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争议及其未来走向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3-13
/ 2

积极心理学的争议及其未来走向

黎倩伶

(西北民族大学甘肃兰州730124)

【摘要】从2000年以来积极心理学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给心理学界带来了相当大的影响,改进了当代对心理学的认识和研究方法。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核心是重视自身的积极因素,其目的是为了人更好的发展。目前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兴的心理学方法带来新观点的同时又存在诸多争议。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争议;研究现状;未来走向

【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3-0265-02

积极心理学在1998年美国心理学会的大会上首次提出,在2000年1月的《美国心理学家》由主要倡导人塞利格曼发表《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后确立积极心理学的出世。塞里格曼明确提出在新的世纪中积极心理学发展的重点是建立和推动强调和理解人的积极品质和积极力量的积极心理学的一场运动[1],这场运动的首次提出便博得了全世界心理学界的关注。积极心理学的提出为为古典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2]。

塞里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主要在以下的三个方面:积极的主观体验,其中最为强调的重点是主观幸福感;促进个体发展的积极特征,这些积极特征包括被人忽视的人格力量,如坚韧;在社会的层面,促进个体的主观体验和人格的发展和完善。积极心理学与的研究与以往的不同之处就在于,以往的心理学研究对象都是一些负性情绪较多的个体,在心理学中所熟知的也是一些消极词汇,例如弗洛伊德等经典心理学研究方法所强调的是一些性本能、以及对死亡的恐惧等消极情绪,而比较少的将研究对象转移到积极情绪方面,例如乐观、快乐。前人研究发现在最近两个世纪,研究消极情绪的文章是研究积极情绪文章的十四倍。[3]但是生活中个体并不应当只是研究或者强调对伤害和缺陷等负性情绪进行研究,也应当对个体本身的优秀品质和韧性进行研究,花费更多精力去研究个体的积极层面,以此来帮助个体达到更快乐,更幸福的生活。

而积极心理学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增加了对人的积极品质、良好美德为研究对象。世界上更多的是正常人群,所以心理学不仅应当帮助去除消极情绪,同时更要关注普通人朝着积极的主观体验,美德方向发展。积极心理学采用积极而不是消极的态度去看待人的动机,能力和美德等[4],近几年研究发现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坚韧,乐观,希望等恰恰是抵御心理疾病的关键[5]。

1.关于积极心理学的争议

积极心理学的出现给心理学界带来巨大影响,首先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从二战时期以来的消极心理学扩展出积极的一面;其次,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拓展出了新的研究方法;而且积极心理学的出现改变了心理学原本的研究目标,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在去除人们心理疾病或者负性行为的基础上致力于帮助人们形成更完善的心理或者行为模式而到达更健全的个体[6]。但是积极心理学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面临一些问题和争议,使得积极心理学前进的步伐受到一定的影响。

1.1不准确的术语

塞利格曼提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是帮助人们获得主观幸福感。人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受幸福感的驱使,生活也因为幸福感的存在而更加有意义。无论多么艰苦,多么恶劣的情况,只要她从中可以发现幸福感的存在,那么一切都是有意义的。但是积极心理学强调的主观幸福到底是什么,受什么的影响。研究发现主观幸福感受乐观,韧性,生命意义感等影响,但是研究者要想对此进行准确的阐述却是一个非常重要却又很艰巨的任务,如今,研究者对于什么是幸福仍不是很清晰[7]。现在达成共识的幸福是指个人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周围的环境和发生的事情的满意程度,以及情绪与此程度的结合便是幸福感。也因此,解释幸福就带了了一些难题。首先,若想了解个人的主观幸福感便需要考察其环境和个人生活经历,而这个工作量显得极其巨大;其次,现如今还没有研究可以肯定的认为主观幸福感就是幸福;最后,现如今的主观幸福感是不包含任何的道德观念,然而现实生活中的幸福包含两类,即遵守道德和违背道德观念的。所以会出现个人报告自己幸福,但是用客观标准进行测量却发现不幸福的情况,所以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应该对其进行进一步的解释和说明。

2.未来趋势

近十余年来积极心理学发展飞速,给生活带来很多好处,但是如今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主题还是围绕着塞利格曼提出的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特质和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三大支柱上。积极心理学的出世事件毕竟还很短暂,其研究也不是特别成熟,还有许多问题待解决。在以后的道路中,积极心理学可以以传统心理学为根基,再对比中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来把握积极心理学的未来趋势走向。

2.1拓展和深化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近十余年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与要在积极情绪而忽略了消极情绪以及与消极情绪在生活中重要性以及作用的对比,同时幸福感作为积极心理学的主要核心研究的居多,而快乐,希望,韧性等作为积极体验却太少。

2.2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技术

经典心理学中确实有很多研究方法,但是因为经典心理学中的研究对象更偏消极,而积极心理学中更加积极,所以因为研究对象的扩展,积极心理学不能仅仅使用经典心理学中的研究方法,而需要在之前的基础之上,扩展出适用于自己的新的研究方法。只有在研究法发上有自己的创新才能更好的发展,一味的墨守成规只会阻碍其发展。

2.3促进积极心理学的应用

任何学科的研究最终都要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只有在生活中发现其目的和意义,才能达到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中国的最远大的理想除了要达到全面小康社会之外,更重要使个体成为个体的健全和全面的发展。这是实验全面发展的个体基础。只有在生活中更好的应用积极心理学,解决生活上的难题,使个体更好的发展,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才更有意义。

【参考文献】

[1]Seligman,M.E.P.,&Csikszentmihalyi,M.(2014).PositivePsychology:AnIntroduction.FlowandtheFoundationsofPositivePsychology.SpringerNetherlands.

[2]王琦,&应通.(2012).浅析积极心理学的现状和未来[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12),51-52.

[3]Myers,D.G.(2000).Thefunds,friends,andfaithofhappypeople.AmericanPsychologist,55(1),56.

[4]Sheldon,K.M.,&King,L.(2001).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AmericanPsychologist,56(3),216-217.

[5]JenniferL.Maggs,&JohnSchulenberg.(1998).Reasonstodrinkandnottodrink:alteringtrajectoriesofdrinkingthroughanalcoholmisusepreventionprogram.AppliedDevelopmentalScience,2(1),48-60.

[6]钟暗华.(2010).积极心理学的意义及发展趋势.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6(5),134-137.

[7]任俊,&李倩.(2014).积极心理学:当前的困扰与未来的走向[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140-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