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5跨高速连续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 1

C55跨高速连续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翟晓波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重庆400000

1工程概况

跨渝黔高速双线特大桥位于重庆市巴南区境内,途经界石镇跨越渝黔高速。跨渝黔高速双线特大桥起讫里程为DK25+257.73~DK25+849.300,桥梁全长591.57m。其中在渝黔高速GK1008+310处设置(40+72+40)m预应力混凝土三线连续梁,连续梁全长153.3m。环境类别为碳化环境作用等级为T2,正常条件下梁体结构设计寿命为100年,采用悬臂灌注施工。

2沿线水文地质概况

跨渝黔高速特大桥桥址地表为第四系冲洪积地层所覆盖,岩性主要为人工填土、粉质黏土、砂岩及泥岩夹砂岩,桥址沿线存在的特殊岩土主要为泥岩夹砂岩。施工区处于北半球副热带内陆地区,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类型。降水量充沛,时空分配不均,年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夏热冬暖,无霜期长;秋多阴雨,冬多云雾,日照时数少。桥址处地下水对砼及砼结构都无侵蚀性。

3原材料的选择

(1)水泥选用重庆铜梁西南水泥有限公司生产P.O52.5普通硅酸盐水泥,技术指标见表1。

(2)根据初步配合比进行了拌制试配与调整,混凝土粘聚性良好,保水性良好,工作性满足施工要求;实测表观密度2420㎏/m3。

(3)按调整好的基准配合比水胶比分别增加和减少0.02,砂率分别增加和减少1%。由于水胶比减少0.02后,计算配比胶凝材料用量为536kg/m3(高于标准要求最大胶凝材料限值≤500kg/m3),所以不进行该水胶比试伴。在拌合物坍落度不变的基础上,将水胶比下浮动的配合比进行拌合物性能检验,连同基准配合比各拌和30L,对以上配合比进行拌合物性能试验,检验结果见下表

(4)试验室配合比的确定

试验结果配合比编号为1的各项性能均符合设计与标准要求,该配合比计算时表观密度为2400㎏/m3,实测表观密度2420㎏/m3,该配合比即为试验室选定理论配合比。

(5)混凝土的总碱量、氯离子占胶材总量、三氧化硫占胶材总量计算

通过计算各类原材料中单方总碱含量为2.572kg/m3(总碱量计算包括水泥、矿物掺和料、外加剂和水的碱含量之和其中矿物掺和料的碱含量以其所含可溶性碱计算),符合标准不超3.0kg/m3的规定;单方CL-总含量为0.054kg/m3,(总CL-含量包括水泥、粉煤灰、水、粗骨料、细骨料、外加剂所含CL-之和),占胶材总量的0.01%,符合标准不超0.06%的规定;单方SO3总含量13.644kg/m3(总SO3含量包括水泥、粉煤灰、水、粗骨料、细骨料、外加剂所含SO3和),占胶材总量2.73%,符合标准不超4.0%的规定。

结语:通过对原材料的优选,合理配置,可以拌制满足规范要求的各项性能指标及现场施工要求的混凝土。

参考文献

[1]李北星,田晓彬,胡明义,关爱军,查进,周明凯,.箱梁C55高性能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研究[J].世界桥梁,2010(3):40-42.

[2]张志新,彭龙辉,陈勇.C55箱梁混凝土的制备与经济效益分析[J].重庆建筑,2017,16(10):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