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做好消防战训工作提升消防救援的能力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2

浅析做好消防战训工作提升消防救援的能力

向安明

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公安消防大队云南景东676299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强,消防战训工作的发展应当随时代的需求而发展,在教育训练科目设置上、方法上、技战术运用上都要紧紧围绕当前灾害事故发生的规律和特点进行研究。因此,针对当下的火灾形势,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分析战训工作仍需改进的不足之处,力图提出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战训研究;工作建议

一、存在的不足

(一)消防部队战训工作落实不到位。战训工作关系到社会发展的稳定,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屏障,没有平时的加紧训练,战时消防队员的整体战斗力难以提升,救援能力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要。但是有一些地方的消防战训意识淡薄,不能严格执行上级的下达的战训任务,战士的实战意识不强,对于训练任务常常打折扣,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能有效落实,出现了很多漏洞和盲区,造成火灾发生后战士不能有效开展扑救工作,造成人民财产的进一步损失。

(二)一些传统训法已经不合时宜了。随着时代的变化,火灾发生的环境不断复杂化,笔者不是否定所有的传统训法,而是部分训法已经不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战训工作也要不断的更新训法,针对现在火灾的最新发展要求,有意识的开展战训工作,但是很多单位还在沿用很多落后的训法,与现实社会发展存在很大出入,还有一些先进的训法和理念不能有效的引入,将有碍于消防队员整体素养的不断提升,导致他们掌握新技术、新装备的能力不足,最终延误求援的黄金时间。

(三)一些基层部队器材装备缺乏有效管理。器材装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辖区水源的设置分布的掌握也是日常战训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一些消防部队对辖区水源水压、水量等情况掌握不准,消防设备日常维护缺位,导致消防设备老化,不能有效实施求援工作,在实际火情发生之后,没有办法开展施救工作,延误消防救援工作。

(四)现代救援新技术的掌握不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战斗力。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更好的利用科学技术装备为我们的灾害处置提供更大保障,已经成为了当前战训工作必须研究的课题,一些消防部队缺乏对先进适用的专业技术的培训力度,很多先进的装备无法有效使用,消防指挥的理念也存在更新不足,适合现代社会建筑情况的消防指挥理念没有进一步培训到一线的指挥员身上,导致他们在救援过程中现场把控能力不足,这也是当前消防战训工作存在的不足。

(五)灭火救援战评总结流于形式。战评总结是开展火灾等救援全过程的主要总结评价,对以后类似的救援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价值。但是一些基层消防部队战评总结流于形式,有些甚至没有没有开展此项工作,这对有效总结以前的救援经验,查找救援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一步提升部队作战能力起到应有的指导作用,也进一步反应出单位管理存在一定的缺位。

二、改进建议

(一)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官兵战训意识。思想教育是方向性、根本性和影响全局性的问题。对官兵开展常态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思想上提高一线官兵服务社会发展,服务全局的意识,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消防救援能力,才能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思政教育还包括日常的管理制度,部队条令条例的学习,这些内容是部队制度化管理的主要体现,可有效约束官兵的行为,通过学习制度条例,官兵可以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对自己思想认识是一种有效的管理,思想进步了,战训意识也就随之提升了。另外,一线官兵的心理干预也是十分重要的,很多官兵经历了一些大的灾难之后,心里的承受能力不强,不能有效摆脱自己的心理阴影,长期积累就形成了心理疾病。有效地开展官兵的心理干预将改善他们的工作状态,不断提升承受能力。

(二)进一步树立科技强警战略思想。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更好的利用科学技术装备为我们的灾害处置提供更大保障,已经成为了当前战训工作必须研究的课题,在日常教育训练工作中,我们要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念,时时刻刻将科技练兵贯穿于整个战训工作始终,结合高、精、尖装备的使用,加大日常训练,让官兵熟练掌握、熟练运用消防科技装备。同时,在训练中,要科学统筹,既培养战士的技能、智能,又要锻炼他们的体能和快速反应能力;既要培养领导干部科技装备下的作战指挥能力,又要加强他们对新装备、新技术、新战法等内容的研究探索,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才能确保遇有灾害事故能科学决策,果断指挥,高效处置。

(三)进一步拓展消防救援专业队伍(以普洱景东为例)。当前消防部队处在人少事多的状态下,面对这种现状,我们在加强消防部队力量建设上,要积极整合、布建地方综合应急救援专兼职队伍。2014年,景东县13支派出所消防中队挂牌成立。从此建立起了覆盖全县各乡(镇)、村综合应急救援力量网络力量,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成功布建,为全面推进灭火救援组织指挥工作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实现全民防范,全民救灾迈出了可喜步伐。景东县公安派出所消防中队除了担负火灾扑救工作外,还承担了泥石流、地震、道路交通事故等自然灾害事故应急救援任务。在这支队伍中,各乡(镇)结合本地实际,制订细化了建设方案,并落实应急救援的经费保障。全县共投入百万余元为综合应急救援分队配备了消防车、手抬机动泵、消防水带、水枪、消防战斗服和部分抢险救援器材装备。

(四)科学合理练兵提升灭火救援能力。在战训工作中,要在官兵心目中牢固树立操场就是战场,训练就是实战的思想,牢固树立练为战的理念,紧紧围绕接警及接警后的人员调集、救援装备调集、出警路线、现场指挥等综合过程加以模拟训练,确保在第一时间调集最有效的装备和足够的力量、沿着最近的路线到达灭火救援现场。为了实现高效第一目标,要求在日常训练工作中,在救援力量编配上,应当突出以救人为主,救人和灾害处置并重的理念;在接到报警求助时,应当及时了解清楚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灾害类别和事态变化情况,尽量多考虑不利因素,根据火灾和自然灾害对象不同,科学研判,果断决策,尽可能地一次性调集好处置行动所需的人员、车辆和装备,确保高效处置。

(五)进一步提升官兵一线指挥作战能力。官兵一线指挥在整个火情救援的过程中是重中之重,没有正确的一线指挥,官兵的救援工作无法有效组织,一线救援的战士将不知道哪个是重要的,哪个是次要的。救援工作将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加强一线官兵的指挥能力素养,将是火情救援有序开展的先决条件。提供更多的机会,让一线的指挥员参加业务培训,新战法、新训法的学习活动,在增强业务素养的同时,不断提高一线指挥员心理承受能力的提升,对其开展危机处理训练,不断磨练其坚韧的战斗意识和韧性。与此同时,一个优秀的作战指挥员还应加强火场的判断能力、决策能力和指挥能力。一个技术全面的指挥员,面对发生的火灾也就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六)进一步树立后勤保障服务意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灾害事故的发生有很多不确定性,灾害的破坏力、危害力也存在不确定性,要高效完成灭火救援任务,战勤保障到不到位十分关键。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指战员个人防护装备的配备,为完成灭火救援任务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要进一步完善各种特种车辆和特种器材装备的配备,尽可能采购配置一些适应新时期灭火救援任务的先进装备。指战员手中有利器,灭火救援更有“底气”;要不断建立健全保障给养制度,完善灭火救援装备供给、运送、维修“链子”式结构,确保车辆和装备时刻保持良好状态,一旦遇有灾害事故装备拉得出、用得上,发挥其最大效能。

三、结束语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一线消防官兵救援能力的提升还是主要依靠平时扎实的战训工作。开展业务水平的提高,不断推进专业队伍建设,有针对性的编制预警预案,有效关注一线官兵的心理变化,加强心理干预。只有这样,消防官兵的救援能力才能不断提升,遇到火情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参考文献:

[1].张铭德.建设专业化消防特勤队伍有关问题的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6,12(06):113-114.

[2].李汉旗,陶其刚,王谋刚.加强和改进消防战训工作的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2009,11(05):98-100.

[3].赵腾飞,杨鹏.新时期消防战训工作改革思考[J].中国包装工业,2012,34(12):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