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鹿城区BRT快速公交系统调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1-21
/ 3

温州市鹿城区BRT快速公交系统调查

何佳欢

何佳欢

温州第二高级中学高三(7)班

温州BRT(快速公交系统)一号线是温州市域范围内修建的第一条BRT路线。BRT是一种介于快速轨道交通常规公交之间的新型公共客运系统,是一种大运量交通方式,通常也被称作“地面上的地铁系统”。温州市在规划BRT的建设将会在道路中央两侧各设置一条4米宽的BRT专用道,专用道采用概念隔离(没有物理护栏)的形式供BRT车辆行驶。温州BRT一号线于2016年2月正式投入运营至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问题的缘起

因温州城市道路拥堵,政府等部门便计划建设快速公交系统来缓解道路拥堵问题,发展公共交通。在BRT建设规划初期,有群众对BRT车道占用机动车道而十分不满,认为其将造成城市道路的拥堵。如今BRT已投入使用,我们在乘坐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些关于BRT建设的问题,是加剧还是缓解城市拥堵想了解其是否有利于市民的出行,由此展开了调查、研究。

二、研究目的

通过实地考察和做问卷调查,观察不同BRT车站所处的位置,询问人们对BTR的看法及建议,了解BTR在温州现代化建设中所起的作用,通过调查研究BRT对人们出行的帮助,或是其是否增加了道路拥堵。在调查及问卷反馈中也发现了BRT建设存在的问题,人们对此也有许多建议,我们对这些问题及建议做了整理,并希望有关部门可以就这些对BRT建设做一些改变,打造更加利民的公交系统,促进城市的发展。

三、实施过程

此次调查研究主要采用查询文献资料、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观察记录数据、数据对比分析等方法。具体实施步骤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查找并获取温州BRT的有关基本数据和情况,以及BRT存在问题,进行整理分析,找到主要研究的问题,确定调查的方式。制作详细的问题和发放问卷,在实地进行调查,蹲点,观察快速公交的车站方位,车辆来往的情况,记录统计数据。找出现存的问题和思考改变现状的方法。

第二阶段:搜集整理研究成果,进行归类和总结,提出思考和建议,撰写调查报告。并进行多次修改,不断完善论文内容。

四、研究报告

(一)实地调查

据了解,BRT一号线,由双屿客运中心经江湾路、迪索路、富士达路、百里路、江滨路、车站大道至温州老火车站,线路全长约13.07公里,沿线设置33个中间站(双向分别计)、两个首末站和1个临时停保场。

温州BRT线路图:

经过几天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BRT设计的便利之处在于:

1.每个车站都设有自动投币及自动刷卡机,人们自主进站,比较方便,不易造成拥堵。

2.电子告示牌显示了各个车辆距离本站的站数,使人们可以对车辆到达是时间有一个大致的概念,可让人们对时间有更好的把握。

3.自动查询机可以查询公交车的各种情况,也可进行充值等,都为市民带来了一些便利。

同时我们也找到了一些问题:

1.各个道路上的车站都位于马路中央,进站出站都需要等红绿灯,个别交通繁忙的路段红绿灯时间很长,这也会对一些赶时间的人造成不便。

2.有很多人反映车站太长,出入都不太方便,有事还会因为来不及跑到车站前端而错过车辆,耽误了时间。

3.有时公交车的停靠位置与站台间存在较大的空隙,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就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且对上下车是走前面还是后门没有明确的规定,大部分人都会就近选择,造成上下车比较混乱,会不可避免的发生推挤等现象,这也会对行动比较迟缓的老人及年幼的小孩造成一些危害。且车站的位置及长度的设置应结合实际考虑,也要顾及特殊人群的需要。

4.在高峰时期,除BRT车道外,其他车道拥堵不堪的现象也十分常见,不少人对让出一条车道进行BRT建设感到不满。乘坐BRT的人多为老人小孩,常开私家车的中年人并不常乘坐BRT,所以BRT是否有起到减少道路车辆的作用还有待考证。

(二)问卷调查

本次问卷采用网络形式,共回收问卷179份。

1.乘客对象的调查。50岁以上的占比8.76%,18-50岁的占比78.1%,18岁以下的占比13.14%在此次调查中,我们不止调查了身边的同龄人,更多的是调查了那些已经步入社会的成年人。由于青少年大多数时间忙于学业,相较于青少年而言,这些成年人与BRT的联系更加密切一些,见解也更加深刻。

2.对乘坐BRT频率的调查。从不乘坐BRT的占比24.82%,偶尔乘坐的占比64.96%,经常乘坐的占比10.22%。原因是BRT的线路连接城郊与市中心,相较于普通公交速度更快、车次更多,因而是一些上班族的首选。

但是由于温州BRT系统刚刚建成,线路单一、联系到的区域少,造成大部分人还是以使用私家车或公交车等其他出行方式,所以大部分普通市民只是偶尔使用。

3.对社会车辆占用BRT车道问题的现象调查。社会车辆占用BRT车道,多是由于道路拥堵,或者对相关法规不够了解。调查结果中经常和偶尔的占74.45%,可以侧面反映出我市交通较为拥堵。对于违法占用BRT车道行为的车辆,交警部门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七条之规定“机动车违反规定使用专用车道”给予200元的处罚。

4.对BRT建设的看法调查。调查结果中,认为我市BRT系统建设很好的占32.85%,一般的占47.45%。说明市民对BRT建设较满意,但仍稍有不足,后面的调查也证实了这一点。

5.对BRT线路建设占用机动车道的意见调查。受访者分成“赞成”、“反对:和”持保留意见“这三种立场,赞成和反对的人数持平。

赞成的理由是:(1)要优先发展公共交通;(2)占用车道大大节省了公共交通出行时间,但是也会造成私家车辆因为道路狭窄而堵车的情况;(3)城市交通公交优先原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4)BRT建设提升了城市形象,提升了出行速度;(5)应大力推广公共出行工具,节约资源。

反对的理由是:(1)温州道路本身就不宽,有时候在易阻路段建设反倒有碍交通;(2)有的机动车道本身就只有三条,占去一条,机动车必然更加拥堵;(3)BRT利用率并没有真正发挥。因为公交车的速度也没有提高太多,而且车子乘坐率也低,机动车道被占,堵车现象更严重。

持保留意见者认为:(1)道路资源不足,公交车和私家车本身就是矛盾的,应该支持公交优先;(2)利大于弊,可以引导更多人选择公交出行.

我们查阅了温州交运提供的相关资料了解到:有限的道路资源永远无法满足车辆增长速度的加快,要真正改善城市拥堵的难题,只有改变公众的出行观念方是真正的良策。此外,按照正确的城市道路管理理念,城市的道路资源不应该是按照“车”来分配的,而是按照车辆运载的“人”来分配的,一种车辆运载的人越多,那它就应该享受更多的道路资源。所以,同一道路上,快速公交车道畅通无阻,普通车道拥挤不堪,这对车辆是不公平的,但对人却是公平的。受访者大多是拥有私家车的成年人,因此站在私家车主的角度考虑,占用机动车道是不公平的,然而对于那些占大多数的无车市民来说,这种道路分配确是合理的。

6.对BRT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与建议。(1)车站占地面积大,人流量少。应该减小占地面积;(2)人流量少,覆盖面不广:在学校医院等人流量大的地方要多设点,增加班次;(3)机动车道过窄,交通更堵。建议道路扩建;(4)设施修建时占用道路,车站大道弄得更加堵塞。缺乏有效管理;(5)有利有弊,最好是能向空中或地下发展,最大程度地缓解交通压力,更便民;(6)建议加快轻轨建设,类似曼谷的轻轨架在高空。不占用机动车道;(7)应该学习厦门的方式,让BRT在高架桥上行驶;(8)目前看BRT建设对道路治堵有效果,对于搭乘公交车所需时间也有提速;(9)建议在某些道路宽阔的线路上也增设更多站台。(以上仅摘录部分代表性答案)

分析:由调查结果可见,市民提出BRT车站过长、建设时加剧拥堵、缓解拥堵效果不明显等意见,很好地代表了目前市民们热议的问题。同时市民们也提出了减小占地面积,扩建道路,建设多样化的公共交通系统,避免造成交通拥堵,合理规划公共车的班次等建议。这表现出BRT建设中的一些不足使得BRT没有发挥预期的作用,也体现出了市民对BRT建设的关注度高,并期待政府等部门可以做出更加利民惠民的决策。

(三)访谈调查

我们于车站实地访谈了几位市民和车站工作人员,得到了以下几点结论:

1.BRT给大部分市民的出行带来了便利,起到了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BRT受众多为老人及小孩,拥有专用车道的BRT快速公交速度更快,基本不会遇到堵车。而且途径部分繁华地区,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推进了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据高德导航发出的《2016年第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温州交通拥堵程度已从全国第35名下降至第66名,从一定程度上说明了BRT有为缓解交通压力起到促进作用。

2.对BRT的建设持反对态度的多为私家车主。有很多车主在网上发出了各种对BRT的吐槽。我们经过调查也发现,确实有因BRT占用了一个车道使道路更加拥堵的情况,在一些三机动车道并作两机动车道的路口拥堵尤为明显。但是,能够在网上发声的多为私家车主,而真正的受益群体如老人及儿童很少会在网上发布相关言论。究其原因是他们的出行观念尚未改变。

3.温州的BRT建设还可更进一步。目前,BRT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市民普遍反映了车站过长、占地过大,路线太少等问题。我市的BRT还在建设初期,线路少等问题不可避免,市民们指出其中的不足并提出建议,是希望它能切实发挥缓解交通压力,利民惠民的作用。我市规划部门也应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在论证时听取一些群众的意见。

4.BRT绿色环保。BRT车辆为纯电动或是油电混合动力。这与排放量大的公交车不同,BRT排放出来的污染物较少,消耗的能源也比较少,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有利于我市调节能源结构,减少汽车尾气的排放,缓解温室效应和大气污染,对我市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四)问题与建议

1.存在问题

(1)因一些建设问题,BRT没有起到预计到的缓解交通压力的作用。由于建设需要BRT占据了一个车道,而BRT车站又多设置在人流量车流量较多的路段,在上下班的高峰期时,除BRT以外的车道经常十分拥堵,BRT起到了些反作用。

(2)线路太少,乘坐BRT的人较少。因BRT还在建设初期,线路覆盖的范围不管,线路也比较单一,造成乘坐BRT的多为老人和学生,使用私家车的人并没有因此选择乘坐BRT出行。这使得路上的车辆并没有明显减少。

(3)BRT车站的位置使人们等候红绿灯的时间拉长。因BRT车站都设置在路中央,且都在道路路口,使得人们进出站都需要等候红路灯。且车站多设置在比较繁忙的路段,等候红绿灯的时间也较长。

(4)车站长度设置不合理。因发车时间不同,且BRT都是在BRT车道上行驶,因此到达车站的时间都固定,一般不会出现两辆以上的车辆同时到站的现象,且乘坐BRT的人不是很多,设置这么长的车站反而造成了一些不便。

2.调查建议

(1)在人流量大且道路较宽阔的路段,并在合理规划的前提下增加一些BRT路线,使BRT覆盖的范围更广。

(2)调节车站长度。可以在BRT乘坐的人较多的车站适当加长车站的长度,增加车辆的班次,在人流量较少的路段减小车站的长度

(3)充分利用高架桥等,使BRT的运行更加灵活。可建设高架桥,让BRT在高架桥上行驶,避免占用机动车道。

(4)向其他城市借鉴成功的经验。可以参考厦门、郑州等城市BRT建设的经验。如厦门快速公交最大的特色是在岛内闹市区建设高架桥,岛外新开发地段则设置了快速公交的行车专用道,这样就保证了快速公交拥有全程封闭的专有路权,克服了城市公交最难解决的与其他车辆及行人相互干扰的弊端。根据这些外省成功建设BRT的经验,再结合温州的各种道路实际情况,对温州BRT进行更合理的规划和建设,提升温州BRT的实用性。

(5)政府加强宣传,改变公民的出行观念。有限的道路资源永远无法满足车辆增长速度的加快,要真正改善城市拥堵的难题,只有改变公众的出行观念是真正的良策。应树立加强市民的公共意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更多地考虑老人、特殊人群等的需要。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温州道路拥堵的状况,更好地为城市发展服务。

(6)发展多样化的公共交通形式。除了BRT系统之外,还可继续建设其他形式的公共交通。有助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调整城市的能源结构,便于各种人的生活,保护城市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