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张国良

乌鲁木齐市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00

摘要:建筑工业化是实现建筑产品节能环保、质量可靠、生产高效、全生命周期价值最大化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建筑生产方式。建筑工业化和住宅产业化以及城镇化建设要求积极推广装配化建筑。本文首先说明了装配式建筑的特点,然后分析了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最后详细阐述了中国装配式建筑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发展建议。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预制生产;标准体系;示范基地;舆论

一、装配式建筑的特点

(一)预制生产

建筑施工过程当中需要的建筑构件,大都是在工厂批量化的生产或者是现场预制。构建筑的主要种类有:内外墙板、空调板、楼梯、预制梁、预制柱等。以装配式建筑中的外墙板构件为例,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模具、烘烤工艺、机械化喷涂达到预想效果。如果对建筑的耐火性、抗冻融性、防火防潮、隔声保温等性能指标有要求,那么在工厂的生产过程中就可以控制和实现。

(二)装配式作业

相比于原始的现浇作业,装配式建筑的装配作业减少了工作量。采用专业的安装团队,需要相关企业从现场测量、吊装、连接等各道工序均具有较高的技术力量和管理水平。这样,就增加了装配式施工作业的速度,也减少了在施工现场的劳动力,施工现场的物料堆积也会减少,有利于减低施工成本,更利于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这样一个战略目标。

(三)满足个性化需求

相比于传统建筑开间较小、承重墙较多的事实,用户在居住时没有办法对居住空间灵活的分割,而装配式建筑因采用了轻质隔墙,所以开间相对较大,满足了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例如,轻钢龙骨配石膏板或者其它轻型板材正是隔墙的最好材料之一。

(四)现代化的功能

1、节能减耗:因在外墙设有保温层,冬天,使屋内的采暖尽量不受外面冷空气的侵袭;夏天,使屋内的冷空气尽量减少流失。

2、密封隔音:门窗和墙体的密封功能得到了增强,保温材料具有吸声的特点,不仅可以避免外来噪音对室内安静的环境感染,同时也可以创造一个更加私密的室内环境。

3、防火抗震等:因使用了不燃或难燃材料,可以防止火灾的蔓延或波及;又因使用了轻质的装配式材料,有效的降低了建筑物自身的重量,增加装配式的柔性连接等。

二、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

我国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研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设计施工技术,形成了一系列装配式混凝土建筑体系,较为典型的建筑体系有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建筑体系、装配式多层框架建筑体系、装配式大板建筑体系等。到20世纪80年代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应用达到全盛时期,全国许多地方都形成了设计、制作和施工安装一体化的装配式混凝土工业化建筑模式,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和采用预制空心楼板的砌体建筑成为两种最主要的建筑体系,应用普及率达70%以上。

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装配式混凝土建筑已逐渐被全现浇混凝土建筑体系取代,除装配式单层工业厂房建筑体系应用较广泛外,其他预制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工程应用极少。究其原因,预制结构抗震的整体性和设计施工管理的专业化研究不够,造成其技术经济性较差,是导致预制结构长期处于停滞状态的根本原因。

近几年来,随着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政府推动力度增大,出台配套优惠政策作保证,标准配套基本齐全,装配式建筑技术成熟,装配式建筑面积增多,构件质量逐步提高,编制了部分相关标准和规范,装配式建筑重新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

三、中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即发展建议

(一)发展趋势

从目前的建筑发展趋势上看,装配式建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到2020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20%以上,到2025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50%以上。明确了未来5年~10年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适应建筑产业现代化的市场机制和发展环境、建筑产业现代化技术体系基本成熟,形成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关键核心技术和成套技术,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城市、产业基地、技术研发中心,培育一批龙头企业。

装配式建筑作为一种新型的建造方式,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大力推广,利好政策持续出台,装配式建筑的普及是大势所趋,是现代建筑业发展的主流方向。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转变观念,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来研究和推广装配式建筑,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美观实用、绿色环保的居住空间。

(二)发展建议

1、完善标准体系

发展装配式建筑要充分利用标准这一手段。标准化是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而以企业自身的标准体系作为全行业的通用标准,不具备广泛普及性。现行有关标准不完善、尚未形成完整的标准体系。针对此现状,应由政府引导完善装配式建筑的标准。

装配式建筑系列标准应该覆盖建筑全过程、全专业、对现行全部标准条文进行汇总、梳理和再编排,同时给出相关标准条文的实施要点、应用说明、对策建议和实施方案,为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提供了重要参考工具。

建立完善统一的、完整的设计和验收标准体系。由于阻碍装配式建筑现阶段发展的重要原因是构配件的标准化制度不够完善,装配式建筑的行业标准不够健全,所以要想大力发展装配化建设,就应该从标准的体系入手,逐步优化相关标准,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建立并完善标准化体系,将为我国装配式建造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2、提高科技水平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水平决定于科技的发展,为了解决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的瓶颈问题,国家在科研方面要加大投入,设立专门的研究课题,通过研究装配式建筑工业化过程中的基础理论问题,提高材料和构件的性能,研发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等全生命周期的技术,促进形成“产、学、研、用”一体化,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的品质。

3、财税优惠政策

装配式建筑成本优势不明显的现状主要是由于财税制度的征收不健全。所以从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角度出发,应该对装配式建筑的设计施工单位给予一定的财税优惠,从资金上支持装配式建筑发展。制定促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大财税等政策支持力度。明确装配式建筑相关产业享受国家新兴产业中的节能环保项目优惠政策,列入节能减排综合财政政策支持范围,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和有关企业、消费者实行优先放贷、利息减免、首付优惠等政策。

4、建立示范基地

在装配式建筑的具体建设过程中,有很多技术和规范应用是难以预见的,所以有必要设立装配化建设的示范基地,以此来促进相关技术的推广。做好装配式建筑试点示范项目建设与引导,通过示范试点项目推动装配式建筑及相关部品部件发展。成功地将工业化建造技术应用于装配式建设中,通过工业化技术提升住宅质量和品质。

5、加强舆论引导

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公众对于装配式建筑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所以应该充分发挥舆论的引导作用,大力宣传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能、社会效应、环境优势等大家关注的问题,使公众在内心接受这样的新型住宅,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结语

综上,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当抓住机遇,转变观念,投入更多的人力、财力来研究和推广装配式建筑,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美观实用、绿色环保的居住空间。

参考文献

[1]张赛威.浅谈装配式建筑的应用及发展[J].建材与装饰,2016(33)

[2]国滨.我国预制装配式建筑的现状与发展[J].房地产导刊,2016(07)

[3]孔苏立,张玲.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优势的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