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的绿化植物配置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浅谈城市道路的绿化植物配置方法

吴莹

深圳市万信达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深圳518000

摘要:城市道路绿化工作关系着整个城市绿化水平,需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合理把控各类植物的配置。本文主要是从城市道路绿化的重要性及其要求分析入手,重点介绍了一些科学合理的绿化植物配置方法,包含科学选择城市道路绿化植物,合理布置行道树种植设计形式,以及综合配置城市道路植物,为有效推进城市道路的综合绿化工作顺利开展,提升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水平,提供一定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城市道路;绿化植物;配置方式

前言

城市道路绿化工作是当前社会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城市生态建设、景观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可以给城市居民提供休闲舒适的居住环境,展现出城市的总体建设风貌。当前城市建设过程中道路绿化工程日益普遍化,很多情况下为有效适应绿化植物配置的需求,需要注重有效克服一些不利条件,采用科学合理的配置方法,创新配置手段,提升绿化植物的总体表现效果,提升城市道路绿化工作的整体水平。

1.城市道路绿化的重要性及其要求

城市道路绿化是现代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着城市文明的发展情况。积极开展城市道路绿化工作,一方面可以美化城市街道的总体外观,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净化城市内部的空气,减弱城市内的噪音,减少尘土,改善小气候环境,同时还能够针对路面加以保护,起到良好的防风、防火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组织和维护城市交通,并且还能够适当增加城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些年来,各个城市都逐渐意识到城市道路绿化工作的重要性,并持续加大绿化投入力度,道路绿化会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城市的建设水平。

实施城市道路绿化工作,需要合理选择的种植植物和形式,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城市复杂的地理环境,尽可能挑选一些耐淹、耐污方面的植物。种植绿化植物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多方面种植条件,满足城市道路车辆通行的要求。绿化设计工作进行中,需要针对街道的性质、日照、通风以及环境因素,采用分段种植的手段,避免色彩、树种、高矮以及变化过多的情况出现,使其保持着良好的整齐效果。布置绿化植物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合理配置各项植物类型,使得植物拥有较高审美观赏效果。

2.科学选择城市道路绿化植物

城市道路开展绿化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各项植物的选择情况,从城市建设实际入手,充分考量到城市的自然环境条件、气候状况、水文条件以及土壤状况,选择最佳的植物类型。

2.1乔木

乔木是城市道路绿化过程中的重要植物类型,多是用于行道树进行使用,其是夏季用于美化街景、遮挡树荫的良好手段,在实际选择乔木类型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以下几个方面:(1)选择整齐的株形,且拥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树种,如果实、花型、叶型较为奇特,花期较长,以及花色较为鲜艳,尤其是那些可以在秋冬季用于观赏的枝干。(2)树木发芽较早,且落叶较晚,较为适合当地的生长需求。(3)优先选择病虫害较少、生命力强健的乔木种类,其花费的管理的费用较低,且没有不良气味,树木拥有较高的耐污染和抗烟尘能力,可以适应城市的生长环境。(4)优先选择繁殖性能较强的乔木,其可以在移植后容易存活。(5)选择拥有较长寿命的树木,且树木的生长速度较快。

2.2灌木

在分车带、人行道绿化带方面,应用灌木作为绿化植物可以起到良好效果,包含减声降噪、屏蔽视线等。具体选择灌木的过程中:(1)优先选择繁殖容易、便于管理的种类,其可以有效忍受灰尘和路面辐射。(2)选择株形较为完美、枝叶较为丰满的种类,这些灌木本身的花期较长,可以充分显露出花朵的样貌,有效避免一些分支过多的情况出现,减少了阻碍交通的现象。(3)枝叶颜色有变化的植物,植株本身没有刺或者刺较少,可以充分耐受修剪方面的工作,为有效控制好植物的总体生长活动提供良好前提条件。

图1城市道路绿化图

2.3地被植物

结合城市道路的实际情况,重点考虑到土壤因素、温度因素、湿度因素以及气候因素等方面,选择到合适的草坪草种,一些低矮花灌木也可以作为良好的地被植物进行使用。合理分布地被植物,可以有效增强城市道路的总体绿化效果。

3.行道树种植设计形式

3.1树带式

开展城市道路绿化配置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绿化植物的具体搭配情况,同时还要合理布置行道树种植的实际形式,力求不断提升绿化工作的整体审美水平。树带式是设计行道树的重要方式之一,其主要是指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预留出一定的种植带,其不需要进行铺装,总体宽度保持在1.5m范围以内,适当种植1行树篱和大乔木,宽度允许的条件下,还能够种植两行及以上的树篱和乔木,并在树下铺设一定的草皮,同时还要留出一定的铺装过道,给人流或者汽车的出行、停站提供良好前提条件。树带式种植形式在一些交通和人流量不大的路段较为适用,其可以有效适应城市道路建设的发展需求。

3.2树池式

对于交通流量较大、行人较多且人行道较窄的路段中,使用树池式种植方式可以起到良好的绿化美观效果。树池式主要是采用长方形、正方形、圆形方面的空地种植相应的花草树木,建设专门的池式绿地,一般按照1.5m边长的正方形,2m长、1.5m宽的长方形,直径为1.5m以下的圆形树池方式进行设置。具体设置行道树移植点的过程中,需要将其布置在几何形的中心,树池边缘需要高出人行道9cm左右,减少受到行人间践踏的情况,相应地雨水也能够渗透到池中。制作池墙时,可以选择钢筋混凝土或者铸铁形式,采用简单大方的设计方式。种植行道树的过程中,需要针对株距和定干高度进行有效考量,设置株距时需要按照树冠的实际大小进行设置,当树苗的种植直径为5cm以上,需要将株距控制在7m左右[1]。

4.合理控制城市道路植物配置

推进城市道路绿化工作的稳步有效开展,需要高度重视各类植物的实际配置情况,结合城市道路的具体状况,选择合适的手段加以控制。

4.1防护型干道

城市道路建设过程中,周边高层建筑会使得城市大气下垫面有着一定狭长低谷,对于正常排放汽车尾气具有不良影响,从而给周围行人以及建筑内部居民带来严重危害。加强这城市道路方面的防护工作,是绿化工作进行中的重要目标之一。从隔离防护功能入手,开展城市道路绿化工作,将能够针对一些有害有毒气体进行有效控制,抑制噪声,同时还可以提升绿化植物的观赏效果。选择城市道路绿化植物的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选择一些抗污染、耐污染、耐淹、吸收噪声以及抑制尘土方面的植物,在实际配置这些植物的环节中,需要按照从乔木群落,到小乔木群落、灌木群落,再到草坪过渡的形式,增强植物群落的立体层次感,在起到良好防护作用的同时,具备较高的观赏性[2]。

4.2园林绿地的植物配置

园林绿化是现代城市绿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手段,积极开展园林绿地方面的植物配置工作,将能够推进城市道路绿化作业的顺利开展。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道路是重要骨架,承担着连接景区内部景观、组织游览路线的重要职责,因而在建设园林道路时,需要高度重视好植物品种的合理选择和科学的搭配形式。在充分考虑各项植物配置情况的过程中,需要针对色彩、层次高低以及面积大小比例进行综合控制,而在配置环节还要提升其自由度和灵活性,增强其总体的丰富表现形式。具体设计园林绿化道路的过程中,可以按照小路、次路以及主路的方式进行安排。设计主路环节中,需要充分结合城市园林的具体主题情况,突显出主路的绿化风格和绿地形象,植物的配置需要注重引人入胜,吸引观赏者的注意力,一般选择一些种植规格较大的树木,合理控制好株距,增强园林的氛围和气势,同时还要在树木下方科学搭配一些其他类型的灌木和花木,在明快的节奏下加以布置,提升园林的韵律感。而在布置次路的过程中,需要将其宽度控制在2m左右,小路的宽度保持在1~1.5m之间。设计次路和小路时,需要采用一些较为自然式的植物类型,可以让游人产生亲近自然的感觉。合理结合草坪、灌丛、花丛、树丛以及树木等类型植物,游人可以享受到错落有致的美感。很多园林绿地建设过程中,都会选择竹林作为通道植物类型,其可以作为良好的造景手段,分隔不同的园林区域,还可以适应好园林建设需求,提升园林的观赏性[3]。

4.3景观游憩型干道

景观游憩型干道和城市园林道路之间存在着一定相似性,但其拥有的规律性更强。具体配置景观游憩型干道过程中,需要发挥其观赏和游憩的重要功能优势,尽量从人们的实际需求入手,同时还要兼顾到植物群落的系统性和自然性,给人们提供美观度较高的观赏道路。一般情况下,在实际配置景观游憩型干道时,多是选择大量高大的乔木,并按照植物的高矮、形态、颜色进行合理搭配,促进多种灌木、花草、草坪之间保持着高度和谐性[4]。

5.结束语

城市道路绿化工作实际开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充分关注到绿化植物的选择,其中重点把握乔木、灌木以及地被植物方面的配置情况;其次,要结合城市道路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行道树种植设计形式,包含树带式和树池式两个方面;最后,还要合理控制城市道路植物配置,针对防护型干道、园林绿地以及景观游憩型干道方面的植物配置进行优化处理。

参考文献

[1]李阳阳.现代城市道路绿化景观设计及植物配置分析探讨[J].现代园艺,2017(4):94-94.

[2]何玫耘.景观植物在城市道路景观中的配置应用研究[J].农家致富顾问,2017(10):109-110.

[3]李亚云.浅谈道路景观设计与植物配置——以长兴岛潘园公路街心花园前卫段为例[J].建设科技,2017(8):84-85.

[4]彭连英.浅谈城市园林绿化发展趋势及道路绿化植物的选择[J].湖北农机化,2018,210(9):6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