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房价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2
/ 2

警惕高房价对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负面影响

王军

王军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3

一、高房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政治方面的负面影响

1、引起部分民众对党和政府的不信任。为了防止房价大涨大跌,政府在出手调整房价时,由于房地产政策不断变动,每次文件,说是要保持房价稳定,防止大起大落。但是实际上二十年来,房屋价格就是只涨不跌。或者是大涨微跌。全国各地房价是实际已经涨了数倍之多,事实上已经是大起了。像深圳商品房(含一手住宅、公寓以及商办)均价从2007年的14306元/平方米上涨至2018年7月的57013元/平方米,涨幅为299%。而一些地段稍微好一些的房价每平方米已经超过10万元。由于越调越涨,一些民众在网络上留言表示不再信任党和政府的调控政策。同时,由于房价高企,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所给普通民众带来的福利也被地方政府以暴涨的房价等形式收了回去,也让部分民众对政府产生怀疑,网络上有人甚至发出只有特朗普才能救中国的过激言论。

2、容易导致政府的懒政。由于通过卖地卖房取得收入环节少,来钱快,收入高,地方政府容易形成路径依赖,严重依靠卖地收入,对发展实体经济,实现结构转换动力不足。

3、导致地方政府间的攀比。由于通过卖地卖房收入来得快,而且房价涨得越高,地方政府获得的收入也越高,导致地方政府有直接间接推高房价的动力。一是在房价上攀比。看到了同为一线或者二线城市,地方政府觉得自己城市的房价比同等城市的房价低,觉得没有面子,与城市的地位形象不匹配。从而直接或者间接推高房价。二是市政建设上的攀比。由于卖地卖房获得收入快,收入高,地方政府大量投入城市市政建设,各个城市之间像地铁,广场,绿化等,片面追求高档、豪华,甚至是不惜成本反复的拆建,助长了各个城市之间的攀比之风。

4、激化群众矛盾。这主要表现在征地拆迁中。政府在征收土地时,要对土地上的房屋进行拆迁,利益各方的诉求无法达成一致,激化了政府和群众之间矛盾和普通群众之间的矛盾。一是房屋拆迁导致的政府和民众之间的冲突。由于利益补偿之间无法达成一致,往往导致政府和群众之间的冲突,有的甚至由个别事件上升到了群体性事件。二拆迁群众之间的冲突。由于在拆迁过程中利益分配不公平,导致父母、兄弟姐妹、邻里等之间的矛盾加剧,甚至导致激烈冲突。

(二)经济方面的负面影响

1、地方政府对房地产业的严重依赖。前面已经提到,由于发展房地产来钱快,收入高,而且省心。但是发展实业则需要政府部门在人力、物力上投入很多,对政府的运作也要求更高。从各方面对比,地方政府更喜欢发展房地产业。

2、频繁的行政调控易使民众形成短期效应。由于政府对房地产调控比较频繁,政策不够稳定,导致人们对经济发展的预期极度短视,信心下降。容易导致生产者和消费者产生短期行业,不利经济的长期发展。

3、导致居民消费支出下降。中国普通家庭的大部分收入都用在购买房产上。买房除了动用存款之外,还大量负债,包括动用大家庭的六个钱包外,向亲戚朋友借款,最后是向银行贷款。一人买房,数人受影响。由于收入都用在购买房屋上,用于其他消费支出则相应减少,导致居民消费水平下降。从最新的统计数据就可以看出来,2018年5月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5%,显著低于前值(9.4%)和预期(9.6%),创2003年以来的新低。

4、房地产泡沫风险。有学者初步测算,至2017年末,中国的房地产(住宅)总市值大约在30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2017年中国的GDP为827122亿元。目前全球房地产市值与GDP比值的正常水平在260%左右,中国却达到了360%左右。按照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收入房价比,目前全国已经达到14倍,而且中国家庭杠杆率上升也很快,据中国人民大学的相关研究,截至2017年末,中国家庭部门的杠杆率高达110.9%,已经超过美国家庭部门的108.1%杠杆率水平。根据上海财经大学课题组相关研究,最早在2020年,中国居民房贷余额与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将达到美国金融危机前的峰值。房地产泡沫严重,成为威胁中国经济发展的一头“灰犀牛”。

5、形成对实业的挤出效应。房地产对实业投资的挤出效应分两个方面。一是实业投资下降。由于房价连续暴涨,投资房地产比投资实业的回报率高,吸引了不少企业包括大量上市公司纷纷投资房地产。或者当房地产开发商,或者是投资买房。二是城市企业的撤离。由于房价不断升高,企业成本也随之升高,即使企业的办公用地成本低,但是大量企业从业人员的住房等生活成本等很高,从而提高了人工成本,进而又推高了企业生产成本,导致企业大量撤离。

(三)社会方面的负面影响

1、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由于高房价,人们整天为房价的涨跌发愁,没有买的怕涨,买了的怕跌。没有买的,则一门心思想到挣钱,以早点凑足首付。买了的,则不敢失业,不敢换工作,更不敢随便晃荡青春。由于高房价,普通民众不敢结婚,不敢生孩子,不敢消费,由于高房价,“六个钱包”凑首付,导致数家人都陷入到了窘境之中。高昂的房价,严重降低了人们的幸福感。

2、抑制了社会的创造力。由于房价高企,没有买房的,则是一门心思想赚钱买房,已经购买了房子的,则想尽快赚钱好还清背负的债务。至于理想、抱负则是想都不敢想了。由于房价高,投资回报率高,企业、个人都来投资房地产业。或买房投资或购买地皮建房出卖。至于发展实业等,则少有人考虑。致使社会失去创造力。

3、导致结婚人数持续降低。据民政部最近公布的一组数据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全国的结婚人数301.7万对,同比下降5.7%,这已经是从2013年以来连续第六年下降。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出生率下降的原因,有社会发展个人选择的原因,但是高昂房价,对一部分人来说是却是主要原因。因为收入低,房价高,买不起房,结婚就成了大问题,因为丈母娘不同意,或者社会不认可,或者是女友不同意。

4、导致了出生率持续降低。由于房价高企,买不了房,结不了婚,当然更生不了孩子。因为我国当前对非婚生子女还是不认可的。由于高昂的房价,即使已经结婚成家的,普通民众买一套房已经压力山大,想到今后还要给孩子买房的压力,导致有的一胎也不生。

二、切实采取措施,消除高房价带来的负面影响

(一)积极调控房价,使房价增长与居民收入增长相匹配

要切实采取措施,积极调控房价。一是要多用经济措施,可以考虑对存量房地产征收房地产税,对交易环节的利差可以考虑征收资本利得税,根据交易之后增值收入多少来实行累进征收,保证收入的公平。二是多用长效措施,少用运动式的调整。通过建立长效机制,要保证政策的连续性,让普通民众、投资者有一个确定的预期。

(二)多管齐下,解决民众的住房问题

多渠道加大对住房的供给,一是大力发展商品房,让有支付能力,有改善需求、有投资需要的人进入商品房市场,放开供应,在完善的资本利得税和房地产税约束下,大力发展商品房,并为商品房的上市交易提供便利。二是加大保障房、租赁房、共有产权房的供应,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要。

(三)加大实业的特别高新技术产业扶持力度,严防支持实业的资金流入房地产业

一是从金融、财政、税收、法律等方面加大对实业的扶持,从制度上保证实业投资的资金需求。二是要去除对地方政府债务的隐性担保,消除地方政府对房地产的严重依赖,切实实现发展动能的转换,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严防支持实业的资金流入房地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