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艺术分析

/ 2

高中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艺术分析

李伟光[1]钟新花[2]

(广西贵港市达开高级中学537102)

摘要:高中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班主任的管理与引导,但是目前大部分高中班主任依然采用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并不利于高中生的健康成长,还会造成师生关系紧张。这就需要高中班主任创新管理方法,引出科学管理理念。鉴于此,文中着重分析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艺术。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技巧分析

1、高中班级管理的特点

高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工作的践行者与主导者,本身要具备相应的管理经验,结合实际班级管理工作不断创新管理方法,通过实践积累经验,促进班级管理效率的提升。但具体到高中班级来说,情况不是很理想,原因是多方面的,部分班主任缺乏管理经验,或是采用传统管理理念,通过强制管理的方法确保管理工作有计划的开展,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压力。

高中生心理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影响出现较大的情绪波动,如果教师未能采取正确处理措施,造成学生逆反兴趣出现,对班级管理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加上实际工作中,班主任通常还需兼任其他课的教授,工作繁重,忽略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影响管理质量。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造成班级管理工作不理想,直接对教学质量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有必要做好相关研究工作,促进班级管理效率提升。因此基于高中语文教学开展班主任管理活动具有现实意义。

2、高中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艺术

2.1巧妙使用鼓励性语言

由于高中生文理科的差别,班主任应根据自己班级学生的学科背景,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得到学生的肯定,为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从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地了解学生。高中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应该与学生处于平等的姿态。

鼓励语言的使用是一种交际艺术。由于高中生正处于启蒙时期,是成长和发育的重要阶段,此时,他们比普通人更具敏感性,在学习和与人相处时,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产生一种自卑情结,因此高中教师与学生沟通时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阳光地去面对学习和生活、特别是一些成绩较差、身体或家庭存在缺陷的学生,作为班主任,更应该对他们进行关爱和鼓励,从而帮助他们渐渐改变以往消沉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方式。

避免使用恶意的语言沟通也是一种交际艺术。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还应尽量避免使用伤人的恶意语言,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性格特征,不能利用言语伤害学生的感情和身心健康,更不能因此僵化师生关系。通过运用适当的语调、语气、眼睛注视、肢体语言面部表情等,可以促进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良好沟通,改善师生之间的感情。

2.2充分考虑心理的特点

在高中班主任工作管理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生心理发展。高中生因为年龄和身心发育等特点,心理都比较脆弱,需要教师时刻注意,认真呵护。在进行班级纪律维护过程中,对于违反学校、班级纪律的高中生,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既要让他们深刻认识到自己错误行为的严重性,又要避免因为严厉的批评给学生留下心里阴影,影响学生健康心理。比如,很多学生喜欢上课接话,这在无形中打断教师的正常思路和课堂秩序,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耐心和蔼的对学生说:“这位同学的想法非常好,我们可以留到下课时间继续讨论,现在先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主要内容,好吗?”如此可以让接话的同学感受到教师的赏识和认可,即便是故意捣乱的学生也会因为教师的赏识而受到影响,不好意思接话,从而认真听讲。这种管理性语言含有一定的赏识教育,会变成教师与学生纪律管理过程中的润滑剂,有效减少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必要的语言摩擦。

2.3依据事实开展班级管理

高中班主任一般都是由女性教师担任,这是因为女性教师性格一般都比较温婉,给学生亲切感。但有一个缺点就是女性的思维方式都是呈扇形发展的,他们可以从一下点联想到很多方面,从而将一件小事扩展为一件不得了的大事。但高中生思维都比较的简单,属于单线条思维方式,而且他们在短时间内不能对大量信息进行消化和处理。因此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于那些经常调皮捣蛋的学生,班主任总是能从他们某一次的错误联想到之前所犯的错误,从而情绪波动比较大,经常会找学生“算总账”,这就导致学生对班主任的不信服,师生之间产生矛盾和距离感。为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工作时,一定要对自己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进行约束,不要随意将事情进行扩散思维,要做到就事论事的处理。

2.4引入8S管理方法创新模式

虽然,学校与企业不同,班级管理和企业管理之间存在很大差别,但其管理的本质却是共通的。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要做到合理把握,能够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将8S管理法的精髓灵活运用到班级日常管理过程中,既能促进班级活动顺利进行,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养成和提升也有一定促进作用,方便学生在以后工作时更快地适应企业工作环境,更快速的投入到企业工作中。

实际上,8S管理法的主要落角点就是要提升员工职业素养。因此,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过程中,就要从学生日常表现为主,将提高学生个人素养作为主要落角点。针对学生在学校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各种不文明习惯和行为,制定专门的改进措施和惩罚方案,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日常行为表现专门为学生编写一本《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到人手一本,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相互学习,相互监督,教师作为主要的监督者在旁督促。教导学生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努力改正生活中的不良嗜好,共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个人素养。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班主任管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情况,结合素质教育理念,分析高中生的心理特征,提高对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促进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迪.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现存的问题及策略[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Z1):45-46.

[2]甄丽欣.探究高中班主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赤子(中旬),2014(18):170.

[3]韩贵平.关于我国高中班主任管理的有效性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4(1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