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间苯三酚对产程影响的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1-21
/ 2

应用间苯三酚对产程影响的观察

夏妙娟

夏妙娟(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528500)

【摘要】目的:观察产程活跃期应用间苯三酚对解除宫颈痉挛,促进宫口扩张,加速产程的作用及其对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100例无剖宫产指征、要求阴道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从潜伏期起开始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加催产素,于宫口开大2-3cm时,研究组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间苯三酚120mg,对照组不给药。结果:研究组用药至宫口开全的时间、剖宫产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羊水粪染程度、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程活跃期应用间苯三酚可解除宫颈痉挛,促进宫口扩张,加速产程,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活跃期间苯三酚产程宫颈扩张对照观察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1-0228-02

分娩是自然生理现象,但活跃期,即从宫口扩张3cm至宫口开全,宫缩明显增强,约需4h,最大时限8h,是分娩过程最难忍受的一段时间。近年来,人们研究出很多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提高分娩质量的方法。目前,常用地西泮静脉推注,使宫颈平滑肌松弛、宫颈软化,以促进宫口扩张[1],但常伴一些副作用。而应用间苯三酚则安全性较高。2012年3月~2012年11月,我们随机选取100例无剖宫产指征、要求阴道分娩的初产妇,从潜伏期起开始静脉滴注生理盐水加催产素,于宫口开大2-3cm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间苯三酚120mg,观察间苯三酚对产程的影响及对母儿的影响,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00例均为2012年3月~2012年11月我院无头盆不称且骨盆测量大致正常,无妊娠合并症的足月、单胎头位的健康初产妇,宫缩规律,产程均处于第一产程的潜伏期,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50例,对照组50例,平均年龄22~30岁,孕周37~40周。两组各项指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两组均从潜伏期起开始静脉滴注生理盐水500ml加催产素2.5U,研究组至宫口开大2-3cm时静脉滴注5%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间苯三酚120mg,对照组不给药。

3观察方法

由专人密切观察产程进展,于用药前及用药后2h及4h分别行阴道检查,了解宫口开大情况及宫颈软硬、有无水肿,保持有效宫缩,持续胎儿监护,观察对母儿的影响。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

4治疗结果

两组产程时间:研究组用药至宫口开全平均时间(3.0±0.28)h,对照组(4.7±0.42)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宫口开全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

两组宫颈扩张:研究组平均宫口开大(2.26±0.12)cm/h,对照组(1.73±0.59)cm/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宫口扩张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分娩方式:研究组阴道分娩42例(84%)、剖宫产8例(16%),对照组阴道分娩34例(68%)、剖宫产16例(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两组胎儿影响:研究组用药前后胎儿无明显变化。对照组产妇心率增快者伴胎儿基线率增高,随母亲心率恢复而恢复。

两组羊水性状:研究组羊水污染5例(10%),对照组羊水污染6例(12%),两组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研究组新生儿窒息2例(4%),对照组新生儿窒息3例(6%),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

两组产后2h出血:研究组平均出血(150±24.23)ml,对照组平均出血(162±32.65)ml,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5讨论

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可以把宫体部的收缩理解为产程进展的动力,而宫颈的痉挛、水肿、坚韧理解为分娩阻力。在动力相同的情况下,如果阻力减低,则产程进展加速[2]。而且孕产妇在分娩时有其特定的心理活动[3],往往处于紧张、焦虑状态,从而增加体内儿茶酚胺的分泌,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产后出血量增加、胎儿宫内窘迫。间苯三酚为非阿托品、非婴粟碱类亲肌性解痉药,能解除宫颈痉挛、水肿,加快宫颈扩张,缩短产程,减轻产妇痛苦,且在平滑肌痉挛方面具有如下优点[4.5]:①只接触处于痉挛状态的平滑肌;②无抗胆碱样作用及副作用及成瘾性;③对松弛平滑肌不抑制子宫收缩,所以不加重子宫出血,不增加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本研究证实产程活跃期应用间苯三酚可解除宫颈痉挛,促进宫口扩张,加速产程,且对母儿无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吴霞,翟桂荣,黄醒华.潜伏期应用间苯三酚对第一产程的影响[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5,3:150-153.

[3].范玲,黄醒华.对孕产妇的心理评估与干预[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1,4(3):185.

[4].刘桃.斯帕丰在产程中应用的对比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1(22):18-20.

[5].汤光,李大魁.现代临床药物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635-636