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措施中存在隐患及防范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急诊护理措施中存在隐患及防范措施

梁会清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急诊科621700

摘要:目的:探讨急诊护理措施中存在的隐患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尽量做到有效规避已存在的隐患,降低护理工作中缺陷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护理模式。方法:本次研究主要是针对急诊护理措施中隐患的分析和识别,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重新修订更符合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并在医院全面实施有效的护理管理措施,并与实施前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做对比。结果:急诊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有明显的提高,患者投诉及护理差错的发生率有明显的下降。结论:有效的护理隐患防范措施,对预防护理安全隐患的发生,减少护理缺陷具有重要的作用,值得各医院借鉴。

关键词:急诊护理措施;隐患;防范措施;分析

医院内医疗纠纷高发地为医院的急诊科,患者就诊急诊科的患者一般都是起病急,病情相对复杂,甚至危及生命一些患者,往往就诊时患者及其家属的心情都是十分焦急,情绪比较低落,对医院抱有很高的期望值[1]。但往往会因为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时间观念的不强,院前出诊不及时,接诊抢救不熟练,抢救仪器故障,护患之间缺乏信任沟通,留观患者病情变化未及时发现等护理隐患,导致急诊称为医疗纠纷的高发地,使得医疗纠纷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当然也会存在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急诊急救工作钻空子,故意搞医闹谋取暴利。临床上为使急诊患者能顺利就诊,避免发生医疗纠纷、保证护理安全,现针对急诊科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作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有利于提高急救护理工作质量[2]。本次研究主要是探讨急诊护理措施中存在的隐患及应采取的防范措施,尽量做到有效规避已存在的隐患,降低护理工作中缺陷的发生率,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护理模式。现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的门诊护理人员56名,其护理人员的年龄在21岁-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2士12.1)岁,本次参与研究的所有护理人员中有10名为本科学历,40名为大专学历,6名为中专学历。2015年11月一2016年11月(纳入有效风险防范措施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186321名。2014年11月一2015年11月(纳入有效风险防范措施前)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共186410名。比较实施有效风险防范措施前、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存在的隐患

护理人员护理综合技能不符合患者要求,因急诊所收治的大部分都为急重症患者,而且患者病情涉及到各医疗专科,病情复杂,且变化快,所用临床医疗设备也较多,许多护理人员对设备了解不全面,对仪器的使用不熟练;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尤其是夜班,都是单独操作完成,缺乏慎独精神与敬业精神的护理人员,在单独操作过程中无法自觉安全地执行操作规程与规章制度;急诊护理人员护理文件书写不规范,经常出现记录错误,涂改以及漏记等问题,不及时记录与缺乏完整性与连续性,不能准确地叙述语句等;护理人员自我保护意识与律法意识缺乏;医院急诊处理能力与急诊服务需求量的差距;临床抢救药品与设备未设定在备用状态以及护理人员在管理与制度领域欠缺等等[3]。

1.3防范措施

培养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技巧和专业技能,通过组织安排,本院护理部的所有护理人员通过集中培训与进修等方式,了解和学习更多的护理知识,掌握更全面的知识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通过定期对科室进行考查和考核,严格督促相关临床护理人员强化急救技能培训与护理知识理论的学习。并在临床护理人员中挑选些护理检验比较丰富、年资比较高的护理人员,以做好带、传及帮的护理工作,确保护理人员能够有效结合护理理论与实践,增强明锐的应变能力与临床观察力[4]。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5]。

2.结果

实施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后,显著提高了患者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同时也降低了护理差错发生率与患者投诉率,与实施前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护理安全以识别与分析护理隐患为其基础与前提,正确识别与分析本科护理风险隐患,确保护理管理者能够正确判断护理工作中所存在的危险因素,护理管理从问题产生与风险处理到能够正确预测急诊护理管理风险,高度重视风险隐患的防范,同时注重急诊护理风险管理本身所具有的前瞻性。通过分析与探讨本院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风险隐患,根据本院的具体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能明显减少患者对护理的相关投诉、护理事故以及护理纠纷,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医院全科护理人员的急诊护理风险意识与护理人员的业务学习水平、护理主动性与工作责任感,使护患关系更为和谐,同时也不断增强本院护理工作人员的团队凝聚力,与实施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科学、有效的急诊护理风险防范措施,能够有效预防护理安全风险,降低护理过程中的缺陷率。

参考文献:

[1]范建萍.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及效果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2,27:131-132.

[2]孙玉娟,李英,张亚娟,等.急诊护理风险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国医药科学,2015,24:216-218.

[3]阿孜古丽?托力干.急诊输液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护理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0:208+211.

[4]邱珊.急诊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4,13:100-102.

[5]魏群,韩红艳.急诊护理风险分析及防范措施探讨[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05:184-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