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装配式建筑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4
/ 2

变电站装配式建筑应用分析

张永刚

晋城市华港电力科技有限公司山西省晋城市048000

摘要: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形式,其主要是通过标准化设计、工程加工以及装配建设的方式,促进建筑工程整体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提高。而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则为变电站建设方式的创新指明了方向。文章主要是就变电站装配式建筑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变电站;装配式建筑;建筑工程

1、变电站应用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1.1有效减少施工时间

变电站建设进度越快就能越早的投入运行,传统的建筑施工方式不仅施工工期长,而且施工工期很容易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影响。如果采用装配式建筑的话,施工企业只需要按照变电站建筑的要求,在工厂完成预制构件的生产,然后在施工现场组装即可,这种施工方式的应用对于变电站施工工期的缩短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同等规模的变电站工程,使用装配式建筑比传统的施工方式工期能够缩短20%-40%左右。

1.2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由于装配式建筑使用的预制构件都是在工厂中集中生产的,这种生产方式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不仅降低了材料周转造成的消耗,同时在预制构件生产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就可以按照要求完成管线的预埋安装施工,减少了施工工序造成的施工材料的损耗。另外,装配式建筑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较而言,施工过程产生的噪音、粉尘等也相对较低,降低了建筑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

1.3有效减少建筑成本

目前,装配式建筑在我国尚未进入大规模推广应用的阶段,造成了建筑工程因为前期成本无法有效摊薄,而影响了建筑工程的造价。但是,由于变电站大多建设在地势恶劣的地方,再加上变电站建设施工过程中,不仅施工材料运输费用较高,而且还需要使用到各种大型的机械设备。随着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不仅减少了变电站建设过程中大型机械设备使用的频率,减少了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节省了机械设备与人工的成本,同时变电站建设施工的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装配式结构体系和材料的选择

2.1装配式结构体系

(1)装配式混凝土柱+钢屋架结构。在装配式结构中,一般采用的结构柱为预制混凝土柱,梁采用的是桁架梁或者钢梁,该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对节点处理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由于施工人员在节点处理过程中,采取的湿作业施工方式对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因此也就决定了节点处理环节的施工技术难度相对较大。此外,由于工艺等相关因素,传统建筑施工标准化相对而言较低,例如,施工人员如果采用叠合梁板结构施工,那么混凝土现浇的工作量就会大幅度增加。如果施工人员采用的是焊接施工方式的话,那么必须在梁柱结构件施工阶段,做好预埋件的预留工作,这些传统建筑施工方式中存在的弊端,为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建设中的应用提供了契机。(2)轻型门式钢架。该形式的钢架一般有斜梁、檩条、侧向支撑、钢架柱等结构组合而成,这一结构形式受力较为简单且传力路径明确,因此在户外变电站中应用较为广泛,一般在单层建筑中施工应用。(3)钢框架。钢框架结构体系主要有钢框架+压型组合楼盖结构体系以及空腹梁支撑钢框架体系,在进行钢架结构工程施工中,针对框架柱与桁架梁,可以运用柱套对其进行有效的连接,而斜撑、柱、梁等则可以使用螺栓将其有效的连接在一起,确保后续结构分层施工的有序进行。(4)冷弯薄壁型体系。冷弯薄壁型结构体系主要是由墙体结构、楼面、屋面等几部分组成,施工企业必须在常温环境下使用镀锌薄壁型钢,完成各个结构件的施工。此结构有着诸多优势,例如自重小、保温好、抗震性能优良、跨度大等,因此在变电站建筑中应用较为广泛。

2.2围护系统

GRC复合板作为一种复合墙体结构,具有安装便捷、保温性能优良的特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变电站建筑工程施工中。而ALC板虽然保温隔热性能优良,但是,由于这种结构材料表面的硬度与结构刚度较差,所以主要应用于建筑内墙的装饰施工中。FC复合板虽然自身重量较小且保温隔热性能也非常的突出,但是,由于在变电站建筑工程施工的工程量较大,所以使用这种材料的施工效率较低,因此无法满足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的要求。ECP板虽然具有质量优良,强大大等特点,但是,如果施工现场工程量较大的话,不仅施工效率低,而且还会出现板材色彩较大的问题。压型钢板夹芯板作为一种便面光洁度高、重量轻且抗震性能良好的施工材料,虽然被广泛的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中,但是由于这种类型的板材结构自身防火性与防腐蚀性潜能较差。所以,如果在工程施工中应用这种板材结构的话,施工企业必须严格的按照要求做好维修与养护的工作。

3、装配式变电站安装技术分析

3.1结构分析安装技术

结构分析安装技术作为目前我国装配式变电站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常用的施工技术之一。为了确保结构安装施工的顺利完成,施工企业必须严格的按照要求做好结构分析与结构设计的相关工作。施工企业在实际应用这一技术时,必须设计完善且科学合理的建筑设计方案,然后根据设计要求制作预制构件,同时妥善的处理各个结构件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避免因为结构件制作环节出现问题,影响安装施工的质量。

3.2构件整体安装技术

装配式变电站建筑工程施工中运用的构件安装技术,也是目前我国装配式变电站工程建设中最常用的施工技术之一,这一技术与结构分析安装施工技术相比较来说,两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首先,结构分析安装技术,是以结构基础为依据进行预制构件的生产加工,确保后期结构安装满足工程设计的要求。其次,施工企业在应用构件整体安装技术时,所有构件的生产只需要按照通用部件的要求生产即可,在各个部件生产完成后,即可在变电站施工现场开展安装与后期的整体测试工作,才能及时的发现并更换不符合要求的部件。虽然这一施工技术具有施工环节较少的特点,但是,由于这一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结构设计与分析等方面的缺陷,所以,施工企业必须严格的按照要求加强构件生产环节的管理力度,才能确保变电站工程建设施工的顺利进行。

3.3阶段安装技术

阶段安装施工技术也是装配式变电站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技术,这一施工技术与其他装配式变电站施工技术相比较来说,其特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1)这一施工技术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施工企业在变电站安装施工时,必须采取分阶段安装的方式施工,所以施工企业在变电站安装施工开始前,必须科学的进行工程施工阶段的划分,然后再进行分阶段的安装施工。(2)由于阶段安装施工的针对性较强,所以运用这一施工方法,确保了变电站安装施工的质量。施工企业在运用阶段性安装施工技术时,必须在第一阶段的安装施工完成后,即将进入下一个安装施工阶段前,及时的进行上一阶段安装施工质量的测试和调整,通过强化安装施工针对性的方式,确保变电站安装的安全顺利进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由于变电站工程具有单体工程量较小,且建设地点偏远等特点,所以施工企业在变电站工程建设过程中,推广和应用装配式施工技术,不仅实现了工厂化处理变电站工程各个构件的目的,同时通过现场安装的方式,促进了工程施工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为后期的维修与管理工作提供了便利。

参考文献

[1]盛立军.浅谈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在变电站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1:140+55.

[2]保绍昆.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资讯,2018,1612:36-37.

[3]曾锐绍.装配式建筑在变电站中的应用及研究[J].南方能源建设,2018,2S1:239-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