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肛瘘应用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高位肛瘘应用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张建平

湖南省会同县人民医院湖南会同418300

【摘要】目的:探讨高位肛瘘应用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对照研究,根据是否应用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将96例高位肛瘘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占46.88%(45/96),应用传统紧线术治疗;观察组占53.12%(51/96),应用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以脱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疗效满意度为观察指标,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肛门失禁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脱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满意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术前的肛门失禁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肛门失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高位肛瘘,较传统紧线术更能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疗效满意度高,且对术后恢复无明显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高位肛瘘;远端减压紧线术;传统紧线术

高位肛瘘是指位于肛提肌和肛管直肠环上方的异常管道,治疗较为困难,甚至因病情反复导致肛周感染、肿痛[1]。众所周知,高位肛瘘一旦形成、随着病情的发展,药物治疗的效果欠佳,且手术作为治愈高位肛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但在手术治疗高位肛瘘过程中,容易损伤肛门,作为选择手术方案的考虑因素之一;特别是高位肛瘘患者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肛门失禁,降低患者手术承受的痛苦至关重要。传统紧线术既往广泛用于治疗肛瘘,但应用该术治疗高位肛瘘,术后肛门失禁较为常见,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基于上述观点,进一步改进高位肛瘘的手术方案,远端减压紧线术应运而生,体现了微创理念,提高高位肛瘘的治疗质量。对此,本研究只在探讨高位肛瘘应用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取回顾性对照研究,根据是否应用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将我院自2015年10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高位肛瘘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占46.88%(45/96),男患组内占86.67%(39/45)、女患组内占13.33%(6/45);年龄32~68岁、平均(45.2±5.6)岁;观察组占53.12%(51/96),男患组内占84.31%(43/51)、女患组内占15.69%(8/51);年龄31~67岁、平均(46.1±5.2)岁;纳入标准:符合高位肛瘘的诊断标准,且经手术证实;具有远端减压紧线术或传统紧线术的治疗指征,耐受手术治疗;排除标准:合并其他肛肠疾病,具有远端减压紧线术或传统紧线术的禁忌症等;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紧线术治疗,以切开挂线的形式开展,采用橡皮筋作为挂线材料,根据创面的实际情况,确定挂线部位,若创面肉芽生长至挂线部位时,予以紧线,通过拉紧橡皮筋,在保持适当张力的情况下钳夹、固定;观察组应用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棉垫放置在捆扎肌束内、下方,改善垫棉端端与非垫棉端的受力情况,达到控制橡皮筋切割力的大小、方向;在每次换药后,均需要更换棉垫,适当调节放置棉垫的厚度、橡皮筋力度,在保持适当张力的情况下,减小患者承受的痛苦;两组患者的术后处理相同,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结合熏蒸、坐浴等,促进创面愈合。

1.3观察指标

以脱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疗效满意度为观察指标,并对比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肛门失禁评分;其中肛门失禁评分内容包括干便、稀便、气体、需要衬垫、生活方式改变,根据频次进行评分,其中从不、很少、有时、常常、总是分别赋予0、1分、2分、3分、4分[2]。

1.4数据处理

采用软件SPSS17.0对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使用t检验、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脱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疗效满意度对比

两组患者的脱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疗效满意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的肛门失禁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术前的肛门失禁评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肛门失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1:两组患者的脱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疗效满意度对比

3讨论

针对高位肛瘘的手术治疗,以紧线术为主,指在引流、缓解切割、炎性粘连等,对于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减小组织缺损程度均具有积极作用。但对于传统紧线术而言,在治疗高位肛瘘过程中,主要通过采用橡皮筋结扎肛门括约肌,并持续压迫、切割,减小肛门括约肌的血液灌注水平,促使肛门括约肌逐渐被切断。随着传统紧线术的广泛开展,临床工作者发现的切割和修复方向不一致,导致肛门括约肌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术后组织缺损较为明显,术后容易发生肛门失禁,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基于上述观点,在保证高位肛瘘手术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治疗质量,且在本研究中,观察组应用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该术是在传统紧线术治疗的基础上,在捆扎肛门括约肌时放置棉垫在远端,提高对紧线切割力度和方向的控制水平。通过分析远端减压紧线术可知,将棉垫放置在挂线组织下方,但橡皮筋对肛门括约肌的压迫力度显著大于垫棉垫处,促使切割力的方向较为稳定,由近心端往远心病,与组织修复的方向相同[4]。杨文辉[5]等研究认为,相对传统紧线术而言,远端减压紧线术的切割和粘连可有序开展,切割和修复方向相一致,可最大限度保全肛门形态,便于术后功能的恢复。由本研究表1、表2可知,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肛门失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脱线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疗效满意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进一步提示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高位肛瘘,较传统紧线术更能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疗效满意度高,且对术后恢复无明显影响,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晨宇,王苏.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07(35):104-104,105.

[2]陈军.远端减压紧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7(11):86-87.

[3]傅跃权,周金良,侯化森等.远端减压紧线术和传统紧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对比[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11):44-46.

[4]李云燕,郑鑫.改良切口引流联合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4):470-472.

[5]杨文辉.远端缝合结合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4,5(6):1423-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