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研究

常超

(汨罗市弼时镇中心卫生院414400)

摘要:目的探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在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40)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n=40)采用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进行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为57.50%,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脏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可有效提高慢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对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心脏功能均具有积极作用,且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applicationeffectofthemethodofsupplementingairtemperatureandactivatingbloodcirculationinthetreatmentofchronicheartfailure.MethodcollectedinAugust2015toAugust2016ofourhospital,80casesofpatientswithchronicheartfailure,canbepidedintotwogroupsbyrandomnumbermethod,thecontrolgroup(n=40)conventionalwesternmedicinetherapy,observationgroup(n=40)usedinwesternmedicinetherapyonthebasisofusinggoodtemperatureYanginvigoratethecirculationofthewaterforjointtreatment,comparedtwogroupsofpatientsbeforeandafterthetreatmenteffect,theheartfunctionandthe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Resultstheeffectiverateoftreatmentwas75.00%inobservationgroupand57.50%incontrolgroup,P<0.05.Theheartfunctionoftheobservationgroupwassignificantlybett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P<0.05.Therewasnosignificantdifferenceintheincidenceofadversereactionsbetweenthetwogroups,P>0.05.Conclusionthismethodcaneffectivelyimprovethetreatmenteffectofchronicheartfailure,andhaspositiveeffectsonimprovingtheclinicalsymptoms,signsandcardiacfunctionofthepatients.

[Keywords]chronicheartfailure;Improveairtemperatureandbloodcirculation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慢性心脏疾病,其是由于多种心脏疾病所致的心室负荷过重,造成心脏的舒张、收缩功能发生障碍[1],进而影响心脏正常的泵血功能,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多合并心律失常,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有效的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我院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进行慢性心力衰竭联合治疗,疗效确切,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40例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作为对照组,40例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进行治疗,作为观察组,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3.29±6.67岁,NYHAⅢ级23例,Ⅳ级17例,病程3个月~9年,平均病程4.27±2.17年,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4例,年龄51~75岁,平均年龄63.52±6.84岁,NYHAⅢ级24例,Ⅳ级16例,病程4个月~10年,平均病程4.33±2.26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各项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即给予患者积极的血压控制和冠状动脉心脏病对症治疗,美托洛尔片,口服,初始计量为6.25mg/次,bid,给药7d后,逐渐将剂量调整至25mg/次[2],bid,若患者对目标剂量无法耐受,则使用最大耐受剂量,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医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进行联合治疗,基本处方如下:黄芪15g、益母草10g、党参10g、泽兰10g、制附子3g[2]、清半夏5g、五加皮5g,持续咳喘患者,加炙麻黄10g、苏子10g、白果10g,随证加减;水肿患者加茯苓10g、白术10g、猪苓10g,随证加减;阴虚证,去制附子,加五味子10g、麦冬10g,随证加减,上述诸药加水煎煮,取300mL水煎液为一剂,1剂/d,bid,早晚温服。

1.2.2评价指标以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脏功能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作为评价指标。治疗效果评价,显效:治疗后患者慢性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心脏功能较治疗前改善≥Ⅱ级,短阵室速消失>90%;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心脏功能较治疗前改善≥Ⅰ级;无效: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甚者较治疗前恶化。心脏功能功能考察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

1.2.3统计学方法各组患者的评价指标结果均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其中心脏功能各项指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χ2检验,治疗效果进行秩和检验,α=0.05。

2.结果

2.1治疗结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为57.50%,见表1。

3.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是由于患者心肌长时间缺血、缺氧而造成的结构和生理功能的改变,同时心力衰竭会造成患者出现呼吸困难、心脏泵血功能障碍和体液潴留等病症,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中医治疗心力衰竭具有数千年的临床经验,中医理论认为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患者心阳气不足,水停血瘀所致,因此临床治疗应以“补足阳气、利水活血”为主。本次研究中所使用的中药汤剂,方中黄芪具有补气升阳的功效,益母草利水消肿[3],同时配伍党参可增强黄芪补中益气的效果,方中猪苓利水、车前子利尿,以助益母草利水消肿,方中诸药合理配伍,共奏“补中益气、利水活血之功”,同时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黄芪中的皂苷类成分具有扩张外周血管,增强血管流通量的作用,益母草中的有效成分也可以增强冠脉血流量和清除水肿。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心脏功能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两种药物发挥协同作用,从不同作用机制共同发挥抗心力衰竭作用,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脏功能;同时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进一步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法临床应用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袁东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2,07(08):1904-1906.

[2]陈建华,舒志军,蔡敏,等.中西医结合治疗阳虚型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06):643-645.

[3]李天翔,张昊飞.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