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套管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3-13
/ 1

气管套管护理

胡力鸽

胡力鸽(中国人民解放军厦门市第一七四医院烧伤科361003)

【摘要】对气管切开病人吸氧导管的改进及其固定。

【关键词】气管切开;吸氧

【中图分类号】R459.6【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8-6455(2010)09-0266-01

吸氧目的是为缺氧患者提高血氧含量及动脉血氧饱和度,纠正机体缺氧。

在临床治疗中,往往根据病情需要吸氧,一般常采用一次性鼻塞给氧或一次性鼻导管给氧两种方式。但气管切开病人鼻导管头端插入一次性气管套管内时,影响病人的自主呼吸;当病人翻身、叩背、咳嗽、躁动等情况,鼻导管易脱出。这样影响氧气的有效吸入,影响病人的氧疗效果,延缓病情康复。为此,我科医护工作人员不断摸索实践,对气管切开病人吸氧导管及其固定方法进行改进。通过50例病人的试用,找出了有效的吸氧方式和妥善的固定方法。现介绍如下:

1材料

一次性鼻塞或一次性鼻导管,一次性气管套管,一次性5ml注射器,一次性输液针,手术剪刀。

2制作及用法

①将一次性鼻塞去除鼻塞头(一次性鼻导管头端),与输液针软管连接,再用胶布缠好。②用消毒剪刀将针头部分剪去,保留软管部分③将注射器的活塞去掉,截取空筒末端的三分之一;在空筒的外缘侧面找一个点,用消毒剪刀剪一个小“V”型口。然后将头皮针软管卡在小“V”型口上,再将空筒套在气管套管上。

3优点

输液针软管小而软不会影响气管套管病人的自主呼吸。软管卡在小“V”型口上,起到妥善固定作用。

在空筒上剪好“V”型口再套在气管套管上,不会伤到病人。若需同时气道湿化时,可用同样的方法。

气管切开的患者病情不稳定,随时都可能用呼吸机或者手术时也需接呼吸机,若直接在气管套管上剪“V”,接呼吸机时会漏气,影响治疗。

一次性鼻塞去除鼻塞头(一次性鼻导管头端),与输液针软管连接,适用于婴幼儿吸氧。

参考文献

[1]李金仙,郭梅菊.《成人气管套管内吸氧方法的改良》.护理与康复杂志,2003年6月第2卷第3期

[2]程晓红.《两种吸氧方法在气管套管中的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91):93

作者简介:胡力鸽,女,本科,现工作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厦门市第一七四医院烧伤科,临床护理,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