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现状与防范措施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5-15
/ 2

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现状与防范措施分析

陈冰柴中平

贵州省贵阳市妇幼保健院药剂科550002

摘要:目的:分析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现状与防范措施。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住院药房的1860张退药处方进行整理,对具体退药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儿内科、妇科、产科是排名前三位的退药科室;抗生素类药物是排名首位的退药种类;医师原因、患者原因、药房原因、药物及其他原因是导致住院药房退药的主要原因。结论:切实提高医务人员的理论知识水平和专业操作技能,积极改善不合理用药现象,加大药品管理监督力度,有利于减少住院退药情况,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关键词:原因分析;退药现状;住院药房;防范措施

药房是医院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属于综合性科室,包涵经营、技术、服务、管理、临床药学研究等内容,及时满足临床方面的用药需求、对药品进行合理管理和控制、尽量降低药品成本等是其主要职责所在,此外,药房还提供相关药品的咨询和指导服务,确保药品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程序化、经济化和连续化。药品属于特殊性质的商品,售出之后无法退换,而其质量好坏又与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1]。一直以来,退药在药房管理工作中都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难题,退药会在很大程度上增加药房药品管理工作的难度,也增加了患者用药的危险性。所以,如何对住院药房退药问题进行妥善处理,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和监督制度已经成为药房药品管理重点需要解决的问题[2]。本文对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住院药房的1860张退药处方进行整理,对具体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现进行以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对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12月住院药房的1860张退药处方进行整理,以退药通知单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对具体科室名称、退药种类、品种等进行分类,主要从三个方面总结退药原因,即医师、患者、药房。

2结果

.1分析各科室具体退药情况

儿内科、妇科、产科是排名前三位的退药科室,其中儿内科退药构成比为26.9%,妇科退药构成比为19.9%、产科退药构成比为14.1%,详细数据见表1所示。

2.2分析具体退药原因

住院药房退药原因主要分为4个方面,即医师原因、患者原因、药房原因、药物原因,详细数据见表3所示。

3讨论

3.1分析我院住院药房退药现状

本调查中共涉及1860张住院药房退药处方,医院管理和服务不到位是诸多退药原因中最重要的一种。儿内科、妇科、产科三个科室的退药情况最为严重,而这三个科室也是医院相对来说较大的科室,退药现象比较普遍,相关学者在调查研究中也得到同一结果[3]。儿内科退药之所以居于首位,主要是因为儿科收治的患者年龄偏小,病情变化和进展速度都比较快,可能需要时刻对药物进行调整,如果治疗期间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患儿家长就会提出换药或退药的需求,致使退药现象频发。妇科和产科患者多因为过度担心病情和恐惧服药期间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甚至部分患者不敢服药,再加上高昂的药物费用、患者发现药物说明书与自己病情不符等特殊原因要求退药。重症监护室患者病情危重且复杂多变,易出现各种并发症,致使主治医生不得不频繁调整治疗方案或药物,退药现象比较常见,但是这个特殊原因不存在于其他科室,还有些患者因为病情有所好转需要减少药物剂量或者病情发生变化需要更换药物等也是导致退药出现的原因之一[4]。

科室采取轮流查房、医生管床等措施也会导致退药,这是因为每位医生诊疗疾病的水平存在差异性,会为患者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或用药方案,对病情进行判断时也有所差异,使得所用药物品种各有不同,频繁换药。抗感染类药物是临床常用药,抗生素是诸多退药品种中最常见的一种,这与不规范使用抗生素存在密切关联,临床应该加强对各类抗生素使用情况的管理措施,合理规范用药[5]。

3.2分析住院药房具体退药原因,探讨防范措施

3.2.1医师、患者方面的原因和对策

相比较来说,临床医师日常工作量较大,剂量错误、给药次数错误、给药时间错误、处方不当、药物服用方法错误等医嘱开错现象很容易出现,而这些是导致患者退药的主要原因。在实际的诊疗过程中,如果医师未深入了解患者病情,或者考虑不全面,也会导致开错处方等不良事件发生;由于少数医务人员不具备工作责任心,医患之间的交流沟通不充分或者服务态度恶劣,部分医生开贵药、多开药导致患者出现不满情绪,从而造成退药现象[6]。

防范措施:医师在实际的临床工作中必须对处方进行仔细核对;具备临床专业知识水平,明确各种药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充分了解患者的既往史、过敏史、病史、家族史和体检结果等基本信息,作出明确的临床诊断之后再进行药物治疗,同时还要询问患者家中是否存在备用的药品,以免诊断不准确导致患者频繁换药或重复开药的情况;耐心主动的将治疗期间涉及到的各种药物的作用进行解释和说明,增进医患之间的关系,使其明确服药期间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充分理解、信任和配合主治医师的工作,防止拒绝用药的情况出现;医生和医生之间、医护之间也要多进行交流和沟通,提高彼此之间的相互配合意识和工作效率[7]。

3.2.2药物方面的原因和对策

不良反应是药物方面主要的退药原因,这也是无法避免的一个原因。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呼吸困难、寒颤等过敏反应、皮疹、瘙痒等轻微不适都可能导致患者退药。

对策:医师在诊疗期间应该明确告知患者所开具药品可能导致的不适现象,针对已经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医师应该进行耐心解释,提高患者的认知程度,避免其过度担忧而出现退药情况。由于药物存放的条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有些药品需要进行冷藏,这亦是导致患者退药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退回来的药品质量难以保障,为防止出现这种现象,在开具处方时,临床医师必须将药物存放要求告知患者,药房药剂师将药品发放给患者的时候也要进行简要说明,提高患者重视程度,使其有时间考虑是否需要继续拿药[8]。

3.2.3药房方面的原因和对策

发放错误药品给患者是药房最常见的一种错误,药剂师责任心不强、药品短缺、药品剂量错等是导致药房方面发错药物的主要原因。

对策:药师和医师之间应该增强交流,一旦药房人员发现错误问题,要及时和医师沟通,并采取纠正措施,医师明确处方存在的问题后及时改正;开具处方时,如果医师对药物不清楚或了解有限,可事先向药房求证,然后再为患者开药;药房可通过设立专门的药物咨询窗口,这不仅可以方便为患者提供药物方面的服务,还可帮助患者知晓哪些属于医保药物,了解药物的具体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各种不良反应处理方法,保证患者在自己经济能力允许的范围就诊,尽量消除其看病就医的顾忌和疑惑感,并在药师和临床医师共同指导下顺利完成临床治疗。鉴于此,医院应该定期组织药房培训,加强业务方面的学习和指导,切实提高药剂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改善药房日常工作环境,对各类药品分类摆放,增强药房工作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各项操作要严格按照既定流程执行;对退药原因进行定期分析;完善和改进退药监管力度,退药程序加强规范[9]。

综合上述分析,医院方面对药房退药原因要进行定期分析,避免日后工作中重复错误的出现,吸取经验教训;改变不合理用药现象;切实提高药房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医疗机构自身监督管理制度,促进医师、药房、患者三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为患者来院就医提供便捷,提高其对医院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塑造医疗整体服务质量和合理用药的医院良好形象[10]。

参考文献:

[1]刘艳秋.某院住院药房退药现状与防范措施分析[J].中国药业,2015,08(6):52-53.

[2]徐艳敏,张洪峰,李倩等.我院住院西药房退药现状及原因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2,09(6):118-120.

[3]吕亚玲.住院药房退药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医学信息,2014,07(21):55-56.

[4]王颖.差错管理制度对药房退药的影响及防范措施[J].中外健康文摘,2013,14(50):246-247.

[5]曹剑波.我院住院药房退药情况及原因分析[J].海峡药学,2012,24(9):209-211.

[6]肖惠萍.我院门急诊药房退药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外医疗,2011,30(36):114.

[7]肖廷英.住院药房5962例退药申请单原因分析[J].西北药学杂志,2013,28(3):318-320.

[8]李惠新.浅谈医院门急诊药房患者退药的防范措施[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3(3):207.

[9]储亚建.2010年度我院门诊西药房136例退药现象的分析和处理[J].求医问药(学术版),2011,09(7):210.

[10]张罡,李茜茜,卞元捷等.我院住院药房药品调配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中国药业,2014,36(20):101-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