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诊在献血者健康检查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中医四诊在献血者健康检查中的应用

梁慧芬

(楚雄州中心血站;云南楚雄675000)

摘要目的:对中医四诊在献血者健康检查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以降低无偿献血中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以及不合格血液的采集,从而有效保证献血者安全,减少血液资源的浪费。方法:随机选取100名无偿献血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检查)、对照组(西医常规体检),各50名。给予观察组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结合西医常规方法(测血压、听心、肺及体重等)对其进行健康检查;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体检方法对其进行体检;观察采用不同体检方法的2组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以及血液检测指标不合格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体检合格率分别为88%、84%(P>0.05);观察组的献血反应及血检不合格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四诊结合西医常规体检对无偿献血者健康检查的效果良好,能有效减少献血反应发生率,进一步减少血液资源浪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四诊;无偿献血;健康检查;应用价值

现阶段,无偿献血者健康检查主要包括听心、肺,测体温、测血压以及称体重等,对献血者的精神状态及平时体质强弱很难做出真实的反映;中医诊法的“四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应用中医宏观理论对人体机能辩证施治,在日常诊断中非常实用[1]。中医四诊在献血者健康检查中的应用,旨在弥补单纯西医查体存在的不足之处,

使体检更全面、更完善,现做报告如下。

1材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站2015年10~2016年6月街头适龄无偿献血者100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4人、女性36人,年龄介于18~50岁之间,平均年龄34岁。

1.2方法

随机选取100名无偿献血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检查)、对照组(西医常规体检),各50名。给予观察组中医四诊(望、闻、问、切)结合西医常规方法(测血压、听心、肺及体重等)对其进行健康检查;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体检方法对其进行体检;观察采用不同体检方法的2组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以及血液检测指标不合格情况。

1.3统计学分析

本文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应用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献血者体检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体检情况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献血者体检中2组献血者体检合格率对比

3讨论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体,通过形态、神色、肌肤、五官、舌象、脉像等能够反映人体内脏的病变,做到以表知里、以外揣内等对机体素质强弱,乃至疾病深浅做出判断,对症治疗。

中医四诊疗法结合西医常规检查应用于无偿献血者健康体检中,效果良好。其经验为:1)望诊。望色[2]:经观察献血者皮肤色泽的变化了解病情。正常人面色明润光泽、微黄透红,表明献血者气血充沛,体重在50kg左右可一次性献血200-400ml,无头昏、乏力、心慌等献血反应发生,如果献血者面色发青、黄、黑、赤、白,均为病色,此时需劝说献血者延迟献血。望神:主要对献血者面部气色、眼神、形体动静状态以及言语气息、精神意识、对环境反应等进行观望。如果献血者形体壮实、精神充沛、神志清晰、语言洪亮、目光明亮,反应灵活等,表明献血者身体健康,则体重在50kg左右的献血者一次性可献血200-400ml,献血者很少发生头昏、乏力、心慌等献血反应;相反则可告知献血者近期状态不佳、体质较差,暂不宜献血。望局部:望眼,若献血者目光神采、运转灵活有神可献血400ml。目眦淡白、目光昏暗为气血不足不宜献血;白睛发黄为黄疸不宜献血;眼球突出,疑似高度近视或者有甲亢,须查明原因再进行献血;眼睑浮肿或眼睑下垂、眼窝下陷为脾肾两虚不宜献血[3]。望发,头发干枯、稀疏、花白则为精血不足,不宜献血。望皮,皮肤枯槁或密布白斑、红疹等不宜献血;望舌:献血者舌头舌色淡红明润、柔软灵活、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胖瘦适中,若舌色淡白为气血不足,舌胖大、瘦薄或者有裂纹为虚象,舌态歪斜、颤抖、强硬、短缩者为病态,均不宜献血。望体态[4]:主要观察献血者的高矮、胖瘦、强弱以及动静体态等外形与体质。通常情况下,喜动多言者比喜静懒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概率小,低胖形比瘦高形者小,若献血者胸廓宽厚、骨骼粗大、肌肉丰满且有弹性,则为气血充盛,可一次性献血300-400ml,相反则不献血或者少献。2)闻诊。听献血者呼吸、咳嗽、语声等声音情况,献血者呼吸均匀、声音洪亮为正常,可进行献血;呼吸微弱、少气懒言以及语声低弱属气虚,咳嗽呃逆或阵作属病态,须延迟进行献血。3)问诊。问诊过程中医务人员保持态度和蔼,简要询问献血者病史、饮食、睡眠及不适感等情况,准确判断能否进行献血。献血者若近其未发生疾病,但饮食、睡眠不规律,如酗酒、通宵上网等均容易产生献血反应或者血液检验不合格的情况,对献血者与用血者均不安全,此时应当劝其延迟献血。4)切诊[5]。正常的献血者脉搏均匀、有力、和缓,(60~100)次/min,如果献血者切脉见结脉、代脉、迟脉、虚脉、洪脉、涩脉、滑脉、细脉、弱脉等脉相均为病脉,不宜献血;正常人肌肤润泽、弹性好、无肿痛,如果献血者肌肤冰冷,虚软、肿痛则为病态,亦不宜进行献血。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体检合格率比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明显,说明中西医结合体检与西医常规体检均可进行健康检查,因中西医结合体检更全面、更系统,所以体检合格率更高,献血者出现献血反应及血液检测不合格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中医四诊应用于无偿献血体检中,可靠实用,同西医常规查体配合互为补充,使检查方法更加多样化、更全面,值得在无偿献血体检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琼芳,胡小华.无偿献血者年龄与献血不良反应的关系分析.中国输血杂志,2005.18(2):131.

[2]陆璐明,陈晓,许家佗.中医面部色诊测定方法述评.中西医结合学报,2009,8(7):703-704.

[3]孙怀玲.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诊断的互补性[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04)

[4]王小芹,夏永建.中医望诊用于提高献血体检筛查质量初探[J].中国输血杂志.2011(09)

[5]祝贵全.浅述望诊与切脉在临床上的运用与区别[J].内蒙古中医药.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