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护理安全文化提升门诊护理管理质量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推行护理安全文化提升门诊护理管理质量

邵梦娟陶鸿雁

(乐山市人民医院门诊;614000)

【摘要】目的:推行护理安全文化,提升门诊护理管理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门诊护理工作资料,设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门诊护理质量影响因素。另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的门诊护理工作资料,设为观察组,以回顾性分析结果为基础,推行护理安全文化进行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投诉发生情况、护理风险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护理安全文化的推行,可提升门诊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和投诉发生率,后续工作中可予以推广。

【关键词】护理安全文化;门诊护理;护理管理;护理风险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1-0626-02

前言:门诊部(outpatientdepartment)是医院的核心机构之一,门诊综合科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分为多个科室,主要从事咨询指导、分诊、疾病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检测等工作。由于随着门诊患者的增加,工作压力较大、内容复杂,安全性不容忽视,此前各地门诊部护理方面的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给予优化非常必要。研究指出推行护理安全文化有助于应对该问题,我科进行了研究调查,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的护理工作资料,设为对照组。另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的门诊护理工作资料,设为观察组。对照组共接待病人63520例,共有护理人员17名,均为女性,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28.3±2.7)岁,护龄1-11年,平均(4.1±1.7)年。观察组共接待病人63690例,共有护理人员17名,均为女性,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28.1±2.8)岁,护龄1-12年,平均(4.3±1.5)年。两组护理人员工作经历、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且患者和护理人员均知情参与调查。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用护理管理方法,对该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门诊护理质量影响因素,包括护理人员专业能力、护理规范性、护理管理有效性三个方面,针对上述因素,在观察组的工作中推行护理安全文化,具体措施包括框架建立、知识培训、专业培训、工作监督四个方面。

①框架建立。框架是指在明确门诊护理质量影响因素后,针对所有因素拟定管理原则,如护理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则给予专项培训;护理规范性不佳,则明确护理流程;护理管理不完善,则建立监督制度。该举措强调为门诊护理质量的提升提供框架性指导和工作范围。

②知识培训。知识培训主要指护理安全知识、风险规避知识等。告知所有门诊部工作人员需要注意的安全内容,如信息标本的保存、患者感染预防、跌倒预防、标识牌的摆放等等,均生成规范给予传递。确保门诊部门可以有效规避风险,提升护理管理的综合效果。

③专业培训。专业培训是知识培训的延伸,重点针对护理人员,以快速提升其专业护理能力。采取老带新的方式,在安全知识、风险规避知识传递完毕后,专项进行护理能力指导,如门诊患者出现血压骤降,应快速给予药物护理及处理流程;门诊工作中随时主动询问观察患者是否需要帮助;患者出现某些疾病的临床症状,候诊时出现突发临床表现是应快速辨识提升分诊能力等。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也能提升管理的针对性。

④工作监督。为保证上述工作得到有效执行,建立以护士长为核心的管理小组,以护理超过5年的护士充实到小组中,针对护理工作的所有环节展开评析,了解其中的不足寻求改进。如部分经验缺乏的护士依然不能有效进行患者分诊,于每周进行额外的加强培训,直到其能够有效掌握相关能力。该措施以管理为视角,能够提升护理质量和安全性,降低护理风险。

以t检验计量资料,以X2检验计数资料,以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

1.3观察指标

本次调查主要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细化为两组患者和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投诉发生情况、护理风险发生情况。其中护理风险包括院内感染、跌倒、划伤等以风险发生数/患者总数*100%表达风险发生率。

2.结果

2.1两组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观察组患者(n=60)和护理人员(n=17)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p<0.05),结果如下:

表1两组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

门诊综合科(outpatientdepartment)在医疗机构中作用突出,其护理工作的质量和管理工作水平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常规工作的不足近年来多次显现,需要给予重视和解决[1]。我科在本次研究中,强调了护理安全文化的推行,拟定框架建立、知识培训、专业培训、工作监督四个方面措施。将门诊综合科的护理工作和管理工作纳入统一的系统下给予综合处理,有效提升了各项工作的针对性和效率。以框架作为指导,约束工作边界、明确核心内容,知识培训和专业培训直接优化了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规避了风险,提升了护理质量,工作监督则能发现问题,给予改进[2]。从结果上看,观察组护理成效也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护理安全文化的推行,可保证门诊护理管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和投诉发生率,提升出诊医师、门诊患者和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后续工作中可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杨红兰.安全管理在提升儿科门诊护理质量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49):142-143.

[2]严娟,吴飘飘,陈洁银.目标管理法在口腔门诊护理单元质量控制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06):186-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