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实施变化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2
/ 2

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实施变化分析

郭亚坤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货运部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为满足中国铁路总公司“强基达标、提质增效”的需要,逐步提升运营效率,释放生产力,降低铁路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自2018年3月28日在全路范围内全面实施了货运票据电子化,中国铁路货运正式进入“电子货票”时代。实施后,利用电子票据信息串联整个运输物流全过程,对货运资源和生产要素进行深度整合、对办理流程和服务模式进行全面优化、对信息应用与效率需求进行无缝对接。通过对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现状、变化分析,提出下步发展方向。

关键词:铁路;货运票据电子化;分析

1概述

铁路货物运输票据主要以传统纸质运输时,货运人员受理完运单提供给货调安排车辆,再给外勤装车,装完后送至内勤制票,制完票货运值班员核实信息后安排人员送至运转,车号人员按照票据录入现车系统,核对票车信息打印编组顺序表,送至机车乘务员,这样发站一套全过程下来,除去装车时间外,至少需要额外花费3-4个小时。货票传递时,采用货运-运转-机车乘务员三方之间的人工传递、在交接簿册上签认,这种方式既容易造成票据的损坏、丢失,同时作业人员在传递过程中存在人身安全隐患。

货运票据电子化不仅取消了货票手工填记、票据纸质传递,方便了现场货运、车务和机务人员作业,同时票据在车务、机务、车辆等各岗位间采用电子信息传递,真正实现了货物从受理至交付全过程的电子服务链条,大大减少了车辆由于票据交接产生的站停时间,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货物流、作业流、信息流三流合一,使货运场站、技术作业站作业能力和运输组织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2实施货运票据电子化的变化

铁路实施货运票据电子化后,发生了四方面明显变化。

2.1适应市场需求

(1)为客户提供便利服务。一是优化完善需求原提、需求受理、订箱、装车、制票、始发、在途、终到、卸车、交付全流程信息的闭环管理功能,为客户精确运费查询、货物实时追踪和运单完整信息查询提供保障,使客户足不出户即可畅游铁路发货运输。通过互联网网上营业厅、95306网站、车站营业室电话等多种渠道办理货物托运、业务咨询等业务。二是客户凭运单需求联或电子信息进货装车,出货凭收货人存查联,减少客户在场站装卸车时办理各项手续的时间。

(2)简便客户领货手续。在现行的纸质领货手续的基础上增加凭领货密码的电子领货服务,解决客户传递纸质领货凭证的不便。电子领货时,到站验证领货密码,采集经办人身份证和头像影像资料,即可办理交付手续。

(3)方便专用线(专用铁路)企业与车站间的车辆交接。改变企业运输员与车站货运人员使用传统纸质货车调送单进行交接的做法,由企业运输员通过互联网的电子商务系统或手持机APP软件录入专用线(专用铁路)的装卸车信息,进行电子交接。

2.2提高运输效率

(1)取消手工填记和纸质票据传递。货运票据电子化的推广和运用相对于传统运输方式是一次深刻的变革,电子票据代替纸质货票,取消了人工传票。场站作业能力和运输组织效率得到大幅提升,大大减少了交接时间和站停时间,运输效率得到有效提高,同时也消除了作业中的人身安全除患。

(2)实行整列一票运输。对整列运输的货物品名、托运人、收货人、发站、到站和装卸地点相同的整列直达货物可按一票运输。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满足运输管理的需要。核算人员不到1分钟就可以制出整列车的运单。

(3)优化作业流程。一是内勤人员由审核纸质运单改为在电商系统审核需求信息;由在纸质运单、货票上加盖的各类戳记,改为电子标识;增加电子领货方式,内勤需验证电子领货密码;增加证明文件等相关资料图像采集;由套打货票改为直接打印运单(运单、货票合一)。二是外勤人员录入装卸车电子信息和回送清单为相关单据匹配车辆信息。由补充纸质运单、填制纸质回送清单、集装箱装载清单。改为补充电子信息,不用再填制各种纸质票据。三是由核对纸质票据信息改为核对电子票据信息,根据电子票据信息安排取送车作业。

2.3节约运输成本

(1)对现行的货运票据进行整合,公布19种格式票据。一是对物品清单、特殊货车及运送用具回送清单、货车装载清单、货物运输变更要求书、货车篷布交接单等13种货运票据以及证明文件全部采集电子信息,替代纸质货运票据传递和交接。二是将现行货物运单、货票、快运货票整合为运单。将现行的货车装载清单、集装箱货车装载清单、零散货物装载清单、1.5吨小型箱货物装车清单整合为货车装载清单。三是修改了物品清单、货运记录、普通记录、货车调送单、特殊货车及运送用具回送清单、货车装载清单、超限超重运输记录等单据格式。

(2)取消纸质簿册、自动生成电子簿册。实施货运票据电子化后,对全局的货运簿册重新进行了梳理和分类,对能够通过电商、货运站等生产系统自动生成的相关簿册全部取消设置纸质簿册,启用电子簿册。其中,通过采取大数据网络版实现共享的簿册表格31个、通过Office电子版用于一次性记录的簿册表格6个。取消纸质簿册后,电子簿册系统自动生成,信息更加准确,降低了职工劳动强度,现场作业更加规范简便,也降低了站段运营成本。

2.4推动融合发展

(1)畅通国境站与海关的信息交互。通过中俄两个国境站间、国境站与海关间的数据信息交互,打造信息交互平台,拓展多式联运业务,带动货运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一是充分利用现车系统到达预确报和货运站系统到达股道提前分配功能,建立大列重车到达预报和预警机制,保证中欧班列的顺利出入境。二是对集团公司管内到达进口铁矿粉和煤炭的企业,通过卸车组织微信管理群发布预警信息,方便接卸单位和车站提前做好卸车准备,减少了在国境站和到达站的重车积压。

(2)利用手机APP,完成专项信息交互。如绥芬河站针对国境站木材交易的客户群体,专门建立手机APP,实现与现有电商平台等系统的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构建绥芬河物流信息平台,实现到货通知(APP推送形式)、车辆预订、车辆查询、取票变更、货物追踪、运费测算、营业站(办理限制)查询、运输咨询、在线客服等,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货运服务。为货运改革和可持续发展,货物运输经营决策提供坚实的信息技术支撑,为广大客户提供准确、及时、透明的全程物流信息服务。

3下步发展方向

3.1优化岗位人员

随着全路货运票据电子化工作的深入推进,研究重新规划各营业厅综合窗口设置,按照以客户为中心的原则,整合优化货运相关作业流程,试点在货运营业厅设置综合窗口,实现客户在营业厅办理业务“一口对外、一人接待、一次办结”。

3.2实现无纸化运输

在基础数据库基本建立完善的基础上,研究深化货运票据电子化再开发和再利用,依托网络实现内外勤间信息交互,实现货运作业人员、装卸人员、专用线企业运输员的按需派班和车辆扣修等。实现电子签名条件下的无纸化受理、承运和交付,提升客户的体验感和承运人的运输效率。

3.3实现铁路货车状态修

综合利用系统功能,通过跟踪车辆的运行状态、运用过程中运送货物的静载重、装卸作业和调车作业中车辆保持完好程度、走行公里数、检修间隔内车辆状态和车辆的日常修竣历史,研究实现铁路货车运用的状态修。

3.4借助数据支撑优化场站能力

通过对各站段的到达未卸分布情况进行实时(每10分钟更新数据)分析,方便调度指挥人员优化车辆运行调整,对提高货运场站、技术作业站能力、效益数据化统筹分析提供技术数据支持,在货运生产组织中发挥更大作用。

3.5助力承运制清算

依托货运站系统、集装箱箱管系统、货票系统、现车系统高等生成的数据,保证了装卸车、清算运统一等数据信息的准确性,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工干预,加快货物运单清算进程,最终实现算账装车。

4结束语

货运票据电子化的推广和运用是铁路货运组织里程碑式的变革,对于提高运输生产效率,推动铁路货运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与运输生产相关的人员(包括行车、货运、机车、车辆等系统),要准确把握货运票据电子化实施带来的变化,进一步通过铁路货运技术和管理创新,为“强基达标、提质增效”创造有力条件,为铁路货运增量行动提供有力保障,加快赶上大数据时代发展步伐,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