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会计监督体系的创新路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新会计准则下会计监督体系的创新路径研究

冯睿琪

冯睿琪

身份证:6301041993****202X青海瑞辉招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810000

摘要:在新会计准则下,会计监督制度本身的改革和创新已经成为其当前发展的一部分。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目标和信息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明确了会计工作的重要属性和意义,会计工作机制、内容和理念的内容需要进一步调整。在完善会计监管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引入新的发展思路,及时改进现行会计监管的不足,消除会计信息失真和过去会计监管失败的现象,解决过去监管不力的问题。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会计监督体系;创新路径;研究

1.新会计准则下对会计制度的新要求

1.1冲击会计监督内容

第一,新会计准则修订了会计目标。与以前的会计准则相比,内容更加关注国家层面,国家宏观经济发展需要准确的会计信息。相反,新会计准则的内容更加关注财务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会计信息服务的主体也发生了变化。它还需要能够反映其受托责任,并有利于经济决策。

第二,新会计准则中加入了公允价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质量和公允价值计量的使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到目前为止,现代企业制度也在兴起,公允价值计量的基础缺乏科学的参考标准,公允价值的计量仍然需要会计师的主观判断。然而,会计的主观判断很难反映公允价值的公平性,计量属性不仅仅是公允价值。

1.2改变会计监督方式

新会计准则改变了会计监督的重点,重点是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会计监督机制。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内部监督、公共监督和国家监督。加强财政内部收支制度是内部监督的核心。税务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是公众监督和履行公众监督职责的主要中介机构。

2.目前我国会计监督体系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督制度不够完善

企业内部监督直接反映了企业的管理水平和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视程度。一旦企业内部管理不规范,规章制度不够健全,自然就不能监督企业的会计工作。目前,虽然一些企业已经建立了企业管理、会计管理和会计监督等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和实施,基本上没有用处,很少发挥监督作用。然而,新会计准则实施后,一些企业甚至仍然使用传统的会计准则来看待新准则,并且没有及时更新和完善旧的会计制度。同时,在一些企业中,对违反相关制度的人来说,执法不够严格。即使执法是象征性的,他们也不会认真反思自己的行为,也不会起到监督的作用。所有这些问题都反映出企业内部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需要进一步加强。

2.2缺乏完善的会计法律法规监督体系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企业可以通过不断完善内部会计管理体系来提高内部监督的质量。同时,在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的共同监督下,他们可以为中国企业的发展建立一个全面的监督体系,以确保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法律可循。新会计准则的实施是对现有监管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它更倾向于建立一个以国家监管、企业内部监管和社会监管为一体的监管体系,其中国家监管仍然在三方联合监管体系中发挥主导作用。近年来,虽然我国为规范社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已经陆续出台或完善了相关的《会计法》、《总会计师条例》等法律规范,这些法规、条例的制定为更好的履行会计监督职能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保障,但在执行过程中,可以发现很多的法规还存在着不少漏洞,可操作性不强,有些还缺乏超前意识,从而不能很好的惩戒违反会计规则的人员,更不能起到监督的作用。

2.3会计信息存在失真问题

会计监督是通过监督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来间接监督企业和企业管理者的发展。因此,只有真实的会计信息才能准确反映被监督人的实际情况。随着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虽然中国已经逐步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但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的历史问题。会计信息失真将严重影响会计监管,并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国有资产流失、会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和企业虚假利润。

3.新会计准则下会计监督体系的创新路径

3.1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

为了使用新会计准则,会计师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观,认真研究新准则的改革,认真理解会计监管的概念,加强对市场信息的分析,利用市场信息规避风险,使市场信息更加公开透明,直接使用准则来约束他们的会计行为,改变强调检查而忽视管理的旧观念,将市场反映的信息运用到工作中,以人为本,从被监管者的实际利益出发认真分析利弊,增强法律意识,改善会计诚信环境,提高监管效果。

3.2设置资产减值准备监督

在资产减值准备监督中,旧会计准则是针对了8种资产计提的,主要有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存货等,旧准则中还强调资产价值恢复时,原来资产的价值再转回。并不是所有行业都适用这种规定,着重强调的是钢铁、房地产、煤炭等行业而言的,因为这些行业可以抓住利润调整的机会;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新会计准则保留了八项资产的减值准备金,但没有完全解决这些问题。它们仍然违反会计准则中的谨慎原则,可以为价值较大和长期影响较大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留出减值准备。一旦这些资产被预留用于减值准备,就不能转回。这从根本上解决了企业使用上述方法获取营业利润的方式,使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可靠。为了确保所有会计报表都是在新准则下获得的,所有会计信息都是真实的而不是修改的,现代企业的会计监管应该加强,全面的会计监管应该严格检查。

3.3提高从业者的职业素养

目前,综合考虑各种条件,我国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确实存在许多问题。许多会计人员可能只受过初中或中专教育,这使得会计人员的教育水平参差不齐,实际工作能力和管理能力甚至沟通能力参差不齐。在一些企业,企业培训不被重视,企业会计的专业技能没有得到有效提高,一些人没有必要的责任感。一些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会计信息质量不高,内部簿记工作不被重视,态度不严肃,不够认真。所有这些问题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和数据更新缓慢。一方面,这些现象是会计职业技能薄弱造成的,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会计人员责任心不强和职业道德缺失。新会计准则的应用规范了企业的会计工作。要想提升会计工作的专业性,学历是硬性要求,学历不仅能体现专业技能,还能一定程度上说明个人素质,仍然要注意职业道德的培养。要及时了解新会计准则相关知识,持续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才可以适应新时期会计工作的发展需求。

3.4进一步完善法律法规

新会计准则对会计监管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最初的合规目标到真实公平的会计信息质量。新准则强调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平性,即会计信息应该作为一种重要的监管工具,主要依靠。会计报表应当反映本单位的经济运行状况和各种经济活动的各个主要方面。通过提高质量,降低了会计信息的可操作性,从法律法规方面有效地约束了会计信息,同时也规避了企业风险,优化企业内部结构,这与原来的合规性进行比较,从原来的各种支出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部门规定,维护经济正常运转的层面上提升了很大的一个档次。

4.结语

会计监督制度作为经济活动监督的重要环节,是监督制度功能的重要体现。在新会计准则的推动下,会计监管体系仍需在目标、理念和模式上不断创新。通过完善法律法规等各项制度,以人为本,保障会计人员的监督行为,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监督意识。只要监管体系下的所有工作携手并进,以创新的方式发展,会计监管的作用就会大大增强。

参考文献:

[1]周婷婷,杨孝安.对会计监督体系完善的探讨[J].北方经贸,2017(8).

[2]陆娅萍.谈会计监督体系中的内控制度建设[J].中国经贸,2018(12).

[3]张焕彩.结合会计监管情况评析会计监督体系的完善[J].中国商贸,201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