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08-12-22
/ 1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欧梅

关键词:素质教育;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转变,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健康活泼地发展”。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实施素质教育,要以转变传统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转变人才观念、质量观念为前提,努力建立学生主体地位,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创造,促使学生主动而又全面地发展。中学数学具有内容的抽象性、应用的广泛性、推理的严谨和结论的明确性等特点。在实施中学数学素质教育时,应根据学本身的特点,在传授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积极讨数学知识与素质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在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

1、爱国主义教育。通过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现行义务教育教材中,有多处涉及到我国古今数学成就的内容,我们要有意识地去挖掘,在讲授有关知识的同时,适当介绍数学史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教材中的有关内容编拟既联系实际又有思想性的数学题目,反映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性和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等有关内容,使学生潜移默化的受到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国情,激发他们为四化建设、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精神。

2、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教育。数学教育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数学学习和实践,使学生逐步掌握良好的行为方式,既正确的学习目的、浓厚的学习兴趣、顽强的学习毅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等。并把这些良好的行为方式转化为他们的习惯,终身受用之。所以培养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也是数学教学工作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目标。

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1、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大多是由实际问题抽象得来,因而在进行数学概念和数学规律的教学中,教师不应当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这些数学知识,而忽视对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应当从实际事例或学生已有知识出发,逐步引导学生对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识的抽象过程,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从而使学生形成对学数学、用数学所必须遵循的途径的认识。这不仅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对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大有裨益。

2、加强建模训练,培养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建立适当数学模型,是利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前提。建立数学模型的能力是运用数学能力的关键一步。解应用题,特别是解综合性较强的应用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建造一个数学模型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选编一些应用问题对学生进行建模训练,也可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科技和当前商品经济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如利息、股票、利润、人口等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为数学模型,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

3、创造条件,让学生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运用数学的环境,引导学生亲手操作,如测量、市场调查和分析、企业成本和利润的核算等。把学数学和用数学结合起来,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用数学的快乐,学会用数学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达到培养学生用数学的能力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总会遇到大大小小的挫折,如学生刚学数学时,兴趣较浓,但随着知识的深化,尤其到初二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少数学生出现作业难以完成、考试不及格等学习障碍,这时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实施心理素质教育,帮助学生形成较强的抗挫能力;有的学生意志薄弱,面对挫折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从而害怕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注意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进步就表扬,使学生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勇气;有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难以理解抽象的数学思想,只能凭直觉或思维定势去分析问题,教师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循序渐进,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信心,对较抽象的数学思想可辅助于具体的例题,变抽象为形象,再抽象出其本质;有的学生思维不灵活,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灵活多变的数学问题时出现障碍,如当题目中的已知条件较多时,学生就难以运用众多的条件进行解题;又如当提问角度变化时,尽管问题所涉及到的知识内容不变,有些学生仍会感到困难,缺乏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习惯;不善于寻找替换方案,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问题的实质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