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前急救猝死病例分析

/ 1

院前急救猝死病例分析

董秀明

董秀明(新疆煤矿总医院830006)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9-0194-02

【关键词】心源性猝死院前急救

WHO猝死定义:看来健康的人或是一个病情平稳、或正在好转的痫人在6小时内意想不到地发生非暴力性死亡。发病1小时之内的猝死绝人多数为心源性猝死。急诊科20071月-12月的院前急救病人1274人次,其中符合心源性猝死标准人数47人,占院前急救人数的4%。抢救成功2例,成功率4%,现回顾分析猝死痫例,寻找提高抢救猝死成功率的对策。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男性32例占68%,女性15例,占32%年龄:<39岁1例,40-49岁5例,50-59岁11例,60-69岁16例,<70岁14例

2.急救场所:家庭占38例占81%工地2例,占4%公共场所7例,占15%。

二诊断

1.猝死前的症状;头痛、头晕5例,突然意识不清35例,心前区不适11例,呼吸困难3例。

2.猝死的判断标准:呼吸心跳停止,大动脉搏动消失。

3.心电图:室颤4例,房室分离3例心室停博、缓慢室性白搏心律40例。

4.猝死患者既往病史分析:冠心病34例,其中合并高血压或合并糖尿病22例,高血压3例,肺心病1例,既往健康6例,死因不详3例,其中猝死前有饮酒史3例。

三治疗

到达现场后就地抢救,复苏措施依据《2005年国际CPR和心血管急救指南》进行,心搏骤停一经诊断,立即胸外按压,气管捅管并给予人工有效通气支持,室颤立即电击除颤,同时建立静脉通道,应用复苏药物。

四转归CPR成功标准

心跳恢复为窦性心律,有或无自主呼吸,瞳孔缩小,血压升高≥90/60mmhg,时间维持2h以上。抢救成功2例成功率4%。

五讨论

从上诉资料分析:(1)猝死患者中男性比女性发病率高,这与男性心血管发病率高于女性有关。(2)猝死场所在家庭的比率高。(3)到达现场时间4-7分钟比率最高,(4)猝死患者基础疾病中冠心病合计高血压或糖尿病比率高。(5)猝死多发生突然与意外,猝死前症状表现多无仃何先兆。(6)由于多在3分钟之后到达现场,心电图多表现心室停搏。二院外心源性猝死抢救成功率远低于院内猝死,通过院前急救病例分析总结如下:(1)缩短从发病到开始抢救时间,黄金3分钟内成功率为40%,每延长1分钟成功率减少10%,时间是抢救成功的关键。两例成功病例均为三分钟内开始抢救,应加强院前急救网络的建立运转及完善。(2)培养一只高效有序的急救队伍,有效的心肺复苏,持续不间断胸外心脏按压,及早除颤提高室颤转复,以提高猝死的抢救成功率。(3)加强高危患者的识别,做好健康教育宣传工作,有效预防心源性猝死发生。也包括对患者家属进行去除诱发因素预防猝死的知识宣传工作。(4)对大学院校及公共场所管理人员,进行心肺复苏的培训,配备除颤仪,掌握心肺复苏操作要领,正确使用除颤仪,在急救医生到来之前就开始心肺复苏,为抢救争取时间。(5)关注亚健康人群,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进行体检,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危重症监护治疗学》赵玉生心源性猝死58~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