庭院景观设计初探

/ 2

庭院景观设计初探

张盼盼

大连工业大学辽宁省大连市116034

一.小庭院的由来

庭院空间与其他建筑空间形态一样,是人与自然互动的结果,陕西临潼姜寨发现的仰韶文化村落遗址,距今六千多年,居住区的住房都围绕中间的空地布置,周边有壕沟围绕,这种出于防卫或其他目的的围合形式可视为“围合”而成庭院的雏形,但“围合”并不能使人类呼吸新鲜空气、接受阳光的抚慰、领略自然美,甚至聊天、散步、娱乐等日常休闲活动都受到限制。

不过,人类很容易发现,当把空间的最后一个立面打开时,一个融合休憩、交往、采光、通风、换气、乘凉等功能于一体的特定的空间出现了。原始社会的穴居向地面过渡时,我们从半坡遗址的复原图(图1-2)已经看到了在遮蔽穴口时,顶部留孔洞作为排烟和采光用,孔洞慢慢发展为天窗,又渐渐演变为庭院,这就是在垂直向度上打开的有力佐证。

有了居中的空间,人们可以离开狭小的房间,享受宁静的自然,尤其是我们的古人不满足于被动接受,在围合的庭院中,用精致的石头、植物和水等元素按自己的理想尽情的雕饰自然。由此可见,“围合”创造了空间,而自然的引入,形成独特的庭院景观。(图1-3)

二.庭院概念

庭院,是指建筑物(包括亭、台、楼、榭)前后左右或被建筑物包围的、顶部开敞的绿色空间。即一个建筑的所有附属场地、植被等。

三.庭院类型

庭院从布局上说分为三大类: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从文化特征上分为:中式、日式、欧式、东南亚式、伊斯兰式、地中海式、美式等。从地域划分上可以分为:农家庭院、城市独院式庭院。

中式庭院的风格基本上趋于自然的风格,经常借景于周围的田园或山地,但是其户外空间也被分割成一系列的内院或园中园,让人不能一览无遗。其道路、院墙、栅栏都是弯弯曲曲的,从而给人一种变化无穷的印象。中式庭院的色彩虽然以自然为主,但是有时也会选择大胆的色彩搭配,红色是最重要的颜色,为了加强效果,有时也使用柔和的蓝色和绿色。中式庭院的植物数量和种类都比较有限,即便是常用的植物都具有特定的含义。

日式庭院所吸收的大多是禅宗充满沉思冥想的枯山水设计思想,其基本思想是象征自然,日本人很重视水的静谧效果。日式庭院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它奇妙的色彩,房屋的里里外外都泛着灰色,巧妙地把深浅不一的绿色和自然的褐色、灰色和赤土色一一结合起来,花草通常被一丛丛地种在房屋的附近,而不是作为整体风景的一部分,也不会用来为总体设计添加色彩。

欧式庭院基本上可以说是规则式的古典庭院,它非常庄严雄伟,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力。法国人和意大利人设计的这种庭院文明于世,通常最终建成的庭院面积都很大,修剪整齐的灌木和纪念喷泉也是这类庭院的主要元素。庭院都采用了意大利人所钟爱的几何设计风格和常见的漂亮的装饰性台地园。

四.庭院案例研究--以南北微型庭院设计为例

1.项目概况

该项目位于上海市,占地面积为38.32㎡,共分为北院和南院两部分,北院内排水沟占据重要位置,影响美观,而且北院狭小,缺少光照,无法栽植阳性植物,北侧围墙铁艺结构遮蔽性差,虽有院外绿化遮挡,但考虑到院外道路为小区内来往主道,因此私密性有待加强。南院的窗下的硬化地面可能存在安全隐患,采光一般。

2.客户要求

面对这般状况,客户也是举足无措,因此没有指定花园的设计风格,只提出了几个基本需求:

1.想要栽种一棵三角梅。

2.希望多一些新奇的植物品种,尽可能避免工程绿化苗。

3.满足孩子的种植娱乐需求。

4.现有硬装部分不做修改。

5.北院保持整洁。

6.增强私密性。

3.设计对策

微型庭院难以把握的要素,在于土壤面积与墙地面的平衡关系。在小空间内栽种过满,很容易显得拥挤;但若硬质部分太多,又会失去花园的自然气息。在硬景与绿植的平衡中,尽可能增加硬化地面的面积,增加了空间使用的灵活性,植物养护也能轻松许多,不至于经常面对雨天泥泞和遍地杂草。

为确保日后维修,院内原有排水沟不作改动。裸露的排水沟分别位于南北庭院的正中央,严重影响美观,因此用不锈钢纱网和层层大小不同的卵石将其覆盖,确保透水的同时起到落叶垃圾过滤作用。作为连接瓷砖平台与砖石地面的桥梁,两个固定式防腐木花箱不仅仅是地面空间的引导过度,也是南院左右两区域的分割框架。

北院靠窗一侧原本是硬化排水沟,无法栽种植物来软化墙角线条。北窗具有向外开启误撞他人的隐患,因此在墙角线一侧布置大小不同的石块组成小景,避免行人站到外开窗的误伤区域内。靠近公寓进出主门的围墙一侧,院内环境在行人出入公寓主门的通道上一览无余。用盆栽金镶玉竹作为遮挡,与院外竹林相呼应,却又明显区分开。

根据客户需求,方案中定制了移动种植箱,大小比例对应地面铺砖,使风格统一;高度则分为两种,强调垂直空间的层次感。带有脚轮的移动种植箱可被推移到院内各个角落,开拓空间的潜力。利用卧室窗台下间隙打造的储物空间,便于存放园艺资材和户外用品。储物门选择对开门而非移门,结构简单,便于维护。得益于可移动式花箱,所有储物门都能通过花箱位置的调整而任意开合。

参照已有地面瓷砖的样式选择砖型和颜色,最终选用西班牙砂岩,具有现代感的浅灰色,与复古的风化纹理,与花园气质刚好吻合。通过大小砖块的组合变化来暗示两个不同空间,皆由大砖组成的区域成为宽敞正式的户外功能区,通过瓷砖-地砖的衔接过度,使室外会客空间得以延伸。花园氛围随着大小砖的组合拼块而变得灵动,来到紧邻卧室的位置,移动花箱、户外收纳、昆虫屋、变化多端的植物,配合错落有致的地面边界营造出随性有趣的私密空间。

由于院外早已被大树环绕,因此不在院内栽植大型乔木,以院外大树借景,利用小灌木、宿根花草与墙面的组合作陪衬,使由内向外的视野成为完整统一的定格画面。变化与统一,是保持园景整洁却出彩的法则之一。在此案例中,通过减少植物的叶色与院外形成统一,增加植物的叶型对比来体现区别。有植物参与的庭院设计,与建筑或室内设计皆不相同。而私庭与小型商业空间的植物设计也不像规模庞大的工程绿化,越微小的空间,细节越是被放大。施工过程中挖出的大量建筑垃圾,原地平积水,土壤粘重等问题,都需要严谨对待,逐一化解。

五.总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有很大转变,人们对生活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设计风格不断涌现,设计师更加重视庭院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方法的研究,总体来看,庭院景观设计的水平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挺等.“庭园”与“庭院”概念的演进[J].价值工程,2010(11):97.

[2]余树勋.花园设计[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

[3]李海霞.别墅庭院景观设计[D].合肥:安徽工业大学,2004.

[4]刘蔓.2002.景观艺术设计[M].重庆:两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5]李国新,杨絮飞.2008.论中国古典园林艺术中的听觉美[J].浙江林学院学报.25(1):100-103.

[6]韩蕾.2007.自然野趣小庭院有大景观[J].建材与装修情报.

[7]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6.

[8]李文敏,园林植物与应用[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9]计成,陈植.园治注释[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

[10]周维权.中国园林史[J].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0.

[11]朱均珍.园林理水艺术,中国林业出版社,1998.11.

[12]金学智.2000.中国园林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3]任军.传统庭院意象特征与意境创构[M].华中建筑,1999,4.

[14]张志全等编著.园林构成要素解析:水体[J].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

[15]赵世伟,张佐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与营造[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