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对策

王英

王英

(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526040)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指导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对策。方法分析2011年全年手术室的空气、物表相关指标,提出了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实施规范管理、各项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与措施落实到位,提高了护理质量,保证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结论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标准,可以有效控制手术室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减少和避免医院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手术室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13-0106-02

手术室是为病人进行手术诊断、治疗、紧急抢救的重要部门,也是医院感染控制的重点科室。我院是三等乙级专科医院,现有手术室4室。2012年有手术1656台次,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手术感染,现将2012年1—12月医院院感办对手术室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控制医院感染的对策。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12月所有住院手术病人,随机抽取500例妇产科手术,其中妇科100台,产科400台;手术时间最长3.5h,最短40min,平均1h30min;每台手术参加人数最多6人,最少3人,平均4.3人。分别对手术室空气、手术台无菌物品、主要物体表面、手术人员手进行现场跟踪取样。

1.2方法本院手术室为普通手术室,属二类环境。手术间面积约20m2,手术室安装有空气消毒机,每间手术室有2根30w紫外线灯,主要通过释放臭氧灭菌,进行空气、台面消毒。手术人员手进行外科洗手、消毒。分别于手术前30min、手术野皮肤消毒时、手术中30min3个时间段采样,进行生物监测。布点及制定合格标准按《消毒技术规范》进行。手术器械及手监测取样直接涤抹;台面用5cm×5cm标准灭菌规格板放在被检物体表面后涤抹;空气监测利用自然沉降法。在一个手术间内、中、外对角线3点处布点,即在手术间的东南、西北两个点处每侧均放2个培养皿、中间放置3个培养皿。采样时室内温度20℃—25℃,湿度60%—70%。

2结果

2.1空气采样结果(见表1)

表1手术室空气监测(个)

从表1、表2、表3和表4可看出,我院手术室在2011年内的各项监测指标合格率均达85%以上,切实减少了医院感染发生。在回顾性分析中发现,有5例产科病人发生了院内感染。

3讨论

3.1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3.1.1手术室布局不合理由于建筑设计的原因,手术室通道建筑不完善,不能完全做到手术室“三区三通道”,没有将人员流程、污物流程、洁物流程严格划分;辅助用房紧缺,没有严格划分清洁区、无菌区;手术间数量与临床手术室床数比例不协调,手术接台现象时有发生,使手术间紧强,无菌手术与非无菌手术无法分离进行。

3.1.2医务人员缺乏医院感染管理知识个别医务人员、实习进修人员的院内感染管理知识缺乏,意识淡薄,没有认识到手术室工作中的感染危害,不严格遵守手术室的管理制度及操作规程,给手术室院内感染造成一定的潜在危险。

3.1.3手术室的空气质量空气中微生物的含量与伤口感染有着密切的关系,呈正相关系,浮游菌总数达(700—1800)cfu/m3时,则感染率显著提高[1]。因此手术室空气消毒方式的选择与方法直接影响空气的洁净度。通过500次手术间空气监测表明,人员流动是手术室空气细菌量变化的主要原因[2]。在手术开始时,人员的活动、仪器的移动、铺单;手动结束时,不断回收物品、折单、搬动仪器、人员退场是影响手术室空气细菌总数急剧上升的主要原因[3]。

3.1.4没有科学地严格地对物品进行管理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管理不科学,手术后医疗废物处理未严格按要求执行,麻醉用物管理不完善,清洁用物管理不当。

3.1.5无菌观念不强手术器械、器具、腔镜类器械的清洁灭菌消毒方式不正确,手术中无菌技术操作不规范,化学消毒剂浓度、消毒时间不准确以及手术人员手消毒不认真。

3.1.6侵入性操作手术操作、全身麻醉插管、术中导尿、术中体位的安置等这些操作不当都会引起不同部位的感染。

3.2手术室医院感染的防范对策

3.2.1建立完善的科室感染管理组织及监护制度强化手术室人员的医院感染预防知识,提高对预防院内感染重要性的认识[4],严格遵守消毒灭菌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定期组织人员参加有关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加强进修、实习人员的管理,并设专人带教。

3.2.2构建合理布局严格划分人员流程、污物流程、按外科床位比例配置手术台及相关辅助用房,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物区,三区标志明显,无菌与非无菌手术分室进行,设隔离病人专用手术间。

3.2.3空气控制感染的监管防范对策手术室须每日及术后进行消毒。每日常规紫外线照射2次,每次60min;连台手术之间照射0.5—1h,并做好消毒记录。每周用95%酒精纱布擦拭紫外线灯管一次,每月用指示卡监测其强度一次,半年用紫外线测试仪测量照射强度一次,使用中的灯管不得低于70μw/cm2[5]。每月不定时做空气培养监测,菌落数控制在Ⅰ类手术室≤10cfμ/m3,Ⅱ类手术室≤200cfμ/m3。

3.2.4物品控制感染的防范对策手术器械、布类、敷料须进行压力蒸气灭菌并做好效果监测,保证灭菌合格率达到100%。手术室物体表面还应定期做微生物检测,菌落数≤5cfμ/cm2。

3.2.5手术人员手的控制感染的防范对策手部清洁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所有参加手术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冼手制度;穿手术衣和戴无菌手套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手术前不能进行换药操作;进手术室前修剪指甲,除去手部饰品,女性医护人员不能涂指甲油;患有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未治愈前不应进行手术操作,若连续进行下一台手术时,需要重新按外科手术消毒法进行,定期检测手术室人员的手,其菌落数≤5cfμ/m3。

3.2.6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控制感染的防范对策一次性无菌物品应按要求设专柜存放,离地面应不低于25cm,柜内清洁干燥,定期消毒。使用前要认真仔细核对产品名称、型号规格、生产批号、有效期、包装密封性等,如遇过期、包装破损、不合格、字迹不清、资料不全的均不得使用。还应对每一批次的一次性无菌物品抽样进行无菌培养。术后应将用过的一次性物品,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范进行登记处理。

控制医院感染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直接影响医疗护理质量。加强手术室日常管理和消毒管理工作,才能使手术患者有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医务人员有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不断降低医院感染率。

参考文献

[1]王方.现代化洁净手术部护理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9.

[2]董戌春.手术室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全科护理杂志,2011,7⑷:912-913.

[3]兰燕.手术室感染控制与管理进展[J].医学文选,2006,25⑷:895-897

[4]郑香华.康迎秀.杨翠平.浅淡手术室医院感染的控制与管理[J].护理研究,2006,20(4C):1111-11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院感染管理办法[S].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