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答排序题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解答排序题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余四海

高考语句排序题,难度不算大,但学生的得分并不理想。要想提高语句排序题的正确率,我认为,必须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解答排序题的“三大纪律”是:

第一,粗读把握大意。从文段中抽出的几个备选句子,排列是非常混乱的。但是尽管如此,粗读之后还是可以明白文段的基本内容的,至少会明白文段大致讲了什么人或什么事。

第二,细读归类分层。在粗读的基础之上,再进行细读,将有关语句分层归类。这一环很重要,只有把相关的语句放在一起,才可以保证其局部排序的正确。

第三,通读确定层序。各层的句序排出来了,就要通读语段,分析思路是否清晰,层次是否恰当,结构是否自然。若有问题,立即调整。

以上是解答排序题的“三大纪律”。遵守了“三大纪律”,再按照“八项注意”来分析判断,那么解答排序题就会得心应手了。

第一,要注意句子的时间顺序。

例如:请排出下列语句表达正确的顺序:

①太清宫,又名下清宫或下宫,是宋太祖(公元960—967)为华盖真人刘若拙建的道场。②明万历年间,太清宫近乎荒废。③南京报恩寺的和尚憨山买下宫前的一块空地,建了一座海印寺。④后海印寺被毁,又建了太清宫。⑤元太祖成吉思汗的国师邱长春曾在此宫修道。

[简析]此语段,表示时间先后的词或短语比较明显。如“宋太祖”、“元太祖”、“明万历年间”等,表明了时代的先后顺序。理所当然,句子的顺序就应该是①⑤②。又比如“建了”、“又建了”和“海印寺”、“海印寺被毁”等词,则表明了(或暗示了)事物发展(太清宫建筑)的先后。根据年代和事物发展的先后(时间),就不难排出本语段的正确顺序:①⑤②③④。

第二,要注意句子的空间顺序。

例如:下列几个句子的顺序已经被打乱,请重新排列。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②一片片坐着、卧着、走着的人影,看得清清楚楚了。③沙滩上,也突然明亮起来。④它像一面光辉四射的银盘似的,从那平静的大海里涌了出来。⑤这是一轮灿烂的满月。

[简析]“大海、月亮”等词语提示了语段可能是按空间顺序组织的。这5个句子,正是按“天上(月亮)—地上(大海)—海滩”的次序来组织段内层次的。因此,按“空间顺序”就可排出正确的语序:⑤④①③②

第三,要注意句子的逻辑顺序。

例如: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的横线处,使上下文语意连贯,只填序号。(2007年高考宁夏卷)

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__,__,__,__。他以极度残疾之身,取得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成为自爱因斯坦以来引力物理学领域最大的权威。

①他执著地寻求着“我们从何处来,往何处去”的答案②震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③发现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奥秘④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

[简析]正因“他执著地寻求”,才可能“发现奥秘”;同时又因为有“重大发现”,才会“震动学界”。循此逻辑思维,即知三个句子的顺序:①③②。第④句的位置,也很好判断:据转折关系可知“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一句应紧跟在“身体禁锢在轮椅中”。至此,四句话的顺序就排出了:④①③②

第四,要注意句子的中心话题。

例如:将下面6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07北京高考试题)

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________________什刹海位于紫禁城的西北面,那里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①顶上盖有色彩灿烂的瓦②背后是景山③还可以看到附近的鼓楼④周围绕有城壕与金色瓦顶的墙垣⑤由景山可以看到北京的中轴⑥山上共有五座亭台

[简析]根据中心话题一致的原则,可以把这六个句子分为三层:②④的中心话题是紫禁城,①⑥的中心话题是景山上的亭台,③⑤的中心话题是从景山上看到的景物。根据中心话题分层归类以后,要分析比较各层的句序:②因为涉及到景山,而后文谈的重点是景山,因此要放后;④陈述的是紫禁城,其“周围”与题干“中心”一词照应,应在②前;①是陈述亭台“顶”的,因此要在⑥后;③中有关联词“还”,表明应在⑤后。至此,本题的顺序排出来了:④②⑥①⑤③

第五,要注意句子的关联词语。

例如: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选出衔接最恰当的一组。(2010年高考安徽卷)

2004年以来,我省生产总值连年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_,_。_,_,_。_。

①目前,合肥经济圈、合芜蚌试验区、皖江城市带的规划建设就是内外力结合的重要举措②也要借助充足的优秀人才、一流的技术水平、先进的管理经验等“外力”因素③经济已处于加速崛起的重要阶段④要解决这一问题⑤然而我省经济发展中结构性问题依然存在⑥既要依靠丰富的自然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较好的产业基础等“内力”因素

A、③①④⑥②⑤B、⑤①③④⑥②C、③⑤④⑥②①D、⑤④①⑥②③

[简析]6个备选分句有“也、然而、既要”三个关联词。据关联词的语法特点可知:第②句须接在第⑥句后;第⑤句表转折,须紧承第③句。另据开头的语义,又可知第③句须排前面;第④句是承上启下的句子,须接在第⑤和第⑥句中间;而第①句只有接在第⑥和第②句之后才连贯顺畅。因此答案是C

第六,要注意句式的匀称。

例如: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选出衔接最恰当的一组。(2007年高考全国卷1)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面上遨游,____——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①时而沿着水边②回到有人的地方③时而到岸边嬉戏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⑥藏到灯芯草丛中A.③①⑥⑤②④B.①④⑤⑥③②C.①②③⑥⑤④D.③②①④⑤⑥[简析]这个语段的突出特点是句式整齐。原文“时而在水面上遨游”的句子中有“时而”一词,选项①③⑤也都有,并且和它结构相似。但通过比较可知,和“时而在水面上遨游”的结构非常一致的句子是③。这样,就排除了BC。另外,“灯芯草”和“水边”照应,因此①应在⑥前。根据①⑥排在一起的思路和语序,⑤自然要在②前面。如此分析,其实排除了BCD三项,就剩答案A。

第七,要注意句子的总分式(或分总式)。

例如:把下面4句话按恰当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义连贯的一段话。

(2003年北京高考题)

凡事过犹不及。____,或变成明哲保身,或变成圆滑世故,或变成是非不分。

①超越了这个度②真理超越一步就是谬误③值得赞许的成熟就可能走向反面④成熟也是有度的

[简析]这个语段的句子是一个总分的关系。“凡事过犹不及”是总说,接下来是分说“真理”和“成熟”如果“过”了会怎么样的事。再细读备选句子,又可知与“成熟”有关的句子有三个,且这三个句子排好后要与后面说的意思相关联,即成熟“过”了会怎么样的问题。答案自然就出来了:②④①③

第八,要注意句子的句号。

例如:依次填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09年全国卷1)

狗是忠义、勇敢而又聪明的动物。_,_。_,_。_,_,使狗成为人的得力助手。

①专门训练军犬、警犬,把狗用于军事、案件侦破等方面②它的嗅觉细胞数量是人的24倍,可以分辨大约两万种不同的气味③比如牧民的狗,为了保护羊群,敢于同恶狼搏斗④人们充分利用狗的这种特殊的天赋⑤狗可以听到10万赫兹以上的声音⑥代替主人做一些危险的事

A.③②①⑥⑤④B.③⑥⑤②④①C.⑤④①③②⑥D.⑤②④⑥①③

[简析]题干空缺处有两个句号,等于提示答题者:六个备选句子应分为三组。从语义相关的特点看,①④应为一组,讲了要利用狗的天赋,且④须在①前。⑤②应为一组,都讲了狗具有听觉、嗅觉方面的天赋。③⑥应为一组,都讲了狗的忠诚和勇敢,同时必须放在第一第二个空缺处。所以,答案是B

以上关于解答高考语句排序题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因本人水平有限,错误难免,欢迎质疑,恭候指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