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毒药物集中配置的职业危害和防护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6-16
/ 2

细胞毒药物集中配置的职业危害和防护措施

王萍霞陈凤莲陈秀英

王萍霞陈凤莲陈秀英(福建省肿瘤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350014)

【摘要】长期大量配置细胞毒药物的工作人员可通过皮肤直接接触,呼吸道吸入或经口吞服低剂量药物,可导致染色体畸变、骨髓抑制、致癌、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在的危险。通过细胞毒物对护士的存在的职业危害及危害的途径、防护措施进行防护探讨,认为应以预防为主,做好配置过程中每个环节的防护,将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关键词】细胞毒药物集中配置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R1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06-0030-02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指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的操作环境下,经过职业药师审核的处方由受过培训的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普通药物、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药物和抗生素等静脉用药物的配置,为临床提供药物治疗和合理用药服务[1]。我院2008年开设了PIVAS,减轻了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减少化疗药物泄露对环境产生的污染,降低对临床医护人员的职业伤害,增加病人的用药安全,然而大量的化疗药物集中配置,对PIVAS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仍然存在,如何预防控制细胞毒性药物的危害,提高防护意识和技术,做好职业防护是药物配置工作中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细胞毒药物对PIVAS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及危害途径

在PIVAS工作人员职业伤害中,细胞毒药物首当其冲。在配置细胞毒药物过程中可出现肉眼看不见的逸出物体,形成含有毒性微粒的气雾污染环境,操作者可通过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和经口吞食3种途径而受到低剂量药物影响,具有致癌、致畸和脏器损害的潜在危险[2],产生的危险程度与接触时间的长短、药物的类型以及剂量的大小有关。主要危害途径有配置药物过程中打开安瓿时药粉、药液、玻璃碎片飞溅;药物溶解前未减压排气药液喷出;拔针时药液溢出;被针头意外刺伤、容器渗漏或破裂、药物溢出到生物安全柜内或其他配置环境中;接触药液的手套污染治疗台、推车、椅子等;处理废弃物如药品空安瓿、注射器、纱布、手套等未按照严格封闭处理;不正确清除溅出或溢出药物;操作者不遵守生物安全柜操作规程,使生物安全柜内不能维持相对负压使有毒药物气雾污染配置环境等。

二、防护措施

(一)、细胞毒药物配置环境要求我院是肿瘤专科医院,细胞毒药物大量应用,院领导为了降低细胞毒药物对全院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特成立了PIVAS。我院PIVAS分为普通药物配置间、全静脉营养液配置间及细胞毒药物配置间三部分,所有的细胞毒药物都必须在细胞毒药物配置间集中配制。我院PIVAS目前负责全院20个病区的大输液配置,日均配置4000袋左右大输液,其中8%-10%是毒药物。PIVAS工作人员每天需接触大量的细胞毒药物,细胞毒药物配置室的空气洁净达万级标准,维持5-10Pa的正压,排风设备能安全排净有害气体,使用垂直层流生物安全柜,柜内空气洁净达百级标准,柜内压力70—160Pa,生物安全柜的玻璃防护屏离台面高不超过18cm,柜内强排风形成相对负压环境,防止毒性气溶液散出安全柜而污染配置室内环境,配置室还配备加盖温控药物震荡器,避免药物震荡过程中跌落破裂污染环境。所有设备定期检测以保证可以正常使用。

(二)、建立健全各项防护制度建立安全规范操作程序,操作人员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入室前进行规范化培训,包括掌握PIVAS的工作流程,熟练掌握各种药物的配置,掌握各种仪器设备的使用,掌握细胞毒药物泄露的应急预案等,提高自我防护意识,降低职业暴露危险。

(三)、个人防护操作人员进入细胞毒药物配置间前应脱去手表和其他饰品,戴双层一次性口罩、N95口罩,一次性防护帽,穿由非透过性、无絮状物、防静电材料制成的防护服、无菌的连体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双层手套(内戴PE手套,外戴灭菌乳胶手套),手套须盖住连体工作服的袖口。每批次配药结束后、手套破裂或被药物污染应及时更换手套,操作结束后及时洗手。

(四)、严格执行细胞毒药物安全配置垂直层流生物安全柜应确保能够正常运转,至少在开机紫外线消毒后半小时后方可进行细胞毒药物配置,有条件的单位应保证生物安全柜24小时全天候运转[3]。准备好配制时所需要的物品如无菌纱布、消毒液等,在安全柜台面放置专门的垃圾袋用于收集配置完后的空安瓿及其他被污染过的物品。尽量避免频繁人员走动以减少对柜内气流的影响,减少有毒气溶液泄露污染环境。所有的细胞毒药物均应在生物安全柜内配置,保持在离工作台外沿20cm,内沿8~10cm区域内进行操作。配置前用75%酒精纱布擦拭安全柜台面及四壁,由上到下,由内到外,检查台面有无玻璃碎片,大输液有无破损。割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液降至瓶底,用无菌的纱布包绕后掰开,可避免药液、玻璃碎片四处飞溅,并防止划破手套和手;选择大小合适的灭菌注射器,固定针头和针筒,防止加药时针头脱落药液外漏;抽吸化疗药物前,确保针尖斜面朝下,注射器刻度朝向操作者,针筒中的液体不能超过针筒长度的3/4,防止针栓从针筒中滑落;粉剂安瓿溶解药物时,应将溶媒沿安瓿瓶壁缓慢注入瓶底,等药粉浸透后再晃动,防止粉末逸出;瓶装药液稀释后立即抽出瓶内气体,以防瓶内压力过高药液从针眼溢出;从药瓶中吸取药液后拔出针头时应用无菌纱布堵塞住瓶塞穿刺针孔,防止药液外溢。操作完毕后立即拉下玻璃防护屏,至少等30分钟,待药物气溶胶和气雾吸除干净,才能清洁安全柜,使用无菌的一次性纱布清洁,用后集中封闭处理。使用生物安全柜后应继续运转lh左右,最好24h运转。

(五)、正确处理药物泄露在药物的配置过程中,所有的物品应轻拿、轻放,尽量避免溅洒或溢出。垂直层流生物安全柜内有小量药液溢出则用干纱布吸拭,粉剂用湿纱布除去,玻璃碎屑丢人防刺容器中,如果溢出物污染了生物安全柜的高效过滤器,应封住整个安全柜,直到更换,安全柜内台面、四壁包括回风槽和台面下面都必须彻底清洗。如皮肤接触到化疗药物或被针头刺伤,立即脱去被污染的手套,挤出伤口的血液,用清水冲洗,然后用肥皂清洁被污染处。当安全柜外发生泄漏或被污染,如是小量污染(体积≤5mL),操作者迅速穿好防护服,戴PE手套和无菌乳胶手套,戴双层口罩、眼罩或防护镜,如可能产生气雾则戴上面罩,液体用干纱布块吸于并擦去,固体则用湿纱布块擦拭,顺序由周围向中心;如有玻璃碎片,用小镊子夹起放人防刺的容器中,擦净后用清洁剂反复清洗3遍,再用清水清洗;非一次性物品(器械)被污染后用清洁剂清洗2遍,再用清水清洗三遍,清洗范围从小到大。如是大量溢出(体积5mL),应隔离溢出地点,并用明确的标识提醒,待采取防护措施的专业人员处理完毕后才能撤销隔离。如皮肤接触到化疗药物或被针头刺伤,立即脱去被污染的手套和衣物,挤出伤口的血液,用清水冲洗,局部皮肤用肥皂水和清水洗3~4次;如粘膜被污染应用生理盐水反复清洗至感觉正常。衣服单独清洗,其他废弃物置于密封专用袋中送至指定处集中处理。

(六)、废弃物的处理吸完细胞毒药液的空安瓿不宜久置于空气中,以防蒸发污染室内空气,必须在安全柜内用密封的塑料袋封好,连同用过的注射器、针头、手套及其他物品弃于带盖防漏的专用桶里,每天配制完毕后由专人统一及时按医疗垃圾处理。专用盛器应标有化疗药品废弃物醒目标志,特别提醒操作人员注意避免外泄污染环境。

三、加强保健

PIVAS工作人员平时要增加营养摄入、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孕妇应避免与细胞毒药物直接接触,操作人员应身体健康,如患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等疾病者不宜配置细胞毒药物。对配置细胞毒性药物的操作人员给予适当照顾,缩短工作时间,合理安排休假,定期轮岗,尽量避免超负荷工作。定期健康体检,每隔3个月检查肝肾功能,血常规,以了解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早期治疗。

四、小结

细胞毒药物集中配置减少了药物泄露对环境的污染,降低了对临床医护人员的职业危害,提高了病人用药的安全性,但是对于长期、大量接触细胞毒药物的PIVAS工作人员特别是配置细胞毒药物的工作人员仍然存在一定的职业危害,PIVAS工作人员应提高警惕,加强自我防护意识,严格执行细胞毒药物安全配置规程,做好职业防护,将细胞毒药物的职业危害降低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杨婉花,蔡卫民,徐斌.等.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初探(J)中国药房.2005.16(9):666

[2]刘琴,于淑燕,徐建梅.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对接触抗肿瘤药物护士健康的影响及自我防护(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6):83-84.

[3]朱雅辉,龙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置化疗药物的标准化操作(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5):938-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