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维修过程中的轴承维修方式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机械维修过程中的轴承维修方式研究

朱觉荣

广东利迅达机器人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机械维修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重要方式,是设备运行使用中重要保障手段。机械维修中,轴承维修是重点,轴承维修程度直接影响机械整体维修效果,是衡量机械设备运行维修的关键。轴承自身质量高低影响设备使用寿命及精度,下文就机械维修过程中的轴承轴承安装及拆卸方式着重分析,研究轴承维修中需注意的不同问题。

关键词:机械维修;轴承;故障;配合

机械设备使用维修中,轴承是其核心运转支持零件,其自身容易损坏。不同机械设备故障维修中,轴承故障需对应维修人员给予足够重视,轴承是设备启动的关键,可确保设备正常稳定运行[1]。相较于滚动轴承,滑动轴承运行噪音小、使用寿命长。滚动轴承向心轴承由保持架、滚动体及外圈组成,承受径向作用力。滚动轴承外圈位于轴承座孔,内圈依附轴颈,同步旋转。

1.轴承安装及拆卸方式

1.1轴承安装方式

1.1.1大体积轴承安装

离散轴承在安装中受结构影响不大,安装方式简单,将内圈及外圈区分安装,需重视安装中控制要点,将轴承滚道及滚动结构进行全面保护,避免零件运行受损。轴承是机械设备核心部件,具有灵活性特征[2]。大部分轴承体积较小,但是部分机械有特殊需求,轴承体积大。大体积轴承安装应适当增加安装压力,多采用加热方式增压。轴承安装紧固度受安装中温差影响较大,以此大体积轴承安装中需将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针对需求进行提升,切勿盲目提温,温度过高将导致轴承强度受到影响。

1.1.2滚动轴承安装技术

滚动轴承安装要保证周围环境干燥且无粉尘,一些高精度滚动轴承安装需做好现场处理。安装滚动轴承前准备好必备零件及工具,和轴承配套部件及工具如轴承箱、轴提前清洗,去除毛刺,轴承箱表现去砂处理,轴承基础部件在安装前再次检查其精度,确保公差符合要求后进行安装[3]。安装到对应步骤后才能打开轴承报装,避免提前打开使轴承受到污染。

(1)圆柱形内孔轴承安装

首先,对于非分离轴承,需配置较紧内圈/外圈,安装前在轴承、轴承座涂抹机油润滑。若配合不紧,小轴承通过手锤轻击轴承圈套圈,使轴承就位。在轴承圈表面均匀敲击,避免轴承卡住。一般轴承采用机械法安装到位,也有部分轴承采用油压法安装。

再者,分离型轴承内圈和外圈分别安装,安装操作简单,内外圈采用过盈配合,便于安装的固定。安装好内圈的轴插入外圈轴承箱,操作需谨慎小心,避免损坏滚道及滚动体。

最后,大型轴承安装需增加安装压力,采用上文所述加热法完成安装,轴承及轴通过计算温差设置加热值,现场安装中未避免迅速冷却,可加大温差(最大温度控制在125℃以下,避免过高温度影响轴承材质稳定)。

(2)锥形内孔轴承安装

锥形内孔轴承可安装在锥度轴颈处,也可安装在有退却套锥面位置。锥形内孔轴承配合要求严格,轴承进入锥形轴颈,内圈膨胀,轴承径向游隙降低,需控制轴承压进锥形配合面距离,实现对径向间隙的调整[4]。

对不可分离轴承径向游隙而言,主要采用塞尺对游隙测量。可粉粒轴承操作原理简单,以外径千分尺测试内圈膨胀,获取径向游隙最小量。安装在锥形轴颈的圆锥孔轴承,安装方式可选择机械法、加热法或锁紧螺母安装。

(3)推力轴承安装

推力轴承紧圈及轴采用过度配合,活圈和外壳孔为间隙配合,轴承安装简单,对双向推力轴承,则紧圈需轴向固定,避免轴转动。

1.2轴承拆卸

若对拆卸轴承再利用,不能以滚动体施加拆卸力。分离型轴承内外圈分别拆除,非分离轴承,具有较松配合的轴承圈先从座上拆除,对过盈配合的轴承圈则针对轴承类型及尺寸按照专业工具拆卸[5]。

1.2.1圆柱形内孔轴承

(1)以手轻锤轴承圈,使用拉手拆卸小轴承。拆卸若轴承箱想采用装卸螺钉固定,开有螺孔,外圈拆卸较为方便,在这里不做过多阐述。

(2)配合较近的大型轴承,需投入较大拆卸力,拆卸长久工作,有摩擦腐蚀的轴承,需注重对轴承及配件的保护,采用油压法进行拆卸,配置中需有必要油道、油槽,避免油积聚。

(3)使用中发生损坏的大型轴承拆卸原理简单,损坏后的轴承再利用价值不大,可采用气切割方式将轴承内外圈切割为多个部分(一般为2-3个),取下轴承内外圈,注意对轴承座及轴的保护。

1.2.2锥形内孔轴承

紧定套的轴承可松动螺母,以手轻锤轴承圈,拆下轴承。在锥形轴颈部位的大型轴承的,需采用油压方式拆卸,在配合面注入一定压力液压油,轴承可和接触面轻易分离。

2.机械维修中轴承维修方式

2.1轴承检修

若发现机械设备运行困难,若发现出现故障,需将轴承及时拆除,检查故障点,记录取出轴承的外形,同时检查内部润滑油是否充足,做好维护检查工作。之后,将轴承存放在专业位置,清理汽油等污物。轴承清晰中,需有序开展工作,先对轴承整体简单清洗,之后细致的对其全面清理,将轴承结构清理完毕。清洗中切勿以手持轴承,要放在清洗平台处理。之后采用柔软刷子将润滑物处理,推进下一步清洗工作。

拆卸下的轴承清洗后及时检查,分析是否能够再次使用。检查观察轴承身上是否存在不明物质,观察轴承结构是否完整,精度值是否可靠。轴承架的磨损程度、滚动面状态都影响轴承二次使用。

2.2轴承维修

轴承维修中,需了解轴承代号、型号,尽可能选用原型号零部件。一些设备受工作影响,常更换轴承,更换轴承后可能出现烧坏现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更换型号存在差异,代用轴承存在质量问题,轴承质量层次不齐,多存在“以次充好”现象,影响设备使用寿命。机械维修中,旋转轴承需避免长期旋转磨损,降低设备使用寿命。机械维修需对轴承外观检查,测试机能,保障设备质量。

2.3注意事项

2.3.1轴承座圈拆卸技巧

大部分机械设备发生连杆轴承损坏后,外圈仍在连杆孔中,拆卸困难。外圈钢材坚固,钢锯切割容易打滑,敲击容易损坏连杆。拆卸可以在台钳上固定连杆,以重型套筒扳手套头,选择尺寸稍大于连杆轴承孔尺寸的套头顶住连杆孔,选尺寸稍小的套头顶住外围轴承,加大钳夹力度,将轴承外圈压出,顺利拆卸座圈。

2.3.2轴承自身问题

机械维修中,维修人员应了解市场上的不同轴承型号区别,在轴承维修前全面检查轴承信息,测试性能检查外观,确保轴承质量满足需求。

2.3.3切忌装反

机械维修中需准确把握轴承方向,科学安装,保证设备正常工作。但是,部分机械轴承外部特征相似性较高,无论哪方向均可装入,容易出现轴承方向装反的问题。因此,维修人员在安装前需把握轴承结构要求,仔细阅读说明书,确保轴承维修可靠性。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实际的机械设备维修工作中,需认识到轴承对设备运行的重要作用,从实际情况出发,选择科学的维修方式。要给予轴承维修过程足够重视,了解轴承说明书规定,了解轴承信息,保证维修工作准确性和高效性,为机械设备持续运行奠定基础,促进工业生产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杨铸刚.浅谈机械维修过程中的轴承维修[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7(7):35-35.

[2]郭颖俊.机械维修过程中的轴承维修技术要点[J].现代制造技术与装备,2017(9):120-121.

[3]黄清华,江检兴.简论机械维修过程中的轴承维修[J].科技风,2017(24):108.

[4]王惠先.机械设备的维修与检测工作探究[J].南方农机,2017,48(22):53-53.

[5]王朝阁,庞震,任学平,etal.ELMD和MCKD在滚动轴承早期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机械科学与技术,2017,36(11):1764-1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