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桂鹿茸丸质量标准的拟定与提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1-11
/ 1

参桂鹿茸丸质量标准的拟定与提高分析

李亚芳李樱徐诺

李亚芳李樱徐诺

(山东宏济堂制药集团有限公司250100)

【摘要】目的:对参桂鹿茸丸的质量标准进行拟定。方法:利用显微特征法对参桂鹿茸丸中的成份地黄、杜仲、白芍、茯苓、香附、甘草、肉桂等进行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白芍中的芍药苷含量。结果:显微特征明显,薄层色谱图斑点清晰,芍药苷含量在0.125-8.736μg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达到了99.68%,RSD达到了1.45%(n=7)。结论:该方法简单操作性强,准确快捷,能够用作参桂鹿茸丸的质量标准的拟定。

【关键词】参桂鹿茸丸;质量标准;拟定与提高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2-0152-01

参桂鹿茸丸能够起到养血调经、补气益肾的作用。特别是对气虚血亏肝肾不足有着良好的效果[1]。主要成分有人参、鹿茸、地黄、白芍、艾叶、陈皮、红花等多达将近40种中药材。本文主要利用显微特征法分别对其中的红花、杜仲、黄芩进行定性鉴别,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定地黄,采用HPLC法测定白芍中的芍药苷含量。

1实验仪器

OlympusCX41生物显微镜、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

2方法

2.1红花、杜仲、黄芩的显微鉴别将实验对象放在显微镜下观察,长管道状分泌细胞常位于导管旁,直径约为64μm,含有红棕色或者是黄棕色的分泌物可以鉴定为红花。橡胶丝呈现出条状或者是扭成团状,表面呈现出颗粒形状的为杜仲。木薄壁细胞纺锤形常位于导管旁,其细胞壁稍微有点厚度,细胞中部有横隔为黄芩。

2.2薄层色谱法检定地黄利用薄层色谱法鉴定地黄,选择5克地黄加水200ml,煎煮30分钟。放冷,将地黄滤出,得到的滤液加入乙酸乙酯摇匀提取2次,一次提取50ml,与乙酸乙酯溶液合并,将其浓缩至1ml,作为供试品。再按照处方取地黄、熟地黄等其他药材,制备为阴性样品,按照供试品的方法制得阴性对照溶液。另外再取1g地黄作为对照药材,加水50ml,制成对照药材溶液。接着按照薄层色谱法取以上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放置在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利用甲苯-乙酸乙酯(1:1)作为展开剂进行展开取出,最后晾干,喷洒二硝基苯肼乙醇试液,进行加热,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楚为止。

2.3芍药苷的含量测定参考具体的色谱条件,接着进行对照品溶液、供试品溶液以及阴性样品溶液的制备,其色谱柱:Hypersil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水(9:89);检测波长:230nm,流速:0.9mL/min。在完成溶液的制备之后,接着进行系统适用性实验,同时考察其中的线性关系,接着再进行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针对其回收率的试验,具体为,取已知含量的供试品0.19mg·g-1的样品适量,精密加入一定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取芍药苷3.6mg置10mL量瓶中,加稀乙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各1mL,按上述色谱条件测定芍药苷含量,得芍药苷平均回收率为99.68%,RSD为1.45%。结果表明,本方法加样回收率好。结果见表1。

3讨论

参桂鹿茸丸能够治疗由气虚血亏、肝肾不足引起的体质虚弱,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自汗盗汗,失眠多梦,肾寒精冷,宫寒带下,月经不调。其形状表现为棕黑色的水蜜丸,气味微香,味道微甜带苦。其执行标准参照《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试行)YBZ10312004[2]。

针对阴性样品的干扰,并不在本文中采用TLC的鉴别方法[3]。针对溶剂的选择,主要是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4]中牛黄降压丸项下含测的方法,选择水作为本文中的提取溶液,但是考虑到需要保护好色谱柱,因此在采用水提取,过聚酰胺柱,再用稀乙醇进行溶解。对已浸泡时间的考察,在样品中分别加入水浸泡三个不同的时间,对于超声提取的时间考察,样品分别超声30、45、60分钟,最后确定超声提取选择在60分钟。观察流动相分别为甲醇磷酸二氢钾-醋酸-异丙醇、乙腈及乙腈-水时的色谱峰峰形,其中以乙腈-水时的色谱峰对称性较好,并且对色谱柱的损伤最小,因此可以用乙腈-水。本品以全生粉入药,工艺比较简单,采用此种方法效果好,精密度高,回收率高,因此可以作为参桂鹿茸丸的质量控制方法。

参考文献

[1]马冬云.康瘫丸的质量标准[J].中国药师,2010,13(9):52.

[2]高剑锋,柳玉勇.补肾生智液的薄层色谱鉴别[J].中国药师,2012,19(11):16.

[3]彭飞城.小儿麻甘颗粒质量标准的建立[J].中国药师,2012,18(11):66.

[4]王志钢.眼用凝胶剂研究进展[J].中国执业药师,2012,2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