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林与森林防火的重要途径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营林与森林防火的重要途径浅析

杨玲玲

国家林业局北方航空护林总站

摘要:森林的防火很早以前就已经被世人所重视,作为净化空气的重要存在,保护森林是每个人的责任。营林技术是一种极具专业性的工程,将其应用在森林建设中,可以有效地保护森林安全,维护森林的日常建设,保证提前发现森林安全隐患,保护森林的安全。

关键词:营林;森林防火;措施;效果

前言:森林出现火灾很可能引发大的灾难,并不仅仅是对于森林资源的损害,更是对于森林动物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的损伤,让众多森林动物收到了伤害,要种的森林火灾或许会影响周边城市。作为树木众多的森林,存在众多可燃物,星星之火或许就会产生燎原之势。森林火灾的出现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也十分巨大,影响环境和经济发展。所以人们开始尝试将营林技术应用于森林防火中,实验也发现这种技术对于森林防火有重要的意义。

1营林防火措施及具体效果

营林技术在应用在森林防火中,主要是依据其特性进行森林防火的提前预防,进而降低森林失火概率。在应用营林技术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方案设计,因地制宜。并且还要求技术人员加强对于周边居民防火意识的宣传。在森林建设中设定安全通道,避免火灾发生时,人员受到伤亡。营林技术更多的是应用植树造林手法,进行废弃物的再利用,减少火灾隐患,并且在森林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火灾预防机制,预防为主,植树为辅,不仅增加了森林树木数量,更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火灾发生的概率,增强了森林自我火灾防护的水平。

1.1扩大森林覆被率

研究发现,森林火灾的发生具有一定规律性,大多以荒山、草坡、林间空地等作为火灾高发地,其特点是立地裸露,日照强烈、湿度较小,在特殊的环境条件下禾本科杂草更衣着火,并且在良好的通风条件下火势极易蔓延,最终形成森林火灾。因此在营林防火工作中,可以在这些火灾高发地栽植树木,降低禾本科杂草的覆盖率,形成优良的森林气候,此时森林内光照较小,湿度较大并且通风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火灾的发生。

1.2做好造林前整地和幼林抚育管理

营林之前规范的整地工作以及适当的幼林抚育也是降低森林火灾的一种有效方式,能够为幼苗与幼树创造良好的生长与发育条件,降低火灾隐患。

1.3针叶幼林郁闭后的修枝打杈

就营林工作的具体情况来看,在针叶幼林郁闭后,干枯枝条与地面接触几率较大,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并且会将火势引向树冠,给森林整体造成毁灭性的影响和危害,因而在营林工作中做好针叶幼林郁闭后的修枝打杈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在促进林木健康成长的同时,降低火灾发生几率。

1.4及时进行间伐抚育

间伐森林郁闭后往往会出现林木分化的情况,一旦间伐抚育不及时,会导致林木出现生长落后或干形不良等问题,给森林防火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自营林过程中应当掌握正确的间伐抚育措施,及时清理好林内杂物,伐去生长落后且干形不良的个体及非目的树种,降低森林火灾隐患,切实改善森林环境,为森林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保证森林经营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2生物与生物工程防火措施及具体效果

2.1营造防火林带

防火林带的营造能够基于林带与生物带实现对森林火灾的有效阻隔,降低其扩展几率,山脊部位的防火林带的营造,能够有效阻挡树冠火势蔓延,降低火灾安全隐患的同事,保证林木的健康生长。在防火林带的营造中,草木植物的配置是比较科学的,包括乔木、亚乔木、灌木等,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火性,还具有一定经济价值,因而在防火林带的营造中能够实现一举多得,对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2.2调节林分易燃结构,降低森林燃烧性

在生态环境中,不同的植物和树种组合到一起形成了森林群落,由于森林植物在燃性上具有各自的特点,在森林群落中的汇集,使得部分群落易燃与易燃植物混合生长,此种情况下势必会导致林分结构存在鲜明的易燃性,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森林火灾的风险性。因此在营林与森林防火中,若能够积极调节林分易燃结构,通过易燃植物与难燃植物的协调组合,势必能够降低燃烧性,减少森林火灾安全隐患。

因此在防范森林火灾的过程中,应当准确把握林分结构的具体特点,采取正确的措施对林分易燃结构进行科学化调节,协调好易燃植物与难燃植物的各自成分,以降低森林的实际燃烧性,从而保证森林防火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体来讲,东北阔叶红松林,其燃烧性随阔叶树种的比重增加而降低。因此,在次生林中恢复阔叶红松林时,应采取栽针保阔或留阔措施。这样既能大面积恢复红松林,减少造林资金,又能增加阔叶树的成分,有利于红松林生长;同时还可以达到降低红松林燃烧性的目的。

2.3减少林地易燃物的积累

利用生物与生物工程减少可燃积累森林中的有机物是可以燃烧的物质,枯落物和枯损木则是森林中的易燃物质。林中易燃物质存量过多,一旦发生森林火灾,火强度就会很大,火行为难以估测,增加火灾的难控性。因此,减少林地易燃物的积累,是一项有效的防火措施,如:

(1)利用不同植物和树种混交。桔落的针叶分解速度慢,而阔叶落叶分解快,时间短,针阔混合的枯落物其分解速度比纯针叶要快得多,也能加快可燃物的分解。(2)在林地上引种木耳、蘑菇。它们能够分解可燃物体内的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大大降低有焰燃烧的可燃物。因为留下的大量木素,只能隐燃,使林地的燃烧性大大降低;同时这些木耳、蘑菇还可以增加经济效益。(3)利用低等动物减少可燃物的积累。在林地枯枝落叶层腐殖质层中有许多低等动物,如蚯蚓等,它们能分解大量落物。如果在林地上大量繁殖,则有利于枯落物分解,还能增加土壤肥力,有利于提高林地生产力。(4)利用微生物或酶类使杂草和枯落物迅速分解,减少可燃物积累。英国过去对林地或荒地上的杂草处理,通常采取的办法是计划火烧。据1987年英国报导,他们选育一些新的微生物喷在杂草上,使杂草很快成为肥料,增加了土地生产力。此外也可以采用酶的作用,促使可燃物迅速分解。不难看出,采用生物工程,利用微生物和酶类,减少林地可燃物积累,非常有利于森林防火,这也是今后的发展方向。

结束语

通过以上研究可知,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正确且合理的营林与森林防火措施能够改善森林土壤环境,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在保证森林防火长效性的同时,为现代化林业建设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对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森林防火目标的实现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獻:

[1]安伟强.营林与森林防火的重要途径浅析[J].民营科技,2014(2):259-259.

[2]支莉.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5(10):111-111.

[3]崔双革.利用营林技术在森林防火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