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机采捐献者产生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2

血小板机采捐献者产生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分析

谢婷

谢婷

(陕西省西安市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陕西西安710032)

【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血小板机采捐献者产生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方法:研究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进行的200例血小板机采捐献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护理干预,而后分析两组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8%,对照组为29%,p<0.05。结论:血小板机采捐献者中运用全面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降低其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

【关键词】血小板;机采;不良反应;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9-0224-02

血小板机采的过程较长,当采集量较多时,循环血量也相对更大,时长延长后患者会产生一定捐献的不良反应。因此,在采集血小板中,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同时也要保证血小板的质量,做好不良反应的控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我院在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进行的200例血小板机采捐献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为58例,女性为42例;年龄范围为18岁至53岁,平均年龄为(31.2±4.3)岁;初次捐献者为45例,多次捐献者为55例;观察组男性为63例,女性为37例;年龄范围为18岁至51岁,平均年龄为(29.1±3.7)岁;初次捐献者为41例,多次捐献者为59例。两组捐献者没有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捐献者均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做血小板采集,均采用一次性的采血耗材,按照规范的采集流程操作。在血小板采集开始到结束后的半小时应该对其做观察,检测生命体征、不良反应或者低钙反应等,如果有相关问题要及时给与护理干预。其中观察组护理干预操作如下:

1.2.1采集前护理对于捐献者要做必要的心理护理,特别是初次捐献人员,会因为没有相关体验或者不了解相关知识而产生紧张感,同时情绪会受到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干扰,因此要做必要的沟通,及时的回复捐献者所提出的问题,做相关知识宣教,提升其采集的配合度,舒缓紧张的情绪。在采集前要做必要的准备护理,要对患者之前服药、作息、饮食等情况做了解,如果没有按时进食,应该给与饼干、牛奶、饮料等提供,避免其空腹状态下做采集。同时在休息区给与舒适的环境,让捐献者可以轻松的休息等候。在采集前一个个做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计数、ALT、血红蛋白等信息的检测,将相关信息记录到血细胞分离机中,同时依据捐献者的捐献历史和体重、身高情况做血小板采集量设计。同时采集质量与全血流速有关,因此保证可以达到80ml/min的流速来促进采集的高质量进行,要选择弹性好、充盈饱满的静脉,同时不要穿戴袖口紧致的衣服,采集时最好将上衣去除,控制好采集室的温度,做好捐献者保暖[1]。

1.2.2采集中护理采集操作中要做好静脉选择,手法应该稳、准和轻柔,避免粗暴操作而导致淤血,保证一次性穿刺完成,同时要做10ml全血留样,避免样本污染。采集中避免患者更换体位或者握手不力等问题,从而减少穿刺针穿破血管而发生血肿。一般采集时间较长,会有捐献者在中途会做翻身或者四肢的移动,从而导致穿刺针穿破,因此要留意捐献者捐献过程中的表情,如果有不适要及时给与帮助,或者通过交流来促进捐献者得到身心的放松,同时也可以通过提供电视节目来促进捐献者来消磨时间而不使其进入睡眠状态。在采集中会配合进行握手,要做好示范操作。如果患者有更换体位的需要,可以做好辅助工作,做好捐献胳膊的托起,同时做好针头穿破的影响性宣传,做好相关预防性的措施。要在采集前进行葡萄糖酸钙的口服,从而预防枸橼酸纳反应,避免空腹采集,同时降低采集中回输的速度,情况严重应该及时停止回输,做葡萄糖酸钙的静脉推注,同时做好患者心理安抚[2-3]。

1.2.3采集后护理采集后要做好穿刺点的快速压迫止血,禁止做屈肘止血,如果有皮下大范围的淤血与疼痛,应该做好捐献者安全护理工作,让捐献者避免剧烈活动,要多饮水。

1.3评估观察

评估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标准。轻度为捐献者有颜面苍白、心动加速、呼吸增快、恶心呕吐、晕眩、出汗、哈欠和焦虑、紧张等。中度标准为知觉缺乏、无意识、脉搏减缓、呼吸弱;重度标准为惊厥、晕厥,同时会有知觉消失、抽搐、大小便失禁等痉挛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将采集的数据通过spss17.0统计学软件做分析,计数资料运用卡方检验,同时以p<0.05做组间数据具备统计学意义的评判标准。

2.结果

表1两组捐献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

分组轻度中度重度不良反应率

观察组(n=100)8(8.00)0(0.00)0(0.00)8%

对照组(n=100)23(23.00)4(4.00)2(2.00)29%

注:X2=15.964,P=0.001,两组对比,p<0.05

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观察组为8%,对照组为29%,p<0.05。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3.讨论

血小板机采在临床上展开了广泛的运用,机采自动的进行血细胞分离而提取血小板,而将其他的非血小板血液成分再输回捐献者。机采方式可以提取到高纯度且高浓度的、污染少的血小板,对于受血者而言不容易产生血小板抗体或者HLA抗体,使用安全和效果更好,可以快速的达到血小板计数在受血者机体的水平。而采集中会产生不良反应,例如患者会产生口唇麻木、恶心呕吐和呼吸频率加快的情况,一般归属于枸橼酸纳反应,在回输中会较为高发,可能与女性生理情况有关,体内钙离子少,循环血量的抗凝剂输入人体过多,回输中人体得到的枸橼酸盐的剂量过大,而肝脏无法充分代谢,从而使其在血液中与游离钙做结合,进而导致钙离子水平降低,而如果低于正常水平,则会引发枸橼酸纳反应。因此,护理中要了解相关不良反应发生原理,做好预防干预工作。

【参考文献】

[1]庄秀春.机采血小板捐献者献血不良反应及护理干预[J].卫生职业教育,2014,06:12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