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础护理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础护理探讨

马芙蓉屈泽

(煤炭总医院;北京100028)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基础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给予常规护理+基础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在给予基础护理的试验组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26.5%,试验组中心率失常的发生率为11.8%,对照组为32.4%;试验组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31、4.19、4.69,P=0.02、0.04、0.03)。结论基础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应该加强基础护理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老年心肌梗死;基础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冠状动脉供血异常引起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或血供突然中断,从而使心肌出现严重的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心脏正常供血功能的异常,从而出现心肌梗死,临床上常以持久性的胸后骨疼痛、心律失常症状为主,严重者可出现休克、脑猝死等;老年人受年龄影响,身体各项机能出现异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好发人群,相关研究表明采取有效地基础护理措施,可以降低老年人心肌梗死的患病风险,进而降低其死亡率[1]。本研究拟对老年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基础护理,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笔者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选择来我市某院心内科住院的老年心肌梗死患者68例,上述患者在入院时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诊断标准,临床实验室检查证实为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在64岁-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6.8±2.3)岁,其中男性35例,女性33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年龄、文化程度、民族等方面均无差异。

1.2研究方法

利用随机数表法将上述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34例,对照组34例,其中试验组在进行常规护理前给予基础护理,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护理两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率失常的发生情况。

1.3基础护理措施

基础护理项目主要包括定期巡视病房、合理的健康教育、翻身、与患者沟通交流、为患者打饭送饭到床边、口腔护理、扶助如厕、肢体功能锻炼、会阴冲洗、修剪指甲、床上擦浴、洗头、洗脚等13项内容。

1.4统计学处理

上述数据利用SPSS17.0进行数据的分析并处理,其中计数资料采用频数或百分比进行一般性描述,利用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

2.结果

2.1两组患者心力衰竭、心率失常、心源性休克的发生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中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2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31,P=0.02),试验组中心率失常的发生率为11.8%,对照组为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19,P=0.04);试验组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69,P=0.03);具体见表1。

2.2两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复发情况比较

在治疗期间(两个月内),试验组和对照组院内复发人数分别为5例和13例,复发率分别为14.7%和38.2%,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2=4.84,P=0.03)。

3.讨论

老年心肌梗死具有发病急、发病率高、病死率高、进展快等特点,老年人由于受年龄的影响,身体各项生理指标逐步退化,且老年人反应慢、感觉迟钝,一般发病初期不易表现出来,一旦表现出来,其危险程度就较高,已有资料表明老年患者1小时内死亡率为15.0%-20.0%[2],所以基础护理对降低其死亡率尤为重要,只有通过护理人员严密、细致的观察其病情变化,才能早发现、早抢救,进而采取有效地治疗措施,有地降低其死亡率[3]。

3.1基础护理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给予基础护理的试验组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心力衰竭的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26.5%,试验组中心率失常的发生率为11.8%,对照组为32.4%;试验组中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2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5.31、4.19、4.69,P=0.02、0.04、0.03),付春等也得出过类似的结论[4],可见基础护理作临床整体护理措施的基础可以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3.2基础护理对老年心肌梗死的重要性

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临床护理的基础,也是评价医院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其质量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医院整体护理水平的高低[5],但是近年来在医院内普遍存在“重临床护理,轻基础护理”的错误观念,护理人员只是一味的执行医生的医嘱,而不注重从心理、日常生活的角度上去关心患者,从而导致了医院管理难度加大、护理质量变差、医患关系紧张,医疗风险增加等问题,为了有效地改善这一问题,建议护理人员加强对基础护理的重视程度,内心存在基础护理的观念,医院管理人员也要通过相关途径加强对护理人员相关知识的技能培训,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基础护理知识的考核,同时医院要协同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进行监督,以此来提高大家对基础护理的重视程度[6]。

参考文献

1.张晓妍.浅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础护理的重要性[J].内蒙古中医药,2011,11:124.

2.李慧慧,赵萍.CCU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7(7):7.

3.程宝珍,张小红,牛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2,27(5):9-11.

4.付春.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9):325-326.

5.刘苏君,护理的专业内涵[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4):243.

6.马慧芳.夯实基础护理是实现优质护理服务的关键[J].中国实用医药,2011,6(8):273-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