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有颗“敏感”的心——听王道荣解读《老王》有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让学生有颗“敏感”的心——听王道荣解读《老王》有感

任澜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邵伯镇张桥小学225261

老师们常感到要抓狂,很多孩子作文要么无话可写,要么无病呻吟。不明白现在的孩子生活条件那么好了,生活那么精彩,为什么还是没有作文素材呢,即使我们为他创造素材,也总是写不出来。写出来也让人读来味同嚼蜡。我想原因是有很多的,也许作文题目没有理解,也许生活经验没能顺利调动,也许只是懒得写,更多的大概是觉得生活本来就是无趣平淡,没什么好写的。

你说“江南烟雨甜呀”,他说“没看出和江北的雨有什么不同”,你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他说“不就是一只白色的鸟吗”,你说“生活中不缺少美”,他说“是我的眼神太好看得太清”……老师无语。

孩子们这是怎么了呢?最近读王道荣先生的书,听他讲很多研读教材的案例,对于这样的情况似乎又找到了部分原因。

书中有一部分讲老师们研读杨绛的《老王》这篇课文,这样写道:

“后来,他们说,读到老王临死前来送香油和鸡蛋,真的内心感动……为什么这个场景我们会感动?是因为老王这个人,还是看老王的那个眼光?很多人说是老王很善良。老王当然是很善良、很老实的一个人,但是大家想想,这个善良是谁看出来的?满天下的劳苦大众,你的眼睛能看出他的善良来吗?你看不到的。只有像杨绛那种心肠的人才能看到……”

是啊,“只有像杨绛那种心肠的人才能看到”。杨绛先生的心肠,是怎样的心肠?有网友这样评价:“她坚忍于知识分子的良知与操守,她坚贞于伟大女性的关怀与慈爱,她固守于中国传统文化想的淡泊与坚韧,杨绛的内心是坚硬的,又是柔软的。”“是‘坚硬’的,也是‘柔软’的”说得最好。杨绛先生能于无为处坚守,亦能在乱世中善良,当然就很容易看到老王的善良。

这是一颗“敏感”的心。一朵花,一缕云,一个眼神,一个背影……都可以触动心房。轻轻的话语,不经意的举动,无人注意的角落……都可以打动。这颗心似黛玉一样善感,却无她的多愁,因为在磨难时,在困境中,这颗心又非常强大,作持久的坚守。孩子们要是能有这样的心,是不是就不会觉得生活无趣了呢?

可是,这世间又能有几个杨绛呢?平凡如你我,皆无法敢说能有先生的心智,何况孩子呢?不过,老师们可以有意地去培养,让孩子的心“敏感”起来。怎么培养呢?结合教学经验,我倒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轻轻唤醒

其实,孩子的内心本来就是敏感的。只是,当他们敏感的时候,我们给予他们的反馈可能是不屑。想起平时,他们一哭,我们都要好好教导一番:遇到事情一定要坚强啊。慢慢地,孩子认为自己的易感是幼稚的,是可笑的,是不被认可的,渐渐地如我们所期待的那样“坚硬”起来。我们忘了教孩子,有时候,心也是可以柔软的。想想看,当孩子看《小海龟成长记》,因为小海龟查点死了而嚎啕大哭的时候,你有没有笑话他胆子小?还是告诉他,你很高兴他是个善良的孩子,也希望看到他能像小海龟一样不畏任何艰难地成长?当孩子津津有味地看一只小蚂蚁搬家的时候,你有没有着急赶他走?还是和他一起蹲下来,感受那“一花一世界”?

所以,当孩子因为生活太无趣不会写作文的时候,当孩子对一切都有点冷淡的时候,孩子那颗“敏感”的心,就需要我们去唤醒,轻轻地唤醒。

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看动画片,一起做手工,一起看天上的云,一起徒步旅行……当他炫耀自己割破了手指也不流泪的时候,轻轻问一问:孩子,你不疼吗?当他拿到考试卷,不开心的时候,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你没事吧?……让我们轻轻地告诉孩子,他们的一切,我们都能理解,他们的所有感受,我们都能感同身受。让孩子知道,他们用心去体味的每一个瞬间都值得被尊重。我们是可以一起去感受生活,感悟美好的。心是可以这样“敏感”起来的。

二、用爱滋养

老师自己得先有颗“敏感”的心。其实是说,老师的心里要有爱。

老师可以“敏感”地注意到每个孩子的变化,:他最近在做什么?他为什么情绪低落?他的成绩为什么出现了这样的波动?……密切地关注每一个孩子,然后轻轻地用爱沟通,也许你不够智慧,但是你一定要真诚,相信孩子会向你敞开心灵的大门。也许,一时半会,孩子没表现出什么,但是,你对他的关注,就是对他心灵的最好滋养,孩子会很快感觉到自己在老师心目中的存在感,感受到老师特别的爱。

老师要“敏感”地怕不小心伤害孩子而学会对每个孩子微笑。你会发现,当你笑的时候,也许孩子都不知道你笑什么,就很自然地就会放松,也冲你微笑。因为他感觉到了你的善意。

老师能够“敏感”地察觉到孩子知道自己犯了错时候的恐惧而学会宽容。不要信仰“棍棒底下出孝子”。孩子毕竟是孩子,即便是犯了错,他的错也一定有个可爱的理由。你宽容,孩子才会敢于表达。

老师也“敏感”地发现孩子受到批评时是多么伤心而学会欣赏和赞美。“天生我材必有用”。评价的标准不一样,你就会看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光芒在闪耀。更何况,欣赏是一种真心诚意的学习。孩子身上也有很多值得老师学习的地方。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所谓“教学相长”“见贤思齐”。老师学会欣赏学生,学生也一定会赞美老师。

杨绛先生的心最柔软的表现,是他懂得欣赏人世间的美好。她爱丈夫,也爱这世间所有热爱生活,能给予别人帮助的人。那是一种博爱。在她的生活中,即便是艰难困苦时,也不缺少爱。一家人的风雨同舟,相濡以沫,就是给杨绛先生心灵最好的滋养。那么,孩子在学校里的时候,老师无私的爱,就是给孩子敏感心灵的最好的滋养。

若如此,孩子们写作文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