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提高手术患者术中皮肤护理有效率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11-21
/ 2

品管圈在提高手术患者术中皮肤护理有效率中的运用

张莉

贵州省兴义市人民医院手术室562400

【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患者皮肤护理有效率中的运用。方法2013年8月成立品管圈小组,将2013年8月共981例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11月实施品管圈管理之后的984例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通过对对照组手术患者术中皮肤护理存在的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制定相关工作标准和改进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手术患者术中皮肤护理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术中皮肤护理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患者术中皮肤护理有效率中的效果明显,值得运用推广。

【关键词】品管圈手术患者皮肤护理有效率

品管圈(Qualitycontrolcircle,QCC),即品质管理圈,是由日本石川馨博士所创,指同一单位或工作性质相关联的人员,自动自发组织起来,科学运用品管工具,持续地进行效率提升、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等活动的小组【1】,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2】。在医院管理中,它对提升医院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是一种新型的持续质量管理和改进模式,它从工作实际出发,发现问题,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和工作方式,并不断地改进。手术压疮的定义虽未统一,但引用较多的是指患者在术中受压部位于术后几小时至6d内发生的组织损伤,其中以术后1~3d最多见【3】。由于术中无法通过改变体位来缓解局部压力,手术对于即使没有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来说也是个危险因素,所以手术患者是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4】。压疮在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为1%~11%,而手术患者则高达4.7%~66%,【5】占手术室安全隐患的第4位。为解决手术压疮管理中的难点,有效预防和减少手术压疮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本科室于2013年7月成立并启动了压疮品管圈,对手术患者进行防压疮管理和干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3年8月我院手术患者981例.将2013年8月未成立品管圈之前的手术患者981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11月品管圈活动期间的手术患者984例作为观察组。

1.2方法

1.2.1成立品管圈,制定活动计划首先确立主题为“提高手术患者术中皮肤护理的有效率”的品管圈。该品管圈由我院手术室护士长担任辅导员,一名手术室专科组长担任圈长,6名手术室护理人员为圈员。通过召开圈会,确定圈名为“肤救圈”、设定圈徽。主题旨在“完整肌肤,你我心愿”。然后根据品管圈的活动步骤,拟定活动计划表和圈员工作分配,决定2013年8月一12月为活动周期。

1.2.2现状调查及目标设定2013年8月共981例手术病例,通过资料整理得出术中皮肤护理存在问题,合格率为45.15%。根据目标值设定公式:目标值=现况值-改善值=现况值-(现况值×圈能力)=45.15%+(45.15%×80%)=81.27%。设定目标为将手术患者术中皮肤护理有效率提高到81.27以上。(目标值--预期要达到的目标,一般需量化。圈能力—品管圈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圈员自评所得。改善重点--现状把握中需要改善项目的累计影响度。)

1.2.3现状要因分析收集2013年8月手术患者术中皮肤护理的相关资料,组织头脑风暴式【6】讨论、运用鱼骨图分析法找出手术患者术皮肤护理存在部题的相关因素。(见图1)

1.2.4实施对策

1.2.4.1增强护士防压疮意识,强化压疮相关知识学习通过邀请院内防压疮小组及有经验的护理前辈到科室理论授课和现场指导,对护士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压疮发生的基本原理,从理论层面上掌握预防压疮的方法和技巧。每周开展护理查房和定期专题讲座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压疮风险预防、压疮案例分析、压疮评估方法、压疮的治疗新进展等。要求护士必须掌握Braden评分和熟练运用压疮评估表,巡回护士尽可能对所有的择期手术进行术前访视,重大手术、疑难手术等必须在术前一日访视患者,掌握患者的综合状况。对高龄、消瘦、长期卧床患者的皮肤进行检查,做到术前心中有数,为预防压疮提前做好充足的准备。

1.2.4.2培训护士标准摆放手术体位,定期考核科室制定各种手术体位的摆放流程和标准,通过科内业务学习和各专科组长讲课示范,全科共同学习,要求全科护士必须掌握和熟练运用各专科手术体位的摆放方法。将体位摆放纳入层级培训计划,N0、N1级护士将体位考核纳入出科考试。针对易发生压疮的体位进行强化培训。

1.2.4.3加强术中压疮管理巡回护士在手术体位摆放前评估患者受压部位,根据手术时间长短、体位复杂程度贴泡沫敷料或喷洒赛肤润等保护受压部位。挑选合适的哲理垫、软棉垫标准摆放手术体位,着重注意受压部位皮肤与床面是否呈点状接触,再次确认床单是否平整干燥,防止消毒液、渗液、冲洗液、汗液等浸湿床单,导致压疮及意外烧伤;正确使用电极片,揭除电极片时动作要轻柔,防止人为对皮肤意外损伤的发生;避免不适当的手术姿势,手术过程中手术医生和护士无意间会把患者的身体的某个部位作为支撑点,以便于手术或器械的传递,而患者局部受压骨骼隆突处的压力也增加,压疮的风险提高,因此手术医生和护士应保持恰当的姿势,相互提醒,相互督促;巡回护士在手术过程中应加强对患者皮肤颜色、温度的观察,根据手术时间、手术体位随时评估患者皮肤状态,在不影响手术的情况下,可采取轻抬、按摩的方式尽可能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避免压疮发生。

1.2.4.4增加压疮防护用具因防压疮用具不足,凝胶垫、软棉垫等数量短缺,造成护士经常不能按标准摆放手术体位,常用棉布敷料代替体位垫,从而增加了压疮风险。开展品管圈后,经过原因分析,发现这是导致发生压疮的主要客观原因。针对此情况,护士长多次向医院申报反应真实情况,通过沟通、协商,终于一次性购置了充足的手术体位垫及防压疮耗材,从物品上解决了因体位摆放不当导致压疮的难题。

1.2.4.5完善手术患者压疮管理流程,监督规范执行情况针对系统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完善压疮的相关管理制度,制定压疮上报流程。品管圈圈长通过案例分析培训并考核护士对管理规范的知晓程度、压疮上报流程及压疮发生的处理能力;现场查看护士的执行情况与所采取措施的记录情况;对于发生压疮的患者由护士及时上报,圈员积极协助、指导、督导护理措施的落实。

2结果

观察组皮肤护理有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详见表1

3.讨论

压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最棘手的问题之一,而对于手术患者来说,因为手术固定体位、手术时间过长、手术护士体位摆放方法不当或技术不过关等客观原因又增加了发生压疮的危险;护士防压疮意识薄弱或预见性不够和缺乏持久管理等主观因素也促进了压疮的发生,使预防手术患者发生压疮的护理工作难上加难。而压疮的发生率是卫生部评审医院护理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也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难点,患者一旦发生压疮,不仅影响患者疾病恢复,增加患者痛苦,而且增加护理工作量,有资料显示,压疮发生将增加护士50%工作量【7】。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品管圈的成立与实施,对手术压疮的预防进行了统一的管理,并能根据不同的高危因素及时调整护理方案,采取针对性的个体化预防措施,提高了预防压疮的规范性和有效性。同时,品管圈加强了预防压疮的细节管理,及时评估和发现压疮的高危因素,切断压疮发生的途径,使压疮预防管理规范化、程序化。另外,通过品管圈活动组织护理人员学习防压疮知识和技能,使其在防控意识和技能各方面都得到了提高。大幅度地降低了压疮发生率,证实了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压疮防控中的作用。

开展品管圈活动不仅提高了手术患者压疮护理有效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的团队精神和质量管理能力,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和对压疮管理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品管圈活动,使圈员感受到共同协作的快乐和问题得到解决的满足感,取得了良好的无形成果,同时也增强了护士的责任意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少护理纠纷及差错的发生,保障了护理安全。

参考文献

【1】乔丽曼.品管圈在降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差错中的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10,30(23):2025-2027

【2】史聪慧QCC在图书馆全面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9,8(21):187-189.

【3】孙玉梅.张雪手术压疮的护理研究与预防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4):305-307

【4】马育璇.朱映霞.李文姬.罗桂元肝移植手术中发生皮肤压疮的高危影响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1):1045-1046

【5】SchoonhovenL,DefloorT,GryrpdonckMH.Incidenceofpressureulcersduetosurgery[J].JClinNuts,2002,11(4):479-487

【6】张辛国.医院品管圈活动实战与技巧[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25-27

【7】方斐.冯新玮.黄静手术室护士对术中压疮的认知及防范意识的调查[J].护理研究,2013,27(4):88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