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自动化线路负荷优化配置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0-20
/ 2

配网自动化线路负荷优化配置探析

徐涛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石嘴山供电公司宁夏石嘴山75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电网运行方式的不断复杂化,用户对供电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电网建设和改造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大,电网的供电条件、水平和网架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和提升。尤其是配网自动化系统建设实施,有效地提高了配电网供电的质量和供电的可靠性,使配网的运行更加安全、稳定和优质,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到了“双提升”。本文对配网自动化线路负荷的优化配置进行了分析,以期对该领域同行有所参考借鉴。

关键词:配网自动化;线路负荷;优化配置

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电力资源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企业及用户的用电需求日益高涨,对配网供电的质量、安全及电力行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配网运行方式与现代日益增加的用电需求已不相适应,加快配网自动化建设和对配网自动化线路负荷进一步优化配置,对线路负荷进行合理而迅速的分配,使配网运行能够更加地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是电力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配网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障。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供电体系进一步完善。但是随着“十三五”我国经济的跨越发展,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大大增加,电力需求更加高涨,现有的电力网络供电系统已很难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的要求,供电的经济型、可靠性、稳定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对供电企业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化处理系统应运而生并在电力行业中广泛的应用和发展起来。从最初的生产自动化到供电网络自动化再到电力行业全面实现自动化,期间经历了艰辛的发展历程。配电网自动化是一种集成化的自动化系统,涉及到的专业领域复杂,需要统筹协调信息技术、通信网络、计算机设备等,在线运行状态下,配网自动化技术通过完整的自动化系统和科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来实现对配电网络系统的有效监管,能够实时监控、协调、管理配电网各环节设备和整个配电网的优化运行,最大限度保证电网运行的可靠性、经济性、安全性,提高供电质量,降低运营成本,有效减轻电力人员的工作强度。通过自动化技术对不同区域的用电需求进行数据收集和分配,对配电网的线路负荷进行控制,从而实现自动化控制电力资源的有效合理使用,实现了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和安全用电,在提升企业员工工作效率的同时,有效避免了资源的过度浪费,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电力自动化系统逐渐向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对供电网络线路负荷的监控和优化配置应用的也越来越广泛。

二、配网自动化线路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配网自动化线路建设主要采用“手拉手”的接线方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两部分放射状接线用重合断路器和计时型分段器配合,改成双电源供电方式。原先两部分连接着联络开关,正常工作时开关打开,减少了短路形成的电流;当任意一部分发生故障,重合断路器和分段器配合工作,可以实现故障的自动隔离定位和非故障段进行负荷转移,从而起到利用重合器设备来实现分散故障、降低影响的作用,确保供电正常。这种接线方式形成的配网自动化线路,当出现用电故障时,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能够及时地将故障区域与整个系统隔离开来,不至于使整个系统全部受到影响,缩小了停电区域,减小了故障检修的时间,提高了供电的可靠性,保证了对供电用户的需求。也就是说,经过配网自动化线路的设置,虽然有效避免了检修带来的多区域停电的弊端,但是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配网自动化线路在运行中的长期线路损耗。配网自动化线路实行多个分段,在设计线路中可以合理调整或配置一些用户的用电负荷,也可以有效的降低线损。所以,在配网自动化的规划设计时或者在改造线路时,进一步优化不同需要的用户的用电负荷在配网自动化线路各段间的配置,找到负荷的最合理的配置方式,把长期线损和短时停电的损失尽可能降到最低。另外,通过配网自动化技术和现代的通信技术的结合使用,计算机可以对故障区域做出准确的判断定位,根据监测数据和设置分析发生故障的原因,为加快检修提供了参考。

三、制定配网计划要立足实际

随着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目前我国的配电网基本上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电力能源的自动化配置和应用进一步完善,配电网自动化水平得到了根本提升。但是,由于配电网系统的、本身的复杂性,在运行中很有可能出现影响电网正常工作的问题,所以在电网的配网系统规划建设阶段,要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和相关的资料数据,清楚配网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及时对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分析和解决。正常状态下,也要加强对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跟踪监测和数据研究分析,了解其在配网自动化线路负荷优化配置中表现出来的作用和影响。除此之外,还要在相同情况下对负荷系统性价比进行测算,结合实际使用的情况,选择经济、合理、高效的配网自动化系统。一是要坚持规划引领,要有前瞻意识,科学制定远景的目标网架计划,推进输配电网、城乡电网、一次网架设备的协调发展。二是要做好电力设施布局规划,要将电力设施布局规划和地方总体规划、城乡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统筹、综合考虑,使配电网与城乡其它设施规划同步设计和建设,保护变电站、地下管线等电力资源,促进电网规划高效实施。三是要加大电网的核查力度,对配网现状、运行方式等要加强分析,为后期电网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四、要明确配网一次网架建设

只有明确配网的一次网架建设,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配网自动化线路负荷的优化配置。配电网一次网架建设要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科学合理构建网架。首先要使配电网的系统建设更加科学和合理,必须进一步创新观念,解放思想,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瓶颈制约,善于引进先进的理念和技术,使配电网系统更为先进。其次,配网自动化系统进行建设时,要结合相应的数据和发展前景趋势,要有前瞻意识和战略眼光,对一些受环境影响的因素、问题要及时考虑,要对网架建设进行可行性分析,做好基础性工作。另外,网架构建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城乡用电需求,尽量做到节约、高效。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城乡用电量的实际情况,选择最合理的供电方式和配电模式。一般城市居民居住区域集中,电力需求旺盛,线路负荷较大大,可采用网格状供电模式。乡村居住较为分散,可采用“手拉手”供电模式。二是科学合理设置配网线路。对电网线路进行设置时,要坚持简单易行、维护方便,安全可靠的标准,充分考虑线路的一些潜在的环境影响因素和一些基本设备的配置模式,进行合理的设置。三是要科学合理规划设置变电站。布置变电站时,要本着供电距离最短、建设成本最低、供电安全可靠的原则,恰当合理选择设置地点,为线路负荷的优化配置奠定基础。在配网自动化线路负荷的优化配置过程中,严格检测和监督设备的质量,防止因质量原因引起运行故障。

五、结语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广泛应用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和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对于线路负荷进行优化配置,使有限的电力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极大地提高了电力行业的运行效率,节约了运行成本。但是,具体应用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恰当的应用。一要要正确使用实时监控系统,这是配网系统功能正常运行的前提。二要分段设置断流开关,出现线路故障时,能对故障线路进行隔断,并利用非故障线路转移供电。三要建立远程监控系统,对配电网络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故障原因和部位并及时处置。四要实现系统对线路负荷的自动均衡,避免因负荷过大而引起烫烧线路。

参考文献

[1]段皓骞.配网自动化线路负荷优化配置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3,09:114+116.

[2]吴发文,高艺聪.城市配网线路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应用[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3,10:26-29.

[3]吴敏红.探析城市配网线路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J].企业技术开发,2015,35:44+46.

[4]王妮.基于配网自动化系统的线路故障快速定位法[J].山东工业技术,2016,03:151.

[5]何丽柔,马轶东.配网自动化线路中互联点的合理设置[J].大众用电,2016,05:26-27.

[6]徐军,章国富.浅谈配电线路合环在配网自动化中的运用[J].东方企业文化,2014,19:274.

作者简介:徐涛(1982-),男,江苏省徐州市人,毕业于河海大学,自动化专业,研究方向为调度主网,配网自动化的运维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