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管椭圆成像及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1-11
/ 1

小径管椭圆成像及质量控制

刘波

刘波(福建省特安安全技术服务中心)

摘要:影响射线照相底片质量的三大因素是:①对比度;②不清晰度;③颗粒度,下面我们就分别论述这三大因素在小径管探伤中的作用和选择。

关键词:小径管椭圆成像质量控制

射线照相是无损检测的主要方法之一,由于它能直接获得缺陷的直观图像,对缺陷的定性,尺寸的定量比较准确,而且结果可以长期保存,所以被广泛采用。同时由于射线照相对体积型缺陷(气孔、夹渣等)的检出率很高,所以在小径管探伤中得到了更多的应用。

射线照相中的小径管,通常是指外径≤89mm,壁厚≤8mm的钢管对接焊缝。小径管在高温、高压对蒸汽锅炉及热水锅炉中广泛存在。以一台300MW的火力发电机组为例:它一台1060t/h的锅炉安装焊口总数大约18000道左右,而小径管焊口就约为15000左右,约占83%。而且依据我们的标准和惯例都实行100%的射线探伤。如此看来,小径管射线照相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接到委托单时,首先应根据总体任务编制出射线检验通用规程,再根据各试件的不同情况制定射线检验工艺卡,根据工艺卡选择合适的仪器、胶片和探伤时机。

众所周知,影响射线照相底片质量的三大因素是:①对比度;②不清晰度;③颗粒度,下面我们就分别论述这三大因素在小径管探伤中的作用和选择。

对比度:我们把底片上某一小区域和相邻区域的黑度差称为底片对比度。对比度大,底片上缺陷的影像就容易识别。可由于小径管椭圆成像采用的是双壁双影法,射线在穿过工件到达胶片时,工件的中间和两端会产生很大的厚度差。这样,往往是中间部分黑度正好,而两端(死区位置)的黑度还太小,不利于对体积型缺陷(如气孔)的检出。所以,为提高缺陷检出率,在观片灯亮度及观片条件的允许下,一般适当增加曝光量,采用较大的黑度。同时透照角度也不能太小,但是由于透照角度的增大,对根部未焊透及裂纹等面积型缺陷的检出率又下降,所以一般以底片上焊口椭圆成像的开口宽度3mm~10mm为宜

S—射线源△h—焊缝余高,b—焊缝宽度,q—椭圆开口宽度(椭圆影像短轴方向间距)

L0=(b+q)L1/L2=(b+q)*﹛[F-(Do+△h)]/Do+△h﹜

根据上面经验公式:Lo越大,椭圆开口间距也就越大,但由于现场施工条件不确定,F也就不确定,一般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采用“四分之一”法,即Lo为1/4左右,这样既满足了施工生产的需要,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可以满足底片对灵敏度和缺陷检出率的要求,也和上式中所算出的结果基本相符。

不清晰度U:由几何不清晰度Ug和固有不清晰度Ui组成,

由经验公式Ugmax=dfL2/L1,df—焦点尺寸

Ug与df和L2成正比,而与L1成反比,而Ui主要与射线能量成正比,由Ug与Ui可知,在保证穿透力和黑度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较低能量射线,较大焦距,以此获得较高清晰度的底片。

颗粒度:就是按一定方法求出的底片黑度张落的客观量值。也是最终成像和发现,认定缺陷的重要依据。

由于现代化大机组火力发电站小径管壁厚大多≤8mm,其中合金管件比较多,而且大多采用V型坡口,全氩弧焊接或氩弧打底,电焊盖面,单面焊接,一次成型的焊接方法。所以微小缺陷,尤其是气孔和未熔合比较多,因此,在选择胶片时,应尽量选择细颗粒度胶片,以此来发现更多的微小缺陷。可是由于细颗粒度的胶片感光速度慢,增加了曝光时间,由于射线对人体的辐射伤害,应尽量减少曝光时间,如果过多提高管电压,底片的固有不清晰度又增大了。所以,在小径管射线成像时,为了得到合格的底片,必须综合考虑以上三种因素的影响,选择合适的参数。由于小径管射线照相是采用双壁双影法,有较大的厚度差,所以在满足其它条件的基础上,为了有较大的宽容度,.我们一般都采用“高电压,短时间”的方法,这样既得到了合格的底片,有满足了工程上的需要。以华能沁北发电厂为例:它是首台国产600MW超临界机组,锅炉是采用强制循环螺旋水冷壁形式,焊口规格为Φ31.8×7,这样的规格在以往的工程中是很少见的,我们通过“高电压,短时间”、细颗粒度胶片、良好的散射线控制方法等一系列工艺的优化,底片的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受到了业主和华能北京质检中心站的好评。

此外,我们还应尽量选用先进工艺和设备、材料提高小径管射线成像的质量,加强对暗室处理工作的管理,改善胶片储存环境。如:采用Se75放射源,小焦点尺寸的X射线机,加强射线照相时散射线的背后屏蔽,为了提高对高合金、热处理焊口的缺陷检出率,在100%射线检验的基础上,对重要部件增加100%超声波检验和100%表面检验,一道焊口透2次或3次,所有这些都保证了小径管射线成像的质量,提高了无损检测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