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浅谈正确理解和把握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

姚家福

姚家福(中共梨树县委党校吉林梨树136500)

中图分类号:D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3-0000-01

摘要:党内民主问题,历来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发展党内民主,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原则。发展党内民主,关键是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正确理解和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是正确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关键。

关键词:民主集中制;民主;集中;原则

一、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增强党的活力和团结统一,这是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得出的科学结论

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精神,深入研究探讨新时期民主集中制建设的理论,确保正确运用民主集中制,对于我们在党内生活和国家及社会生活中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加快发展党内民主和社会主义的人民民主,对于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内民主问题,历来是党的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发展党内民主,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基本原则。发展党内民主,关键是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目标,就是要努力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我们党在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长期过程中,明确提出了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的统一,突出强调了民主和集中的辩证关系。这是我们党从理论上对民主集中制所作的新概括,是对列宁提出的原则的发展。回顾党的历史,民主集中制贯彻执行中经常反复出现的问题主要是:

1.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形成个人专断、家长制。这种倾向主要存在于某些领导干部中,这些人独断专行,家长作风严重,把自己主管的地方、部门或单位看作是一个独立王国,称王称霸,为所欲为;他们不能正确处理自己同其他同事的关系,高高在上,把组织当作自己的工具,违反民主程序,个人决定重大问题;他们不以平等的态度待人,不尊重甚至侵犯党员的民主权利,把上下的关系搞成封建社会那种君臣父子关系或帮派关系。这些人打着民主集中制的旗号,实际上却离开民主强调集中。把集中发展为专制,这同民主集中制中的集中已有本质的区别。

2.片面强调民主,只要民主不要集中,形成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主要表现是分散主义、极端民主化、本位主义等。有这种倾向的领导干部,把自己领导的地方和部门看作是独立王国,为了局部利益、本位利益不惜牺牲全局、整体利益,对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对于中央和上级的决定,采取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的态度,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形成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局面。另有一些人,以民主为借口,要求有不受限制的个人绝对自由,在重大的思想理论和政治原则问题上同党中央唱反调,有的甚至发展到搞非法帮派活动的地步。这两种错误倾向的发生,可以说都是民主和集中的关系处理不好,二者的统一受到破坏而造成的。

二、正确理解和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是正确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关键

党章中明确规定“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民主集中制是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只有坚持民主与集中的辩证统一,才能防止和克服专制主义和极端民主化这两种错误倾向。

如何把握民主集中制的实质,这是我们在坚持民主集中制中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民主集中制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概念,最初它是作为党的组织原则提出来的,当党的组织原则具体化为党的组织制度之后,又派生出领导制度、工作制度、党内生活准则等概念。当它作为党的群众路线运用于党内生活,又成为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后,民主集中制又成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组织原则。无论在哪种意义上使用民主集中制,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是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民主与集中的关系。

三、民主与集中是民主集中制这个统一体中两个矛盾着的侧面,它们既矛盾,又统一

民主集中制的民主,就是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只有充分实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才能活跃党内生活,使党的各级组织和党员发挥积极性,增强责任感,集中才有深厚的客观基础。民主强调党的领导权力的合法性,党的基础的阶级性,强调党的权威的理性化,强调决策的民主化,排斥个人独裁;民主集中制的集中,就是全党意志、智慧的凝聚和行动的一致。党要形成强大的战斗力,领导全国人民实现党的纲领、目标,必须实行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否则,党的组织和党员各自为政,自行其是,党就会软弱涣散,什么事情也办不成。集中是民主的必然要求。集中,就要集中正确的意见,使之成为多数人的共识,形成正确的决策,并坚决付诸实施。集中强调党的力量的集中、战斗力和高效率。民主主要是决策机构的形成机制和决策机制,集中则主要是决策执行的机制。同时,民主和集中又是相辅相成、密切相联、辩证统一的。集中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

坚持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反对两种倾向。党的民主集中制是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其中民主和集中都具有两重性。民主一方面是集中的生气勃勃的基础,另一方面又要受集中的指导。发扬民主时,不能只强调民主的基础作用,不强调民主须以集中为指导。集中一方面是对民主的强有力的指导,另一方面又必须以民主为基础。加强集中时,也不能只强调集中的指导职能,而忽视必须以民主为基础。

四、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关系,就是指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一方面,集中是以民主为基础的。党的集中统一必须建立在党内民主的基础上,如果没有广泛的民主作基础,大家有话不讲,或有意见分歧,就不可能有正确而有效的集中。另一方面,民主也不能离开集中的制约,要在集中的指导下进行。因为没有集中,党就没有战斗力。如果民主离开集中的指导,就会走到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的邪路上去,就会变成一种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空谈。因此,在实际贯彻过程中,必须既要充分发扬民主,又要实行正确的集中,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

始终把握住民主与集中的统一,就把握住了民主集中制的核心,把握住了民主集中制的实质。一是民主与集中不能相互割裂。民主是集中的基础和前提,集中是民主的必然发展和要求。没有充分的民主,不可能形成正确的集中;没有正确的集中,民主就没有任何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既不能离开民主谈集中,也不能离开集中谈民主。二是民主与集中不能相互替代。民主和集中各有其作用范围,该民主的就要民主,该集中的也一定要集中。该民主的不民主,就会形成领导包办和群众的消极无为;该集中的不集中,在上级会出现失职,在下级会造成擅权。这都会对党的事业形成危害。三是民主与集中二者决不可偏执一端。如果只要民主而不要集中,必然会导致自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盛行;反过来,只要集中而不要民主,就可能出现“一言堂”,个人说了算。当然,这样讲不是说不可以在某一时期或某一范围内,针对实际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和形势任务的需要,较多地强调民主方面或较多地强调集中方面。例如,在权力过分集中的地方,应着重强调民主方面;在自由主义、分散主义比较严重的地方,则应着重强调集中方面。但是,无论强调民主,还是强调集中,都必须以坚持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绝不能为了强调某一侧面而又削弱甚至牺牲另一侧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