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2-12
/ 2

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实践

贺鹏霞

贺鹏霞(陕西省府谷县府一学区大沙沟学校陕西府谷719400)

小学阶段是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语文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有效地开展各种读书活动,保证小学生有充裕的课外时间阅读图书,而且要在教师的指导下提供各种正确的阅读方法,不断拓宽小学生的语文阅读领域,使小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不仅可以提高小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提升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对全面实现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有着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1.提高小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首先要做的就是创造一个和谐良好的课堂环境,让小学生们可以放松身心,拥有一个美好和谐的阅读环境,使学生觉得阅读是一种快乐。作为学生人生道路上重要的指导者,教师也要从自身做起,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多读书,读好书,提高自身的语文文化修养,从而在学生中形成榜样示范效应,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经常鼓励学生,多说一些鼓励性的话,树立小学生们的自信心,然后在课堂上向学生讲述名人读书的故事,使学生们从心底里爱上阅读,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接着积极引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证明语文阅读的重要性,让学生们主动走入到阅读的世界中,不断体会阅读带来的快乐。其次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们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要针对个人不同的特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地表达思想,如鼓励小学生们对文章的内容展开辩论,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各抒己见。让阅读成为一件美好的事情,而不再是令人望而却步的苦差事,从而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水平。

2.在朗读中引领学生充分品味课文

朗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因为讲解只能让人知道,而朗读能使人感受。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张田若先生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新课标也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验品味。可见,与其在课堂上挖空心思地搭花架子,不如用心抓好学生的朗读,因为意文兼顾的朗读同样能成为语文教学的"亮点"、"热点",亦能让一堂课因朗读而出彩。

3.成立课外阅读小组,拓宽学生的阅读范围

课外阅读小组是特别针对那些缺少阅读时间和不愿花时间阅读的小学生而成立的,旨在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固定的阅读时间和阅读地点,创造一个读书的良好环境,开始阶段,教师可以为小学生们选择一些有意义的课外读物,让学生们在课外阅读小组中可以自由地读书,自由地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既在无形中引起了学生们对阅读的兴趣,也扩大了学生们的阅读量。然后在学生们逐渐认同了课外阅读小组的组织形式之后,教师可以放开手,让学生按照各自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组成不同的小分组,在一个阶段的阅读结束之后每个小分组之间进行阅读数量的评比,让学生们在互相竞争中扩大自己的阅读量,然后组织学生们开展阅读心得和感想交流大会,让学生们自由表达自己读书的感想和心得,获得良好的阅读体验。

3.开展语文阅读的社会实践活动,强化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实践

语文是一项极具实践性的课程,所以要增加学生的阅读时间,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开设课外阅读课堂,使小学生们在课外的阅读活动中获得发展,又需要开设各种语文阅读的社会实践活动,如组织小学生参加小记者夏令营活动,参观各地名胜古迹,采访各地名人大家,然后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再组织小学生阅读各自的作文,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并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如奖励一本名人传记或山水游记散文等,以此鼓励他们通过阅读大自然而更加热爱阅读。其次要引导小学生们正确利用各种现代化技术手段,通过看优秀的电视节目,浏览互联网中有益的信息如各种人文地理、历史文化、科技发展等相关的资料,不仅要通过书本来获得知识,更要发展自己的阅读兴趣,不断拓宽自己的阅读范围,使他们在阅读中享受到快乐。

4.采用不同的阅读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

阅读过程本身属于小学生的个人学习过程,小学生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材料和阅读方式,但是由于他们的年龄比较小,身心发展还不够健全,缺乏一定的辨别是非好坏的能力,所以教师必须对他们进行一定的阅读指导,首先在课堂的阅读教学过程中不再只注重对阅读材料的客观分析,而是逐渐将一部分注意力和精力用于引导小学生去体会阅读材料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逐渐提高学生们对语文阅读的兴趣,教给他们一定的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不要总是把现成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大声朗读、默读、分组朗读、表演等阅读方法了解文章的内容,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从而循序渐进地指导他们在阅读中发现真善美。

5.利用"阅读期待",提高阅读质量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阅读期待"是一种迫切求知的心理状态,是通过悬念的制造,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探究的欲望。从阅读功能看,阅读是搜集、筛选、发现信息的过程;从阅读心理看,阅读是期待产生,期待实现,同时又产生新的期待这样一个不断推进的心理矛盾运动过程。在学生拥有主体地位的阅读活动中,学生从接受到读物的第一个信息(比如见到标题)时,他的阅读思维活动就自动开启了。他要对这个信息进行询问,作出猜测,产生期待。正是这种询问、猜测、期待,成为阅读活动得以自主、自由进行的内驱力。自然,学生从接受的信息中产生的内驱力强弱、有无,对其内在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无或强弱起关键作用,对其阅读行为是否进行和怎样进行产生重要影响。

总之,让小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提升整个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对全面提高小学生自身的语文素养有着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