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化学走进中学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0-20
/ 2

让绿色化学走进中学课堂

◆洪小凤

◆洪小凤福建省南安市第三中学362305

摘要:在社会大环境下,“以分数为尊”的思想占据着统治地位,注重训练学生的应试能力,却限制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化学实验后排放的“三废”往往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阐述了在化学教学中,关于对学生进行创新精神的培养与低碳环保意识的强化紧密结合的一点体会,从而让绿色化学走进中学课堂。

关键词:中学化学绿色化学低碳环保创新能力

一、社会现实

美国学者查尔斯·西尔曼在《教室的危机》中提到:“在中国历史上的教育,由于只知道背诵和记忆孔子语言,忽视了分析性、创造性教育,所以才导致了一个世界最伟大、最具有创新的文明的衰败,如果我们不记住这一教训,还会重蹈覆辙。”这一观点一提出,马上就引起了全世界尤其是中国极大的反响。

“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面对日趋强化的资源环境约束,每个公民都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健全激励与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现今,我们国家倡导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在“低碳”、“环保”的理念渐渐深入人心时,也需要让低碳理念在学校教育中生根发芽,中学教育更需要接受“环保”、“低碳”的洗礼。因此,在“高考”这根强大指挥棒的影响下,中学教育仍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双基能力,但更需要培养他们的以低碳环保理念为基础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便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寻求个人更好的发展。

二、专业背景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长期以来,化学实验所排放的废水、废渣、废气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一直是人们所困扰的问题,有些人甚至称化学为“毒学”。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化学工作者提倡实行“化学实验绿色化”,即“绿色化学”。这种观点的提出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对环境的挑战,是进入了成熟期的更高层次的化学。“绿色化学”的核心内涵是在反应过程和化工生产中尽量减少或彻底消除使用和产生有害物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要以“绿色化学”为主线,帮助学生树立低碳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进而让绿色化学逐步走进中学课堂。

三、教学实践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除了要注重向学生灌输“绿色化学”的思想之外,还可以通过讲座、校本课程、研究性学习等各种形式,以典型事例为主线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常例,讲解化学试剂的毒性、排放后的危害等等。比如说,在介绍“硫及其化合物”这一专题中有关二氧化硫的知识时,可采用列举案例及放映录像等方法,让学生对二氧化硫的危害有深切的认识。同时可利用身边的物质来说明其危害性。适逢梅雨季节,我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常见物质如布条设计了对比实验:将同样的布条一个置于空气中,另一个浸于收集来的雨水中。一段时间后,物品的状态就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布条被腐蚀得破烂不堪。学生亲身实践、亲眼见证了酸雨的破坏性,使其充分认识到了化学实验污染环境的严重性和危害性,认识到了治理污染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不断强化着学生们的环保意识。

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不仅仅是为了保护环境,究其根源更是为了保护我们自己。试想,一旦我们的生存环境被糟蹋得一塌糊涂了,我们还能何去何从呢?因此,要提倡学生从我做起,从实验室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在保证实验顺利进行的同时,要尽可能地节约药品,能少用的就一定要少用,能回收的就一定要回收,能循环利用的就一定要循环利用,总之,要用最少的量做尽可能多的事。“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长此以往,不仅节约了经费,而且减少了“三废”的排放,既保护了环境,又保护了我们自身。

另外,教师在课堂的讲授中不仅要讲解化学原理,而且还要分析如何利用化学原理来处理有害物质,使学生在掌握实验原理及实验技能的同时,能利用已掌握的知识合理治理污染,让学生时刻想到低碳环保,养成良好的习惯;并引导其多注意观察和发掘生活中及身边的一些小事,看其能否回收利用、能否通过自身的努力将其改造为化学所用。

四、感受

其实,低碳环保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注意挖掘,任何事都可以成就环保事业。而实践过程中,看到自己点滴心血的汇聚,看到自己的努力而慢慢垒起的成果,学生能感受到一种快乐的幸福。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不仅可以丰富化学课外生活、巩固和应用课堂知识、锻炼动手能力,而且拓宽了认识问题的思路,培养了学生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此时,学生变成了知识的主人,是知识的探究者、发现者;他们在品味成功和享受快乐时,其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教育管理杂志社策略与路径——新课程实施解读[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85。

[2]吴玖玖沈筱玉施能进实现化学绿色化的重要举措。上海:上海市报刊发行局《中学化学》,2005,9。

[3]范杰化学实验论.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