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际法与词汇教学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交际法与词汇教学

杨德莉

彭州市濛阳中学

内容提要:本文从交际法的角度探讨了一下词汇教学,简单介绍了在词汇教学上的作用,并提出了创设交际型语境进行词汇教学,重视学生的输出运用,激发学习词汇的动机,并建议在教学中注意词汇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差异,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词汇进行口头笔头等的交际,从而有助于更好促进英语词汇的教学。

关键词:交际词汇方法

交际法,是英国应用语言学家坎德林和威多森等人在60年代末期创立的一种外语教学法。语言学家列脱尔胡特把培养交际能力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培养最初步的交际能力;二是培养交际能力。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为交际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可见,为交际和培养初步的交际能力是中学英语教学的根本教学目的。

一、词汇教学在交际中的作用

以前使用的统编教材以语法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学生在学习了几年的英语后,听说能力很差,有人说这是英语教学上的"聋哑病"。能不能听懂会说,能不能读懂会写,交际法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词汇。我们在英语学习和教学过程中,都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在阅读文章时,由于不认识文章中的关键词而往往影响我们理解的准确性。当我们在会话时由于不知道或不记得想要表述的用词时,而往往会处于"atalossforwords"的尴尬境地。可见,词汇在交际中起很重要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词汇教学。

二、运用交际教学思想教授词汇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词汇教学与语言运用相结合。

交际法理论奠基人之一费思对词汇持有这样的观点:我们通过一个词和它与别的词之间的关系来确定它的意思。例如:Thenightissostll."still"在这个句子中是"寂静"的意思。Heisstillachildafterall.在这里"still"是"仍然、还"的意思。这说明教词汇要"词不离句"。交际法要求对词汇做到:①recognisingandunderstandingitsmeaningbothinandoutofcontext;②usingitnaturallyandappropriatelytothesituation.

2.词汇教学的量。

根据交际法的观点,教师要教给学生相当数量的认知词汇和应用词汇以保证学生能够参加交际活动。分清要求,区别对待,有利于教师在词汇教学上避免盲目性,加强针对性,既要学好基本词汇以保证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巩固,又要学到认知词汇以保证学生语言技能的培养和交际活动的需要。

3.词汇教学的度。

这儿所说的度,是指人们记住一个生词是靠强度(Intensity)还是频度(Frequency)。没有研究一个单词教多少遍或读多少遍才可记住。有的单词只见一次便可记牢。而有的单词重复几十遍还是记不住,这就涉及到词汇教学的强度和频度问题。斯戴维克(Stevick)认为,在词汇的学习过程中,频度几乎不起什么作用,起作用的是"强度"。

三、如何对词汇进行交际性教学

1.词汇教学与语言运用相结合

1)创设一定的情境,激发交流动机

通过语境策略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了解目的语的文化知识。“词语的意义只有通过语境才能学到。要想记住意义就必须在各种使用场合去接触它,就好比要记住一个人的面孔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它一样。”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情境,使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实践活动。激发交流动机,创设最佳语言学习环境.英语交际教学最重要的是交流动机,即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非智力因素之一。心理学向我们揭示这样一个规律,“个体一旦获得动机并发生作用,就能在学习中产生强烈的兴趣和持久力,大大地促进学习。创设许多贴近现实生活的话题与情境,足以使学生产生表达的欲望。这些话题有:购物,问路,打电话,谈工作等。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逼迫学生非说外语不可的条件,充分利用课本模拟的环境,去“逼”学生,令其不停地说,想方设法地问、答。

2)对所学语言进行输出

在交际运用阶段,要注意利用语言习得的手段引导学生学习。美国语言学家Krashen(克拉申)首先提出语言习得理论。语言习得是无意识的、自然的学习,是学习者在积极参与的真实环境中的学习。在交际中应有意识地变学生被动的“答”为主动的“问”。“问”是在语言输入大脑后的输出,能更多地调动大脑的思维。能主动发问是交际能力形成的明显标志之一,是学习由被动向主动的质的飞跃。把我们要教授的词汇通过学生主动的消化、吸收而转化为他们自己的知识。

2.词汇教学要注重跨文化运用

学习英语目的就是为了能和英语国家的人进行交流,而由于文化的不同导致词汇在不同文化间的涵义大相径庭,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而只根据字面意思与人交流必然会造成误会或引起麻烦.所以词汇教学应该让学生掌握其文化差异。

1)含义不同:“望子成龙”就不能译成tohopethatone’ssonwillbebecomeadragon,应译为tohopethatone’ssonwillbecomesomebody。

2)褒贬义不同:在英汉词汇对比时,应注意到许多词汇在一种语言中表示积极的、正面的意思,而在另一种语言中却可能表示消极的、反面的意思。如peasant在英语中通常指未受教育,举止粗鲁,缺乏修养的意思。而在我国,“农民”一词指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没有英语中的那种贬义。许多英语学习者以为“农民”就是peasant,在处理“我父母亲是农民”时,译为myparentsarepeasants是不对的,其实应用farmer一词才准确。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文化方面的差异语言禁忌,如老人不要称为(elderlypeople),用“年长的公民”(seniorcitizens)这一委婉语来指代老人。

词汇教学是一个复杂的教学过程,它包括词汇教学的思想、方法、技巧等具体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因教学目的不同、学生年龄不同、所用教材不同而不同。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似乎认为,既然英语考试越来越重视阅读理解,客观试题在考试试题中占的比例越来越大,那么也许没有必要在词汇的学习上花费太多的时间。尤其令人遗憾的是,不少教师也持这一观点。在教学实践中,他们把时间越来越多地花在培养阅读能力和应试技巧上,而花在词汇教学上的时间越来越少。即使在教授词汇过程中,也显得缺乏足够的理论和令人信服的经验来指导词汇教学和学生的词汇学习。这种现象令人担忧。实际上,随着理解题和应用题在试题中越来越重要,应该说词汇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只能变得更重要,而不是不重要。端正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无疑是我们搞好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