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其在道桥工程中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桥梁裂缝的产生原因及其在道桥工程中的影响

谭至桓

◎谭至桓

(汕头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广东汕头515100)

中图分类号:U445.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1)06-142-02

摘要:在桥梁的建设和投入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关于道桥裂缝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报道,道桥混凝土等开裂困扰着桥梁工程人员。但是,只要在工程当中进行精心设计,采取恰当合适的施工手段和方式,许多刘凤问题是完全可以克服和避免的。所以,为了进一步加强道桥裂缝的认识,避免由于工程施工所产生的危害较大的裂缝,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尽量针对道桥裂缝的种类和产生的原因作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以达到更好的找出控制裂缝的办法,促进施工质量向更好方向发展。

关键词:桥梁裂缝;原因;道桥工程

一、引言

一座桥梁从建成到使用,牵涉到许多方面。稍有不慎桥梁便会出现裂缝。因此,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是保证结构安全耐用的前提和基础。在运营管理过程中,需要进一步加强巡查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本文根据自身实际施工经验,针对桥梁裂缝在道桥工程中的影响进行了阐述。首先根据桥梁工程中混凝土桥梁缝的种类,就其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荷载、温度差异、收缩以及施工质量和施工材料等方面产生了桥梁裂缝问题,分析每种成因下桥梁裂缝的特点和具体情况,说明不同成因的桥梁裂缝对于工程的影响,并给予相应的对策指导。

二、荷载引起的桥梁裂缝问题

(一)直接应力裂缝的产生。

1.设计阶段。

进行计算时不够恰当;结构受力假设与实际受力情况不符;荷载少算或漏算;结构刚度不够;设计图纸不够清楚等。

2.施工阶段。

施工机具和材料堆放不当;不了解预制结构受力特点,随意施工;擅自更改施工顺序;改变结构受力模式:不对结构做机器振动下的疲劳强度验算等。

3.投入使用阶段。

超出设计载荷的重型车辆过桥;与车辆和船舶产生接触和撞击;发生大型灾害事故等。

(二)次应力裂缝的产生原因。

1.在外荷载作用下,由于道桥的实际工作情况与实际有所出入,因而某些部位引起次应力导致结构开裂。

2.桥梁结构中经常需要凿槽、开洞、设置牛腿等,在常规计算中难以用准确的图式进行模拟计算,一般根据经验设置受力钢筋。在设计上,应注意避免结构突变(或断面突变),当不能回避时,应做局部处理,如转角处做圆角,突变处做成渐变过渡,同时加强构造配筋,转角处增配斜向钢筋,对于较孔洞有条件时可在周边设置扩边角钢。

(三)荷载裂缝特征依荷载不同而导呈现不同的特点。

这类裂缝多出现在受拉区、受剪区或振动十分严重部位。但这些裂缝截面尺寸往往较小。根据结构不同受力方式,产生的裂缝特征如下:(1)中心受拉;(2)中心受压;(3)受弯;(4)大偏心受压;(5)小偏心受压;(6)受剪;(7)受扭;(8)受冲切;(9)局部受压。

三、温度差异引起的桥梁裂缝问题

由于日照、年温差等方面的原因,而且混凝土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混凝土将发生变形,若变形遭到约束,则在结构内产生应力,应力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时即产生温度裂缝。在许多大跨径桥梁中,温度应力可以达到甚至超出活载应力。温度裂缝区别其它裂缝最主要特征是将随温度变化而扩张。引起温度变化主要因素有:

(一)年温差。

随着四季温度变化产生一定的年温差,我国年温差一般是以一月份和七月份的月平均温度作为变化幅度。这对桥梁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导致桥梁的纵向位移方面,一般可通过桥面伸缩缝、支座位移或设置柔性墩等构造措施对其进行协调,只有结构的位移受到限制时才会引起温度裂缝,例如拱桥、刚架桥等。考虑到混凝土的蠕变特性,年温差内力计算时混凝土弹性模量应考虑折减。

(二)日照。

桥面板、主梁或桥墩侧面受太阳的曝晒之后,桥面时度温度明显高于其它道桥部位,其温度梯度呈非线形分布。并且由于受到道桥自身约束的作用,使局部拉应力过到大,导致裂缝的出现。

(三)突然降温或雨雪天气发生。

冷空气来临、温度突降、雨雪天气等情况的发生,可导致道桥外表面温度突然下降,但其内部温度的变化相对较慢,产生一定的温度梯度和温差。所以要在在设计规范或参考实桥资料进行。而日照和骤然降温现象是导致结构温度裂缝的最常见原因。

(四)水化热。

出施工过程中,由于水泥水化放热现象,致使内外温差过大,道桥表面出现裂缝。所以,施工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尽量选择水化热低的水泥品种,限制水泥的单位用量水平,减少骨料入模温度,降低内外温差,必要时可采用循环冷却系统,对内部进行散热。

(五)由于施工措施或养护不当,使混凝土骤冷骤热,内外温度不够协调,易出现裂缝。

(六)预制T梁之间横隔板安装时,若焊接技术不当,铁件附近混凝土便容易出现开裂现象,需要避免。

四、收缩引起的桥梁裂缝问题

在实际工程中,由于混凝土的收缩所产生的裂缝是最常见的。收缩分成塑性收缩、缩水收缩(干缩)、自生收缩和炭化收缩。塑性收缩和缩水收缩是最重要的两种收缩形式。为减小道桥的收缩,施工时要在加强设计的情况下,更好的促进施工的进行

(一)塑性收缩。

混凝土筑后4-5小时左右,水泥水化反应激烈,分子链逐渐形成,出现泌水现象,因此时混凝土尚未硬化,称为塑性收缩。为减小混凝土塑性收缩,施工时要更好的控制水灰比,避免长时间搅拌,振捣要密实。

(二)缩水收缩(干缩)。

随着表层水分蒸发,湿度降低,混凝土在结硬之后体积便小,称为缩水收缩(干缩)。由于混凝土表面水分减少快,但其内部水分损失慢,所以表面收缩大、内部收缩小,形成一定裂缝。

研究表明,影响混凝土收缩裂缝的主要因素有水泥品种、标号及用量;骨料品种;水灰比;外掺剂;养护方法;外界环境和振捣方式及时间等。对于温度和收缩引起的裂缝,增配构造钢筋可明显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

五、施工质量和施工材料所引起的桥梁裂缝问题

(一)施工材料所引起的桥梁裂缝问题。

1.水泥。

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水泥出厂时强度不足,水泥出现受潮或者过期现象或者水泥的碱性过高,都会导致道桥的裂缝问题。

2.砂、石骨料。

砂石的粒径、级配、杂质含量等因素都会影响混凝土强度和抗冻性、抗渗性,并会延缓水泥的硬化,降低混凝土强度,使道桥产生裂缝。

3.拌和水及外加剂。

拌和水或外加剂中氧化物等杂质含量较高对钢筋锈蚀有较大影响。采用海水或碱泉水拌制混凝土,或采用含碱的外加剂,可能对碱骨料反应有影响。

(二)施工质量引起的裂缝。

如果在施工过程中过程不合理、施工质量很低,便会很容易产生各式各样的裂缝,特别是细长薄壁结构更容易出现。裂缝出现的部位和走向、裂缝宽度因产生的原因而异,比较典型常见的有:混凝土保护层过厚、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均匀、混凝土浇筑过快、混凝土搅拌、运输时间过长、混凝土初期养护时急剧干燥、混凝土分层或分段浇筑时,未处理好接头部位、混凝土早期受冻、施工时模板刚度不足、施工时拆模过早等因素都会导致道桥出现裂缝现象。

六、结语

道桥从开始兴建到投入使用,会牵扯到许多方面的因素,如设计、施工等方面。本文从荷载方面、温度、日照等方面进行道桥裂缝的产生,从上述的阐述可知,由于工程中所出现的设计疏漏、施工低劣、监理不力,都可能会导致道桥出现裂缝问题,影响道桥的质量。因此,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技术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理,是保证结构安全耐用的前提和基础。在运营管理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参考文献:

[1]刘磊.关于桥梁裂缝产生原因的分析及处理措施[J].科学之友,2006(11).

[2]祝月新,吴茜.桥梁裂缝在道桥工程中的影响[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2).

[3]田文勇.谈桥梁裂缝在道桥工程中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7).

[4]张朝青,王洪伟.谈桥梁裂缝在道桥工程中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2).

[5]王忠实.道桥施工技术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