针片状颗粒含量不宜大于10%,粗骨料的碎石最大粒径不超过输送管直径的1/4,卵石不超过管径的1/3,粗骨料含泥量控制在小于1%。细骨料宜选用细度模数2.3~3.2的中砂,粗砂率为2.75%左右,粒径0.315mm以下的细砂含量至少在15%以上,砂含泥量控制在小于2%。泵送砼砂率要比普通流动性砼增大砂率6%以上,约为35%-45%,砂的粗细程度对砼有较大影响,当砼水泥总量、水灰比、掺合料的品种及掺量相同时,砂的细度模数越大,砼强度越高。黄砂、碎石中泥块含量、含泥量大的,砼更容易产生收缩裂缝。还有些预拌砼企业采用增加水泥用量的办法,来弥补由于砂、石中含泥量大造成的砼强度不足,增加水泥用量更导致收缩裂缝增加。

2.3掺合料:硅灰、超磨石灰石粉、高炉矿渣粉和超磨细粉煤灰是几种常用的掺合料。超细活性掺合料的使用不仅可以提高砼的密实度、生成新的水化产物而提高强度,而且因提高粘聚性、保水性而改善工作性能,并提高耐久性。因此在选用超细活性掺合料时,应优先挑选需水量比大于5%的Ⅰ级优质粉煤灰,比表面积大于4000cm2/g的石灰石粉和高炉矿渣粉。通常采用掺加一定数量的优质粉煤灰,粉煤灰应进行烧失量、细度、需水量比、含水率检测。其中粉煤灰的烧失量对砼的强度和裂缝影响较大。硅灰、超磨石灰石粉、高炉矿渣粉和超磨细粉煤灰可代替部分水泥,改善了可泵性,但对早期抗裂要求较高的砼。

2.4外加剂:外加剂具有减水、增塑、缓凝、引气的作用,可以改善砼拌合物的流动性,粘聚性、保水性。商品砼搅拌站使用外加剂时,一定要考虑外加剂质量的稳定性及生产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更重要的是生产前要试拌砼的性能。目前外加剂主要分为木质素磺酸盐类,适用于中低强度泵送砼,萘磺酸盐类适用于中高强度泵送砼,聚羧酸三聚氰胺磺酸盐类可用于高强泵送砼,所有外加剂都要严格控制用量,并非多多益善。2.5水:拌合水可用饮用水或不含有害杂质的天然水。当采用其他水源时,水质应该符合JGJ63《砼拌合用水标准》的规定。

3、施工技术控制

施工技术措施是否合理得当直接影响砼的强度、外观质量以及质量通病的发生。通过总结应着重注意以下方面。

3.1浇筑大方量砼前应先报可行的施工方案,经过有关方面的批准后实施,以确定砼的初凝时间、浇筑方向、施工缝留设位置以及处理办法。避免形成冷缝以至形成局部薄弱界面,降低了砼整体质量。

3.2严格控制砼的入模坍落度。砼泵送之前应作坍落度检测,如需调整不能随意加水,只能由搅拌站试验人员用外加剂来调整。在能够满足泵送的条件下尽可能的降低坍落度。普通砼坍落度通常为70-90mm,一般商品砼的坍落度在100-180mm。高层建筑不宜大于180mm;多层建筑不宜大于150mm;基础施工不宜大于130mm。砂率应控制在40%以内,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小于1000kg。大坍落容易导致水泥用量大,用水量大,造成砼裂缝的产生。砼搅拌站为泵送顺利和提高施工效率都要求增大坍落度。因此对现场砼坍落度要跟踪监测、记录,不得随意调整。

3.3砼的布料宜采用布料杆或铁耙进行,应有明确的布料顺序,不得大面积布料。严禁采用振动棒赶料,确保砼摊铺均匀,保证砼的致密性,均匀性。否则在出料口容易形成骨料堆积而其它地方水泥浆过多,影响质量。

3.4施工现场振捣砼结构时,应坚持直上直下,快插慢拨,插点均匀,振捣时间要适当,时间过短,振捣不实,时间过长形成砼分层,产生过大的收缩应力,一般每一插点每次宜为20秒。做到不欠振、不过振,过振易造成骨料沉积。宜采用二次振捣法:在砼尚未凝固之前进行二次振捣,以减少内部沉塑裂缝和气孔,减少裂缝的形成和发展。提高砼与钢筋的握裹力增强砼的密实度,从而提高砼抗裂性能。当水平结构与竖向结构同时浇筑时,竖向结构浇筑完毕后,应留1-1.5小时以使竖向结构的砼初步沉实,防止接缝处出现水平裂缝。

3.5砼浇筑完成1-1.5小时后,即在砼初凝前在砼表面进行二次或三次收光压实,增加砼内部的密实度,消除砼终凝前因水分蒸发而产生的收缩裂缝。二次抹压时间必须控制适当,过早没效果,过晚砼进入初凝状态,失去塑性,无法消除表面裂缝。严禁表面撒纯水泥进行压实收光。

3.6砼结构钢筋保护层应严格控制。保护层过小砼表面极易出现裂缝,钢筋应采用成品定位件或自制钢筋马凳,搭设跳板避免施工人员踩踏钢筋,同时要求砼浇筑过程中应有专人整理钢筋。

3.7加强砼养护。砼的养护是防治裂缝的关键,养护不到位或养护不利,不仅容易产生收缩裂缝,而且容易造成实体砼强度不合格。水泥水化是水泥石形成的过程,是一个放热的过程,一般情况下水泥的水化热50%发生在1~3天之内,所以砼的早期养护非常重要。建议采用塑料薄膜养护,接槎处搭接严密。对采用塑料薄膜养护的砼应经常注意薄膜的完整情况和保温保湿效果。在砼终凝前二次抹压后就应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养护,养护应尽可能提前。许多工程实例证明,在春季的大风季节和炎热的夏季为防止表面水分快速蒸发减少表面干缩及时覆盖塑料薄膜养护防裂效果较好。冬季养护:冬季养护时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一层麻袋片或草帘保温,板底房间内采取闭风或双层模板等保温措施防止早期受冻,以提高砼早期强度,防止受冻。夏季养护:夏季温度较高时,宜在塑料薄膜内覆盖一层湿麻袋片保持湿度。浇水养护:常温季节采用浇水养护时注意覆盖,保持一定的湿度,如果砼潮湿状态低于相对湿度的80%,水泥水化几乎完全停止,因此湿度的供给情况是一个重要方面。后浇带的养护:宜采用水养。后浇带通常采用比两侧砼提高一个强度等级砼的,在两侧砼60天龄期以后浇注。膨胀剂只有在保潮的条件下才能起到补偿收缩膨胀效果。砼浇水养护时间,一般不少于7天,掺有缓凝剂和有抗渗要求的不少于14天。

3.8施工工序应合理安排。规范规定必须砼强度达1.2MPa后方可继续施工。避免早期堆载:当砼强度小于10Mpa时不得在现浇板上集中吊运、堆放重物,可以采用铺设架板均匀分散堆放。过早加载特别是运卸材料时冲击荷载会严重破坏砼内部结构,形成“内伤”,影响质量。

4、结束语

商品砼的质量控制涉及面广,技术要求复杂,我们一定要从原材料着手严格控制,从施工工序等各个环节认真把关,减少商品砼质量问题的发生,使砼结构工程得到有效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