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1

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价值研究

李瑞亮韩景智董猛

李瑞亮韩景智董猛

(河北省沧州西医结合医院外一科河北沧州061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66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肠梗阻导管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胃肠减压治疗。结果:在起效时间,治疗后24小腹围比值,治疗后48小时后腹痛、腹痛消失率、肛门恢复排气率,治愈率方面,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价值较高,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肠梗阻,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肠梗阻导管肠梗阻临床价值

【中图分类号】R5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0-0227-01

本文旨在研究分析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价值,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66例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33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35岁-86岁,平均年龄61.0±8.4岁。其中20例患者为粘连性梗阻,8例患者为肿瘤性梗阻,5例患者为其他原因梗阻。其中24例患者为低位梗阻,9例患者为高位梗阻。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36岁-85岁,平均年龄62.0±8.8岁。其中21例患者为粘连性梗阻,9例患者为肿瘤性梗阻,3例患者为其他原因梗阻。其中23例患者为低位梗阻,10例患者为高位梗阻。两组患者在数量、性别、年龄、病情、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患者给予肠梗阻导管治疗:使用日本CLINY肠梗阻导管,长度为3米,Fr16。置管前将胃内物充分吸出,以0.9﹪利多卡因在咽部局麻后,经鼻腔将肠梗阻导管插入,于X线透视下,患者取右侧卧位以便于导管从幽门通过。在导丝引导下将导管头段引到十二指肠的水平段,在完成置管后,将10ml-15ml灭菌蒸馏水注入到前端气囊,将前气囊充盈,在肠管蠕动的作用下引导导管至梗阻近端。送患者回病房后连接低负压进行吸引减压,之后每1小时送入5cm-10cm,12小时后进行腹部摄片,观察导管头端是否处于梗阻位置。置管完成后每天以生理盐水进行1次-2次导管冲洗,使导管保持通畅。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给予TPN、抗感染等治疗。交替注入蓖麻油(剂量30ml,2次/天),甲硝唑(剂量0.4克,溶于100ml盐水,2次/天)。叮嘱患者适量活动,每天进行2次X线检查,以观察导管位置、肠管扩张程度及分布、气液平面数,并结合患者的全身状况、导管治疗效果,来决定是否继续进行非手术治疗。

1.2.2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胃肠减压治疗。

1.3观察项目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起效时间,治疗后24小腹围比值,治疗后48小时后腹痛、腹痛消失、肛门恢复排气率,治愈率。

1.4统计学方法数据结果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临床治疗情况比较,详见表1。

表1两组临床治疗情况比较

由表一可见,在起效时间,治疗后24小腹围比值,治疗后48小时后腹痛、腹痛消失、肛门恢复排气率,治愈率方面,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肠梗阻是指肠内容物因任何原因而导致的通过障碍,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消化系统急腹症[1]。患者发病后肠管出现积气、积液,损害到肠壁组织,肠管功能出现异常,并出现全身性的病理、生理功能异常,甚至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具有以下优点,肠梗阻导管有两个气囊,其中前气囊能够阻止梗阻液体的返流,其侧孔利于对梗阻近端液体吸引,后气囊能够用于造影来观察梗阻部位;肠梗阻导管有补气功能,可避免附壁现象出现;肠梗阻导管能够随肠蠕动前行,可进行持续、分段、低位引流,引流效果好;肠梗阻导管能够使肠腔压力快速降低,使肠壁血液循环改善,使肠壁水肿缓解,避免出现菌血症和败血症[2]。本研究显示,给予肠梗阻导管治疗的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的起效时间,治疗后24小腹围比值,治疗后48小时后腹痛、腹痛消失、肛门恢复排气率,治愈率方面明显优于给予常规胃肠减压治疗的对照组患者。

综上所述,肠梗阻导管治疗肠梗阻的临床价值较高,适用于治疗各种类型的肠梗阻,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单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红岩,董齐,柳青峰,等.肠梗阻导管在结直肠癌性肠梗阻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9,16(9):698-701.

[2]张健,韩广森.直肠癌术后肠梗阻外科治疗体会[J].中国综合临床,2012,28(8):803-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