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U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PICU潜在护理安全隐患研究

谢怡

湖南省人民医院湖南长沙410005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ICU的潜在护理安全隐患。方法:本文随机筛选出2016年5月份至2017年5月份在我院PICU住院治疗的50例患儿,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PICU的潜在护理安全隐患进行研究分析,并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安全措施,对比两组患儿安全隐患发生率与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儿安全隐患总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92.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ICU的护理过程中,重视护理安全,对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采取相对应措施,可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PICU;护理;潜在;安全隐患

本文研究分析PICU存在的潜在护理安全隐患问题,从而使患儿的治疗顺利,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证护理质量,降低安全隐患的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筛选出2016年5月份至2017年5月份在我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住院治疗的5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25例。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2月~1岁,平均年龄(8.2±1.7)月,其中重症肺炎6例,重症手足口病7例,重症哮喘3例,颅内出血2例,其他7例;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月~2岁,平均年龄(7.9±1.6)月,其中重症肺炎7例,重症手足口病6例,重症哮喘4例,颅内出血1例,其他7例。对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在年龄、性别、病种、病情上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PICU的潜在护理安全隐患进行研究分析,具体分析如下:(1)疾病因素:由于PICU内的疾病病情较为严重复杂,患者都为低龄儿童,增加了护理人员与患儿以及家属之间的沟通难度,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护理安全隐患较为突出。(2)服务理念不到位:由于服务理念不到位,增加了护患纠纷的可能性。PICU内的患儿具有病情复杂、病程周期长等特点,患儿家属对患儿的治疗情况较为心切,一旦身体出现一点问题,会经常询问护士,如果护士不能做到耐心解答,容易导致护患关系紧张,引发医疗纠纷的发生。(3)护理人员专业性不强:PICU内的患儿病情危重且常伴有并发症,一些年轻的护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强,缺乏成熟的经验,导致患儿的病情出现延误,增加了护理安全隐患。护理文书是处理护患纠纷的重要依据,但是由于护理人员没能及时书写及全面真实的记录,无法确保自身的合法权益。另外,一些护理人员不能对患者的病情做客观真实的描述,使用的医学术语不专业,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降低了护理工作的专业性[1]。(4)护理人员数量不足:由于PICU内的工作量大,工作内容繁琐,护理人员配备不足不能满足PICU工作的基本需求,护理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压力较大,时间一长就会感到身心俱疲,无法集中注意力,不能很好的执行护理工作,导致服务不到位,就产生护理风险。(5)仪器设备因素:由于PICU内有较多的先进仪器设备,使用方便,有些护理人员过分的依赖仪器设备,不能做到随时观察患儿,定时检查、维修、养护仪器设备,及时发现仪器故障以及潜在问题,而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6)管理缺陷:医院的管理部门与护理管理者管理职责意识不佳,不重视安全管理制度与工作制度的建立、健全,不能较好的履行管理职责,监控力度差,未能及时预见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2]。

针对上述的潜在护理安全隐患我院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对应护理安全措施,具体如下:(1)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分批、分层次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业务骨干作用,加大对低年资护士进行理论实践教育。对一些工作能力强和专业知识技能强的护理人员安排进修学习,并安排参与治疗配合工作,对治疗方式和治疗过程有直观了解,以便为日后的护理工作赢得更多的抢救时间。(2)规范护理文书书写方法:要严格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的要求,合理书写护理文书,对全体的护理人员进行法律宣教和考核,促进护理人员维权意识和法律意识的提升,利用文书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护理人员要深入到病房内,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情况,确保护理文书书写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和连贯性,记录结果由专人进行保存,并及时上交病案室[3]。(3)加强护患沟通: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儿及其家属进行主动沟通,了解患儿的生理与心理需求,向患儿及其家属讲明不配合治疗的弊端。并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合理为患儿制定治疗护理方案,将患儿的病情及时向监护人真实告知,并做好病理记录,要求家属在病情告知书上签字。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要耐心解答患儿家属的疑惑,听取意见,尊重患者的正当利益,使患儿感受到护理人员的责任心、细心和耐心,感受到温暖,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4)加强仪器设备的管理: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护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正确操作方法,讲解仪器的工作原理、维修以及养护方法等等。护士长应不定时的对护理人员进行抽查、考核,以达到安全、合理的的使用各种设备仪器,还应派专人管理以及定期维护各种仪器设备。另外,PICU科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安装消毒设施。(5)健全管理体系:成立安全管理小组,设科护士长、护士长、安全组长、全体护士,建立安全隐患督查体系以及有效的规章制度,使护理工作有序进行、有章可循,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4]。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患儿的安全隐患发生率,并通过向患儿家属发放医院的调查问卷,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分为100分,大于85分为满意,60~85分为一般,小于60分为不满意,对上述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数(n)或率(%)表示计数资料,以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安全隐患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患儿安全隐患总发生率8.0%低于对照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儿安全隐患发生率[n(%)]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讨论

PICU即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是专门收治病情危重以及病种复杂的患病儿童,主要通过应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医疗技术对危重患儿进行一系列的诊断、治疗、护理等,最大限度地保证危重患儿的生命,提高其生存质量[5]。而PICU由于是儿科病房,儿童因为缺乏安全意识,自主表达能力差,不会积极配合,因此存在相对多的护理安全隐患,这就更加需要防范注意,杜绝患儿出现一系列的生理以及心理损害即生理心理缺陷,死亡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学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对医护人员的要求不仅是治愈,也对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护理非常重视[6]。本文通过对PICU潜在护理安全隐患进行研究分析,并对观察组实施防范性护理,结果显示,其安全隐患总发生率明显较对照组低,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综上所述,在PICU的护理过程中,重视护理安全,对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采取相对应措施,可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应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韩小净,王素红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86):465-466.

[2]邹伟红,昌艳军,张梓春.儿童重症监护室患儿常见安全隐患的应对与护理[J].延边医学,2015(14):156-156.

[3]杨晓梅重症监护病房危重症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29):244-245.

[4]王慧萍,陈京立.8例PICU患儿终末期护理引发的问题及思考[J].护理学报,2017,24(8):30-32.

[5]黄美琴,连少蓉.儿科重症监护病房的护理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111-113.

[6]杨雪梅,钏新,顾小丽.品管圈在儿科重症监护病房新进护士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应用分析[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5(2):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