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毛云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新形势下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毛云雁

毛云雁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垣曲县供电公司山西垣曲043700

摘要: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农电建设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由于农电发展过快,使得原有的农电管理体制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近些年来,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已经被提上了日程。从各方说提出的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方案来看,改革思路和内容有可取之处,例如建立新型的农电工管理供电所、改革代管供电管理模式等。

关键词: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对策

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新农村建设的有效推进,给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以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从而提高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经济能力。本文就新形势下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提出新形势下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策略,以促进我国农电管理水平快速提升。

1新形势下的农电改革的需求

我国十分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农电管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所以,我国目前对于农电管理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这些年,随着国家对农村经济的改革等一系列的措施的实施,农电事业也应该跟得上经济的发展,不然会致使农村经济停滞不前。所以,要对农电管理体制明确新形势下的改革新需求。大致分为三点。其一,要求农电事业在农村经济和建设均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对农电在国家电网企业的地位逐步的提高,并且要提高对农电投入大力的资金支持和维持对农村经济所需的供电。其二,伴随着国家实施行政制度方面的一些改革措施后,对县级的财政管理方面的自主性有了很大的良好的影响,县级的经济发展也得到了很大的发挥的空间,与此同时要求县级供电单位对县级经济的供电需求要尽可能的满足,让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县级供电单位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其三,目前我国的县级供电管理实施的代管制和股份制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在体制方面还很是不够健全,致使很大程度上的阻碍了我国农电管理的在未来的发展。

2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农电管理体制没有健全的法律法规

农电管理是我国农村改革和建设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新农村的发展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国家政府高度重视农电管理,然而目前农电管理体制相关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直接影响了国家政府对于农电管理的改革,对农村建设也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要切实健全与农电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着重完善我国的《电力法》,只有拥有了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政府对农电进行更好的改革与管理,对我国新农村的发展才会更加有利。健全农电管理体制的法律法规,增强农电管理才能更好的促进农村的发展。

2.2农电管理中有关单位的代管制不完善

我国政府为了加强对县级供电的管理,实施对县级农电供电单位进行的一种代管制度,这一制度被称为代管制,代管制能够将政企很好的分开,合理规划供电市场,并且能够实现对供电单位管理人员进行有效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供电成本。代管制行政管理的属性较强,即便对县级供电中的技术、人才以及管理的各个方面地方都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其形式却有少许的过度。目前某些供电商的单位归属并不明确,导致一些地方政府不再对农电的供应单位提供一定的供应资金,这也就促使一些供电单位出现资金纠纷,而且影响了供电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对我国农电管理长久发展造成极为不及的影响,严重打击了农电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2.3农电管理中有关单位股份制不健全

国家政府在县级或者是地方,大多采用的是股份制管理的供电单位,股份制能够在一定程度带动供电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还能使供电单位和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促进了三农与供电管理整体的发展,然而股份制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供电单位一旦进行重组或者是改造,将会出现按照股份比例进行分权现象。股份制若是改革,将会打破供电单位的资源平衡的状态,而且当年一些供电管理单位内部的管理体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产权股份不明会增加改革的难度。农电管理中有关单位股份制度不健全,为农电管理带来了种种阻碍,供电单位股份制度的改革势在必行。

2.4农电改革的投贷不明、产权不清

目前国家电网企业主要负责农电网络的改造,然而农电改造的资金却是由省级的电网企业负责,省级电网企业成为债务资金的承载主体,然而农电改造的资金主要是由社会来承担偿还,由此可得我国目前农电改革以及农网改造存在着投贷不明、产权不清等问题,电网企业相关的管理制度上不完善,农电改革的控制权以及产权都集中在地方电网企业活着是国家电网企业中,导致农电改革产权的之主多元化进程没能够完全的落实下来,严重影响了我国农电改革的进度,不利于我国农电管理制度的长久发展。

3新形势下加强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3.1进一步加强农电管理体系建设

加强农电管理体系建设,是我国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措施之一。在这项工作中,需要建立起完整的管理机构,并各项工作进行合理、明确的分工,确保各环节之间协调配合。具体要求包括:首先,根据国家电网以和各级政府部门所提供的行政支持,明确农电改革的相关职权。虽然国家电网和省级电网公司都已经建立起了相应的农电管理组织机构,但这些农电管理机构大多都是企业组织,而对于这些企业组织却缺少足够的政策性引导与扶持。对此,应由中央政府及国家电网企业牵头,提出国家农电改革长期规划,并成立国家行政权力组织机构,确保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全面推进。

3.2改革工作要与农村发展相适应

要想实现农村电网的科学发展,真正发挥出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的积极作用,相关改革工作就必须与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的农电政策、农村地区的经济体制建设、城乡电力供应比例等方面的具体要注高度匹配。首先,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依据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以及电力需求情况确定改革的方向,按照实事求是、统筹兼顾、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农电改革的各项工作与地方经济发展方向相一致;另外,对农电管理体制进行政策性的创新,根据农村发展的整体布局,使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发展适应。

3.3完善农电服务及管理法律政策

尽快完善农村供电方面的立法工作,对各种供电行业的法律漏洞进行填补,确立与农电管理体制改革相匹配的法律依据,从法律的层面对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工作的有效推进给予支持。自从我国的供电服务进行市场化改革以后,整个供电市场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尤其是暴露了电力经营目标与电力服务主体目标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突显了我国农电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因此,要想确保农电管理体制的改革顺利推进,首先要从确立农电管理相关的法律条款入手,在《电力法》的基础上,增加与供电服务相关的条例。其目的是让包括农电服务在内的电力普遍服务得到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法律的框架内,使农村电力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获得不断完善。

3.4农电工与正式职工的管理职责相分离

与供电企业正式员工相比,农电工的业务水平与综合素质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与局限性。然而,农电工工作职责的落实情况,直接关系到农电供电过程中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因此,供电企业要使农电工与正式职工的职责范围相分离,对农电工的工作范围进行合理安排,对其日常工作行为进行规范与监管。与此同时,供电企业要想方设法提升农电工的业务水平。例如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尤其是在农电设备的日常维修、农网建设等常规性工作方面,强化其业务水平,拉近农电工与正式职工之间的距离,满足农电系统日益扩大的工作需求。

4结语

在新形势下,加强农电管理体制改革是保障农村电力服务体系快速发展的关键环节。只有完善的农电管理体系作为保障,才能使农村供电服务在规范、有序地环境中向前推进。这不论是对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是对于综合国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魏强,罗琰.新形式下农电营销管理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3:273.

[2]李周琼.试论农电体制改革后的县级供电企业财务管理[J].时代金融,2015,14:137-140.

[3]丁轲.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电体制改革后市县财务一体化管理[J].时代金融,2015,18: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