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治疗胃癌的现状与展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6-16
/ 2

中药治疗胃癌的现状与展望

刘颖

刘颖(湖北省宜昌市三峡大学西区443001)

【摘要】中药能够一定程度上避免术后复发转移,中药配合化疗辅助治疗可以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以及中药对术后胃肠功能的调理和恢复都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因此,中药联合西医治疗术治疗胃癌可以在多方面增强综合治疗的疗效。随着中药治疗胃癌的研究逐步深入到分子生物水平,中药在胃癌的临床治疗中将更好的融合整体观念治疗和辩证靶向论治。

【关键词】中药;胃癌;治疗;现状;展望

1中药治疗胃癌的现状

目前国内对于胃癌的治疗包括手术、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内镜治疗、生物治疗、中医药治疗等,临床上,针对不同病例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综合性的治疗,首要目的是清除癌灶,其次为延长带瘤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其中,中药在胃癌治疗过程中发挥着不可取代的作用。标准胃癌根治术(D2)是治疗Ⅱ期和ⅢA期胃癌的标准术式。Kitano等2007年公布了一项多中心大样本回顾性研究,包含日本16个中心1294例腹腔镜早期胃癌根治术,显示了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具有相同的肿瘤根治效果。

D2根治术在后我国推广后,过去20年间的确大大提高了胃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然而近年,随着国内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的迅猛发展,腹腔镜胃肠肿瘤手术技术日臻成熟,现国内各大医院均有数量不等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报道。丁卫星在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71例临床报告中指出,共有55例顺利完成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手术,其中中转开腹16例(22.5%),但无手术死亡,根治术后3年无瘤生存率89.0%,可见,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我国目前早期胃癌发现率低,进展期胃癌仍是我国外科医师的主要诊治对象,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术中、术后并发症已经与开腹手术无显著差异,甚至优于开腹手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在操作技术上的可行性、安全性已得到多方面的证实。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成熟,设备及器械的更新,进展期胃癌的腹腔镜根治术在技术上的安全性、可行性已逐步得到证实。

胃癌对放射治疗不敏感,因此,在综合治疗中放疗作为补救措施时才有一定价值。化疗可以提高手术效果,控制原发病灶,延长生存期。但临床上因白细胞减少和严重贫血等化疗药物毒副作用造成化疗中断或终止者并非少见。

目前,中医临床对胃癌的治疗主要采取辨证分型、基本方加减、配合化疗等方法。由于中药治疗胃癌主要在提高免疫力,改善生存质量方面,即从“扶正”着手。但是其抗癌作用较低,“祛邪”之力相对较弱。所以联合应用手术、化疗、放疗、中药的疗效要比单一疗法要好。胃癌术后治疗则多紧扣“本虚标实”的病机,以攻补兼施。攻法取理气宽中、化痰祛瘀、降逆和胃、清解胃热等,补法主要扶助胃气,根脏腑气、血、阴、阳不足而补之,促进正气恢复,提高机体病能力,达到扶正祛邪的目的。同时根据个体差异,立足辨证,适时随症加减综合达到通调气机、消除壅滞的目的。

中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中药中中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文献共涉及23首方,26类药其中以健脾益气类复方、活血化瘀类复方多见。杨金坤等采用前瞻性随机分组对照,将148例进展期胃癌根治术后患者分为胃肠安组、化疗组和胃肠安加化疗组(简称中西医组),观察3组患者生存率、转移率、生存质量和转移复发后带瘤生存时间。结果胃肠安组的生存质量和复发转移后的生存时间明显好于化疗组。说明方药胃肠安对术后患者的复发转移有防治作用并大大改善了胃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卜平等通过观察扶正化瘀方对胃癌患者术后转移的抑制作用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推测出扶正化瘀方降低胃癌术后转移率与增强患者机体免疫功能,调动其自身抗肿瘤能力有关。中药配合化疗增效减毒的中药类别分析中药配合化疗增效减毒的文献共涉及208首方,35类药,从中医角度而言,化疗作为一种祛邪疗法,在强烈祛邪的同时伤及正气,久则耗伤阴血,损及阳气,而导致气血两虚,气阴两伤,气虚阳衰,所以在化疗的同时配合中药应攻补兼施。以补为主,加强扶正药物的使用,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减轻药物的毒副作用,增强抗癌能力。我国常用茹多糖(天地欣)、复方参三七糖复方、阿胶浆等减轻化疗药物副作用。阿胶浆是以中药“补血圣药”阿胶为主药,配合党参、熟地黄、山楂等补气养血健脾中药组成,主治气血两亏,白细胞减少症及贫血而补肾健脾扶正冲剂、升白奇神散等方剂对于固护正气很有帮助。现临床采用的“零毒化疗”之法,可以有效地升高白细胞,平均起效时间为13天左右,常用中药有苦参、土茯苓、桃胶(桃、李、杏、樱桃等树干分泌的胶)等。清热解毒、活血化淤的中药还可以减少感染的发生率。一般情况时,“零毒化疗”即可解决白细胞减少的问题。

术后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多采用地黄粥(生地、粳米,茯苓)等中药对患者术后食疗,不仅使患者外周血细胞恢复时间提前,最重要的是减轻了化疗引起的毒副反应,减轻患者的痛苦,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使其顺利完成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胃切除手术后,胃的结构发生了变化,胃的正常生理功能受到直接影响,往往出现胃纳不佳,餐后饱胀,消化吸收功能紊乱等情况,从长期看容易引起患者营养不良和胆囊炎的并发。而且手术中往往因吻合口张力过大或切除范围不够,造成术后溃疡或复发,即使残胃与空肠吻合完好,并且无复发,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因素也会增加。并且手术操作,肠道内容物的污染,腹腔冲洗,渗血等机械性或化学性刺激,以及水、电解质紊乱等均可导致脏器运动功能的麻痹。术后肠梗阻是任何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消化不良在胃癌术后患者中也常有发生,严重影响胃癌术后患者的康复与生活质量。中药抗粘汤由活血药和行气药组成,行气药具有促进胃排空,增强肠肌收缩率,促进胃肠蠕动和肠腔积气排出,活血药能够增加肠袢血流,改善腹腔脏器血液循环,促进腹腔的吸收,抗凝血,促进纤溶,抗菌抗炎,提高局部免疫功能。赵凤金指出参赭培气汤以治因胃气上逆而致呕吐屡见效验,对胃癌晚期一个明显的伴发症状呕吐的治疗较西药治疗要更理想,方中重用赭石以重镇降逆,半夏祛痰止吐,天冬利痰润燥,党参当归补气养血以扶正气,白术、芽、鸡内金健脾胃消积食软坚理气,三七、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纵观全方,以降逆止吐补气养血主,蒹以利痰润燥活血化瘀健脾消食,切中病机疗效显著。张明对50例应用健脾消滞汤治疗胃癌术后消化不良病人的观察发现,该方对于改善持续性或反复性上腹痛或不适、餐后饱胀、腹部胀气、暖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烧心、泛酸等症状有明显效果。

综上所述,中药能够防治一定程度上避免术后复发转移,其次,中药配合化疗达到增效减毒的作用以及中药对术后胃肠功能的调理和恢复都改善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因此,中药联合西医治疗术治疗胃癌可以在多方面增强综合治疗的疗效。

2中药治疗胃癌的展望

一方面,在中药辅助手术治疗胃癌的实践中,如何通过中药的合理配伍,使复方既能最大限度地清除胃癌术后残存的“最后的肿瘤细胞”,又能调动机体自身机能,进而有效地防止胃癌复发与转移,是胃癌术后治疗方法研究的着眼点,亦是未来中医药治疗胃癌研究的根本方向。

尽管胃癌在解剖水平上是发生于胃部的恶性肿瘤,但在大体上以及细胞病理学水平上均表现为恶性增殖、浸润和转移,但在细胞生物学水平上看,胃癌具有许多基因组型和蛋白组型,正是这种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差别,导致了胃癌生物学行为地差异,寻找胃癌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的差距其预期胃癌的生物学行为联系起来,可能获得更清晰地认识,甚至在此基础上形成胃癌的分子诊断和生物治疗。目前,对中药单味药有效抗癌成分以及抗胃癌中药具体作用机制的研究已经深入到细胞分子水平,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吴云等通过实验指出中药可通过对肿瘤细胞的直接杀伤作用、阻滞肿瘤细胞增殖周期、增强免疫活性、诱生细胞因子、影响凋亡信号的传导来诱导细胞凋亡;陈小义等已经研究出蟾蜍灵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的细胞毒作用;许多科研人员对许多中药如胃康宁抑制胃癌细胞生长的作用机制展开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但是,中药研究应用于临床尚需在不少地方进行改进,尤其是大样本盲目法随、对照病例研究缺乏,这些都制约了中药抗肿瘤研究的深入开展,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靶向杀伤肿瘤细胞的中药,被清晰透彻的发现和成熟的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郑民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现状[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3):161-163.

[2]丁卫星,龚建平,杨平,等.腹腔镜辅助胃癌切除术71例临床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8,8,(8):716-718.

[3]李国新,余江.腹腔镜胃癌手术的无瘤技术*[J].腹腔镜外科杂志,2010,15(3):164-165.

[4]曹雯.胃癌的辅助治疗[J].国际肿瘤学杂志,2009,36(4):297-300.

[5]谷雨,昊勉华.胃癌中医研究近况[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5):338-340.

[6]曹雯,赵爱光.中药治疗胃癌的用药规律[J].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7(1):1-8.

[7]周晓丽,宋政军,王旭艳.丹参酮ⅡA对人胃腺癌细胞SGC-7901增殖、凋亡的影响[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8(4):511-513.

[8]赵凤金,米建民.参赭培气汤治疗胃癌所致呕吐[J].临床误诊误治,2009,22(8):95-96.

[9]唐存祥.中医药防治胃癌术后复发的思考[J].河南中医,2008,28(1):11-12.

[10]陈小义.蟾蜍灵对人胃癌细胞系MGc-803的细胞毒作用

[J].中草药,2000,31(12):92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