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库安全问题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原油库安全问题浅析

刘昱博

中国石化管道储运有限公司天津输油处天津300450

摘要:石油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目前我国石油能源自我供给不足,需要大量依靠进口原油。由于我国原油每年消费巨大,从2003年开始建设了大量的油库储存输送原油,随之而来的油库安全问题日益突出,一旦油库发生安全事故,将会产生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不良的社会影响,并且油库的安全问题有着繁多细小,不易察觉和梳理的特点,给库区的安全管理带来一定挑战。本文详细分析了原油储备库的各类日常运行中的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安全管理建议,希望能对库区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增强油库安全运行的可靠性。

关键字:油库安全;设备设施;施工管理

运行油库一旦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不可小觑,因此分析解决油库的安全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1]。

1油库日常运行常见的安全问题

1.1人员操作技术不过硬

目前许多油库因为库区自身特殊情况存在职工年龄分布不均匀,一些站库职工老龄化问题严重,而另一些新建站库多为年轻人缺少有经验的职工。对于工龄短的新职工他们虽然通过了岗位考核,具有一定的理论学习基础,但实际操作能力欠佳,缺乏对油库安全问题的分析能力,在突发状况面前也无法选择正确的应对措施;对于一些老职工往往有二三十年的工作经验,拥有过硬的技术操作水平,但学习新系统、新设备的操作能力不强,而目前油库都在向技术化、标准化、现代化的方向发展,管道泄漏监控系统、雷电预警系统等新系统的应用使油库安全更加有保障,如不能正确掌握这些系统的操作流程,不能利用软件精确有效的分析现场实际情况,会降低工作效率,也会浪费突发事件时有效的应急响应时间。

1.2个人防护意识不强

保障人身安全是油库运行安全中最重要的部分,安全事故也是以人员伤亡情况和财产损失多少进行评定事故等级。现在的油库职工往往能够重视油库的设备安全,在日常巡检和周检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尽到工作责任。但对自身的防护却有着麻痹大意、存在侥幸心理的问题,一些职工不能正确及时佩戴劳动防护用品,突出问题是在高含硫化氢区域巡检、维修过程中不佩戴防毒面具,在化验室不携带硫化氢检测仪,对职工自身健康存在隐患,严重者可能会发生硫化氢急性中毒事件。

1.3油库设施的安全隐患

原油库主要由原油储罐、输油泵机组、工艺管网、消防系统、电气操作系统等组成,这些系统共同保障着油库的安全运行。一些油库建库时间较早,常年工作任务繁重,出现设备老龄化问题。如罐顶浮仓渗漏、静电导线断裂、阀门漏油、死油段管线腐蚀严重穿孔、消防栓内漏影响系统压力、用电设备老化绝缘皮裸露破坏等严重影响了油库的安全运行[2]。这些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很容易导致库区原油大面积渗漏、电气设备老化起火、突发事件消防系统不能有效起到作用,造成火灾爆炸等恶性事故发生。

1.4施工改造的不安全状态

目前大量老油库都面临着原有的安全设施建设不符合新标准要求的问题,为了能够更好的向标准化站库推进,许多油库都在进行施工改造。而多年来施工安全一直是油库安全运行中最不可忽视的问题,第三方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事件屡屡发生。油库施工常见问题有:(1)施工人员杂乱流动性大,尤其是多个项目同时改造时,经常会有多家承包商入场进行施工,施工队伍人员多、配备不齐、相互配合不流畅,交接范围相互推诿,安全意识薄弱;(2)一味追求施工进度,现场施工不规范问题多,施工质量差、施工作业粗糙,各项现场问题整改速度、措施跟不上;(3)现场施工秩序混乱,施工设备、建筑材料摆放杂乱占用消防通道,作业完成后不能有效清理;(4)高风险作业施工人员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到位,存在违规行为和侥幸心理。

2油库安全管理建议

2.1提高职工技术能力

要保障油库的运行安全就要从岗位职工的技术能力入手,开展岗位练兵,积极组织职工操作技能培训,分阶段分层次的对新老员工进行培训,使新职工能够将岗位实践与知识理论的掌握相结合,老职工能够多接触适应新系统新设备的操作,并达到熟练操作的要求,真正满足岗位技能的需要。油库之间要增强新老职工相互间交流,取长补短共同学习,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对兄弟油库间人员结构进行调整,使油库职工年龄分配更加合理化。

2.2增强职工安全意识

重视班组安全培训,不流于形式,在安全会议和学习中及时对近期安全事故通报文件进行学习,每月组织库区员工进行安全学习培训,分析近期事故的直接间接原因,展开讨论,让每一位职工参与其中,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真正体会到事故发生对个人和库区的危害,达到预防事故发生的目的。在接卸高硫原油期间组织硫化氢教育培训,并告知各岗位高硫化氢原油的库区分布点,在罐区进出口处及输油泵棚处设置硫化氢分布图和危害告知牌,督促职工正确佩戴劳保防护用具,同时让岗位职工掌握硫化氢中毒的自救和互救措施,切记不能盲目施救,安全管理人员要注意及时发放劳动防护用品。

2.3完善设备管理

加强设备设施的日常管理工作,是保证油库安全运行的关键。针对不同设备要制定精细化差异化的管理措施,对重点设备的日常维护要实现领导承包、党员承包,油库要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工作。将日常巡检和周检工作切实落到实处,对于检查出的问题要明确时间责任人及时进行整改,形成闭环管理,及时降低设备安全隐患。油库要对现场设备有严要求,向标准化推进,不能对“低老坏”设备有司空见惯的想法。同时油库要针对库区可能面临的各种安全事故加强每月的站库级应急演练,制定多种可操作的应急预案,认真制定演练计划,对事故风险危害、应急处置程序、应急流程、库区人员分工、应急物资资源和应急联络方式进行细化。组织不同时段、不同地点、不同形式的演练工作,安排好演练前准备、演练中实施、演练后总结的各项环节。演练结束后库区总指挥要对演练进行分析,组织参加演练的职工进行发言。结束后油库对演练进行科学评估,并且不断检验修改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使人员对模拟突发状况有紧迫感、应急预案更加有可操作性,同时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的能力。

2.4重视施工作业的安全管理

保证施工安全,要从严管承包商入场着手。油库要在施工改造前对施工材料进行认真审核,包括承包商资质、开工报告、设计方案、施工方案、施工设计图纸、应急预案、设备进场明细和检验合格证等材料。同时要重视进场人员的背景核查、身体健康状况、特种作业证等。在进行安全教育时要明确讲解油库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危险源告知,学习分析类似事故案例,要求施工人员进场必须正确穿戴劳保服装,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动员库区职工力量,明确管理职责划分,成立现场监管小组。认真梳理隐患整治工程工作量,施工前严格做好技术交底工作[3],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降低施工对油库带来的安全风险。对高处作业、动土作业、动火作业等高风险作业全程监护,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管,要求施工器材严格按规定规范摆放,不能占用消防通道,及时打扫路面不能在消防道路上留有杂物。对施工现场做好风险分析与防控,在施工现场增设公告牌,对现场风险防控进行公示,杜绝施工人员野蛮施工,对施工人员的用电的情况,临时用电设备的检查,每天会同施工监理、施工管理小组人员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检查。对检查出的问题要求立即进行整改,对于严重违反施工要求的行为,立即进行停工处理。

3总结

综上所述,油库的安全管理需要多角度、多层次的进行,加强日常的人员教育与设备管理工作,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认真遵循法规和库区规章制度,要让库区人员都参与到安全诊断、管理当中,才能更好的保证油库的运行安全。

参考文献:

[1]王珏.油库安全管理中的常见问题与对策[J].化工管理,2017(22):96.

[2]梁钧,阚如盛.提高油库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的对策[J].化工管理,2018(13):141.

[3]孙红羽.浅析油库施工改造过程中的现场安全管理[J].化工管理,2018(12):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