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9-19
/ 2

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整合应用

寇明月

作者单位: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第一小学

〔摘要〕信息技术具有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的特点。

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各种媒体能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结合画面形象适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研读原文,高效地去完成阅读教学任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语文整合应用信息技术具有集文字、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的各种媒体能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活泼,更具吸引力,结合画面形象适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研读原文,高效地去完成阅读教学任务。

1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指导思想第一,教育的本质,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基本的素养,使他们具有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等。了解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能够很大程度上来修补传统语文教育的不足,传统的语文教育在课堂上用黑板之类作为信息传送的媒体,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语文课的生动性和形象性。将信息技术看作学习过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以现有的资源设施为基础,熟练应用信息化技术所提供的功能,在语文课上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展现语文课本上的资源,很大程度上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

第二,在课程整合中,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迫在眉睫。在探讨在现代信息技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同时,我们更要注重小学语文教师的信息素养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的有机结合的能力。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教师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完成力所不及的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同时对教师的要求也有较高的要求。

第三,在课程整合中,要通过平时的信息技术和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能够使得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信息技术是一种学生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基本认知工具,通过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的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2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的必要性2.1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根据课程整合要求,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这些任务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具体的学科任务或以真实的社会问题形式反映的学科任务,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出问题,使学生置身于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有利于培养信息素养。

搜索、传播等处理信息的能力。

2.2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信息技术是语文教学的信息载体和传输渠道,为语文学习提供了新的资源。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小事,从一点一滴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课件中读和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这不仅激发了他们阅读的兴趣,而且培养了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提高了学生识字和认字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2.3有利于改变小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的课程整合,在教学资源高度整合环境下,学生通过了小组的协作、讨论、交流。实现了教学的开放,信息资源的开放,教学过程的开放,老师真正做到了是课堂的指导者,帮助者和课堂的组织者。能够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现代信息技术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3.1利用“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及强烈的求知欲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自然他们才能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陶醉于学习之中,形成一种期待的求知欲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对诱发学生的情趣、产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优势。同时,使教学变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生动形象,扣击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出现旺盛的求知欲,极大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

3.2利用“动画”模拟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重点,启迪思维。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老师都非常重视启发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经过现代信息技术来辅助语文学科的教学,能够把多种现代化媒体的视听功能融合在一起进行综合运用,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形象,让学生能眼见其形,耳闻其声,形成大容量的信息传送,使抽象的概念成为具体的事物,使静止的画面成为活动的情景,从而使学生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更恰当地把握好教学的重点,掌握好教学的深度和广度,启发学生课后自行探求和应用知识,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在学习语文活动中进行深度思考,产生假设与推段,引起想象与联想,发展发散与聚合等思维能力。

3.3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认知作用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教师的主要职能不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而是要精心策划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哪些环节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来解决语文学习中的实际问题。教师可事先设计出课件,引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探讨来解决。由于以小组形式学习,每个学生在小组中都有不同的学习任务,因此既有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特长,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有所发展。同时,由于各小组之间的竞争,使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大大增强。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从多方面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以此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发展智力。教师通过整合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更能实现教懂、教准、教活、教精,使学生达到乐学、善学、勤学、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