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英语需求状况调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行业英语需求状况调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许爱兵

武昌理工学院文法与外语学院湖北武汉4300223

摘要: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到来,人才需求越来越国际化,企业都希望人才能够掌握一定的英语能力。在我国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缺少对行业需求的分析,教学的开展大多数都是以考试、四六级为导向,学生往往也都是以考试通过为标准,并没有获得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难以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和企业需求。本文通过对行业英语需求状况调查的分析,提出了几点优化、改革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建议。

关键词:行业英语;需求状况;调查;大学;英语教学

在当代,英语是国际通用语之一,掌握一定的英语能力已经成为衡量人才素质时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指标,英语水平的提高可以使民族、个人在国际化、全球化发展的时代增强话语权和综合实力。据WTO一项研究显示,全球创新1000强的工作人员中将有70%是不以英语为母语的人;环球英语于2010年调查了152个国家的26000名客户,结果显示有92%的雇员将英语看作是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技能。从以上各种数据可以看出,掌握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是提升他们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一、行业英语需求状况简析

很多行业在岗位招聘中都明确指出了对英语水平的要求,比如,必须具备大学英语六级以上水平;能够熟练用英语进行日常交流等[1]。甚至有些英语水平要求更高的行业、公司还会在英语考试分数上有所限定,面试时也会增加一些检测应聘者英语实际运用能力的测试;一些大型企业在员工岗位设置时就对英语能力有明确要求,要熟练掌握常用于行业内的专业英文缩写、能够阅读外语材料等等。可见,各企业对行业英语有越来越多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二、行业英语需求状况调查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通过对行业英语需求状况的调查分析,可以发现当前绝大多数大学生掌握的英语能力并不能满足各公司、企业的需求,在校期间的英语学习并没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无法在实际岗位中用到,也无法满足行业需求。为此,一方面大学生应该重视英语学习,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学也应适当做出调整和改进。

(一)加强课程内容、体系方面的建设

我们应改变当前很多大学英语教学以第1、2学年为主,第3、4学年为辅的基础英语教学模式,将实践和英语专业技能作为训练、学习的主要内容[2]。扩展一些弹性空间,赋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让他们结合自身实际情况,选修那些能够弥补他们所欠缺知识、技能的课程,将基础英语教学与行业英语两者结合到一起。

另外,校方也应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教学内容,不能盲目跟风,把行业英语教学看成是附加任务,让行业英语教学失去实际效力,变得形式化。比如,校方可以同合作企业一起编制行业英语教材,并在教材编写中紧跟时事发展动态,保证教材内容符合时代特点和需求,与岗位更贴近,增强实用性。

(二)提高大学英语教师的综合素养

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教师综合素养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因此,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是改进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创新教学模式的关键。首先,教师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通过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他们对自己的职业定位和英语学习需求,让英语教学更有针对性。其次,教师要利用业余时间加强自身素质提升,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和动态以及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标准,然后将这些融入到英语教学当中,让英语教学更具有实效性。此外,校方也可以定期组织集体性学习活动,让教师认清社会发展形势[3]。

(三)关注需求变化,加大语言技能的培训力度

在以往的大学英语考核评价体系中,主要以学生单词、句型、语法等为主要考核对象,在日常教学中又多以提高考试成绩、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主要目标,在语言习惯、辩证思维、语言逻辑、文化内涵等实践技能的培养方面有所欠缺,在这种教学理念和模式下培养出的大学生多数都没有真正获得运用英语进行实际沟通交流的能力,也就无法达到各企业对人才的标准要求,在岗位竞争中没有竞争优势。为此,教育部门应从行业英语需求和学生需要出发,积极开展英语语言技能培训活动。比如,将基础英语教学中与有关行业相契合的课题内容引入英语演讲比赛、辩论比赛和语言技能PK赛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中来,从而加强行业英语同大学英语之间的联系和融合,让学生学习实用性英语。

(四)注重学生英语水平评估检测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当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围绕学校考试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进行英语教学和学习的,这种错误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目标让英语教学局限在“应试”之下,脱离了实际[4]。我们应该明确的是,英语四六级也只是一种督促学生学习和评价考核的手段,虽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代表性,也是企业选拔人才时的一项参考指标,但企业真正看重的还是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因此,它不应该成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和培养学生英语能力的唯一标准。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好评价考核来推进英语教学改革,在评价考核体系中结合行业英语市场需求,在教学内容和考核内容、标准上“查漏补缺”,侧重考核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切实增强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用性。

结束语

麦肯锡的一项统计显示,能够适应跨国公司工作的新兴市场国家大学生只有13%,其主要原因就是很多大学生都没有掌握好英语这项技能。因此,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和反思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缺陷,积极进行调整和改进,多关注市场需求、行业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使培养出的大学生掌握实际的英语运用能力,提升其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颜方丽.行业英语需求状况调查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5,35(5):159-160.

[2]闻莉.大学英语教学引入职场英语的策略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20):137-137,156.

[3]邓跃平,陈嫔荣.基于社会需求分析的大学英语按专业分层教学的必要性[J].外语学刊,2012(4):123-126.

[4]张健,顾琦,方晓梅等.应用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索——以职业需求为目标[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4):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